河北省邯郸市所辖县
级市武安境内,从磁山至
山西左权,有一条314省
道,长100余公里。有趣
的是,这条公路有两个称
谓:磁山至阳邑,为磁阳
路;阳邑至左权,为磁左
路。 如果你在2015年下半
年,留心观察距磁阳路23
公里处的河北普阳钢铁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普钢”
)米白色办公大楼,会发
现来访的人员特别多,用
蜂拥而至形容也不为过。据时任公司办公室主
任石现英介绍,那一年下
半年,接待来自北京、天
津、南京、武汉、江苏、
湖南、陕西、山东、山西
、河南、辽宁及河北省内
的钢铁企业、银行217家
,来人2786人次。有的
市领导率相关职能部门及
企业组团前来,成员达数
十人;有的半年之内来了
五六次。石主任说:“每
天平均两三家,我都疲于
应付了,并且影响了公司
上下的日常工作。后来,
不得不婉言谢绝。”“晋钢”怎么了? 钢铁企业间互相走动
,取长补短,不足为怪。
可全国各地的钢铁企业、
银行,缘何像小长假逛
5A级旅游景点一样,如
此密集地涌向“普钢”? 原因始于河北省主管
工业副省长张杰辉的一个
批示。2014年前后,国内钢
材需求进入峰值区,钢铁
产业遭遇产能剩余的冲击
,钢材价格持续下滑,全
行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
态。在钢铁几近白菜价的
寒冬季,“普钢”却一枝独
秀,2014年和2015年上
半年,共实现利润23.
88亿元,上缴国家税收
14.32亿元,盈利水平
分别居全国钢铁行业第4
位和第6位。2015年7月21日,副省
长张杰辉在省委信息综合
室《呈阅件》第336期上
作出如下批示:“普阳钢
铁集团的经验非常宝贵。
全省所有钢铁企业都应向
‘普钢’学习。在我国经济
步入新常态,钢铁市场持
续低迷的情况下,学习借
鉴‘普钢’经验就更有意义
。”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领
导带人赴“普钢”学习考察
,并借鉴经验提高河北省
钢铁发展水平。敦请相关
部门“客观全面总结‘普钢’
的经验做法,拿出调研报
告。我适时召开全省钢铁
企业座谈会推广‘普钢’经
验”。于是,河北省工业经
济联合会会同冶金行业协
会组成联合调查组,于7
月30日至8月1日,邀请
国家冶金工业经济发展中
心专家参加,采取召开企
业高层和各部门负责人座
谈会、观摩生产现场等方
式,对“普钢”进行深入调
研,并形成《我省钢铁企
业降本挖潜增效的一面旗
帜——关于普阳钢铁生产
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这一信息迅速被愁肠
百结的国内钢铁界获知,
于是出现了上文提到的业
内人士云集“普钢”的热闹
一幕。“普钢”和它的董事长
郭恩元在全国一举成名。成名是好事,被人学
习的感觉也很惬意,面对
来访的客人,有的高管在
介绍经验时,热情洋溢,
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厂
长们也有些飘飘然,以为
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郭恩元却极为清醒。他立即召开中层干部
会议,提醒大家:“不要
以为大家都来普阳学习,
咱自己就是第一了,就什
么都比别人好,就不知道
自己能吃几个窝头、喝几
碗汤了。天外有天,人外
有人,比咱强的多的是,
我们要继续向别人学习,
只有学习了别人的优点,
把它变成自己的优势,才
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
平。”此后两年,国内业界
行情虽有好转,但在难言
乐观的情势下,“普钢”发
展势头不减,创下惊人纪
录:2016年,实现利润
17.1292亿元,纳税10
.8036亿元;2017年实
现利润52.3亿元,纳税
28.5亿元,吨钢利润
883元,吨钢纳税481元
,人均利润83万元,人均
纳税45万元,人均创造财
富150万元。其中,吨钢
利润、吨钢纳税均居全国
钢铁行业前列,人均利润
、人均纳税均居河北省首
位。面对这一组惊人数字
和业界高位排名,我们不
禁会问:“普钢”是怎样一个企
业,能有如此辉煌的业绩
? 郭恩元是怎样一个人
,能创造出“普钢”神话?
霍长和,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写作,著有《直面挑战》《红色音乐家——劫夫》《二人转档案》《万里传》《拯救威利》等。曾获“中国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评论奖”,第四届辽宁文学奖。
本书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记录了郭恩元带领一群农民兄弟,把一个公社农机修配厂打造成中国企业500强的艰苦创业历程,彰显了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和处世风范。
序
第一章 早年生活
家乡
家族
人小“鬼”大
险些送命
小队会计
第二章 创业
“官”升二级
27岁的厂长
两件烦心事
新时代 新思路
外国的活儿也能干
“走麦城”
第三章 铁之梦
第一个机遇
筹集资金
第一座高炉
狠抓管理
销售、回款之难
他山之石
20世纪末的最后三年
第四章 钢之梦
由铁到钢
不一样的师傅
边干 边学 边改
解决转炉“吃饭”问题
再造3座高炉
重重阻力
稳步提升
为冲天一跃蓄力
第五章 再上台阶
中厚板
“机不可失”辨析
中厚板厂那些事
第六章 “寒冬”来袭
“两高两低”战略
亲自抓供应
“对标”之后知不足
三番五次学“文丰”
远学“日照”
第七章 普阳之殇
黑色“1·4”
几个疑问
青山尚在
善后
心境
第八章 汲取教训 狠抓安全
挖出“祸根”
全面整改
年年讲 月月讲 天天讲
第九章 节约降本
提高自发电率
降焦比 降煤比
吃低品位矿
吃干熄焦
第十章 全面整顿
从供应部开刀
建立物流中心
老将新用
让管钱的财务部赚钱
“特种反应部队”
大学生挑大梁
投石问路
第十一章 打赢“降本”战役
大将石剑飞
猛将张胜利
小将王旗杰
“降本”大战中的炼铁厂
第十二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份重要的调研报告
不许骄傲
第十三章 与“狼”共舞
卑劣的掺假者
长沙“老赖”黄某某
伸向孙子的黑手
卖厂贼 “卖国贼”
保卫“普钢”
借助法律武器
特种作战小分队
第十四章 成功之道
重质量
讲诚信
倡环保
严管理
擅经营
求贤才
筑根基
第十五章 郭恩元其人
这个老板有点“怪”
养生之道
与郭恩元对话录
钢花璀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家乡
1948年3月,郭恩元出生在河北省武安县(1988年10月更改为武安市)阳邑镇柏林村西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地处太行山区的柏林村是冀南最大的村庄之一,占地面积几乎与世纪90年代武安城区相等,分设东街、西街、前街、寨上四个行政村,总计2114户、7377人(2008年统计)。
柏林村不仅村大人多,还有值得一书的历史。
据东寨出土的“园足瓮底黑陶文化”遗址证明,远在4000年前,柏林村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柏林村村名的出现。可追溯到秦朝,旧志记载:“按兴隆观石刻,秦时已有是村。因其地古时多柏树而名。”
柏林村自古为晋豫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经之地。三国时,曹操攻邺(今临漳),曾亲率兵攻毛城(今阳邑张北湾),断上党(今长治)粮道,经柏林。宋末,元兵沿太行南下,攻城略地,途经柏林。抗日时期,国民党将领孙殿英率部扶持国民党政府于寨上,八路军将军范子侠将所率部队改编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进驻柏林村,柏林村一度成为国共两党县域政治中心。
柏林村还是革命老区。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仅用5个月就打到邯郸,于1937年底占领武安。国难当头之际,八路军先遣支队东下太行进驻管陶川,成立了抗日民主县政府。后西街成为具政府驻地。 柏林村属阳邑镇。阳邑地处太行山东麓,太行余脉小摩天岭、十八盘山脉盘亘左右,中间为山间盆地,称为“阳邑盆地”。南沼河支流管陶川、木井川在镇内交汇,流向东南,贯穿全境。
阳邑镇为晋冀鲁豫交通要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为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之处。据民国版《武安县志》记载:阳邑镇为西疆要区,人烟稠密,市肆栉比,为柿饼、桃仁集散市场,居者农商各半,武安的山货以核桃仁为大宗,柿饼、柿脔、花椒次之。阳邑镇最称发达,每年秋季,客商云集,市面颇为繁盛。
镇内有一条长达1500米的贸易大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中期,该大街上有商业、手工业等21个行业、105家。作为武安八大镇之首的阳邑镇,以及有着太行山区“小上海”美誉的阳邑商业街,不仅吸引本县的商人和村民,还招徕了近邻涉县和远在山西的买家。如果赶上农历每月的二、五、八大集,整条街更是人流如梭,叫卖声此起彼伏。
阳邑镇商业繁茂,而距阳邑15公里的武安,像是要给所辖乡镇做个样子,它的商业更繁茂,格局也大不一样。
说到武安,人们首先要提到它丰富的矿产资源,年代久远的冶铁历史,以及闻名遐迩的商帮文化。
据武安作家安秋生介绍,武安人自古重商,精于商道。其行商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代。那时,武安属赵国,赵国行商之风浓于列国,曾经出现过吕不韦、郭纵、卓氏等一批大商人。
武安商人成规模起于明中叶,开始是在本地区,每年春季推车而出,岁终推车而归,从事流动经营,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逐渐由在本地区经营扩大到辽宁、吉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安徽等地,活跃于各地的城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经营所在地逐渐形成了武安商业集团,可分为河南帮、山东帮、关东帮、河北帮、苏皖帮、山陕甘帮等。
可见,明朝以来,“武安商人”一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影响巨大,同晋商、徼商、苏商一样,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广泛影响的商帮。
武安商帮至民国年间仍势头不减。民国版《武安县志》记载:1934年,武安的人口为37.7515万人,其中外埠商家1950家,从业2.5万余人。武安商人的经商地,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划,至少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河北、河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仅在东北就有商家1500家,从业2万余人。
柏林村距阳邑镇不足3公里,距武安城内约30公里。对于郭恩元而言,柏林、阳邑、武安这方圆30公里,都是他的家乡。他生于斯,长于斯,从未离开。家乡养育了他,造就了他。对于家乡,他有着发自内心的爱——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商帮传统,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他的身心,成为他日后成就大业的灵感来源和文化支撑。
当朴素的深含情感的“爱”转化为融入理性思考的“责任”,后者就成为他回报家乡的原动力和一生为之追求的目标,这造就了今天的郭恩元。(P3-5)
本书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生动地记录了郭恩元带领一群农民兄弟, 把一个公社农机修配厂打造成中国企业500强的艰苦创业历程, 彰显了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和处世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