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趣味数学/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俄罗斯)别莱利曼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出生于俄国的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大学毕业后,便全身心地从事教学与科普作品的创作。
别莱利曼一生出版的作品有100多部,读者众多,广受欢迎。《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趣味代数学》《趣味力学》《趣味天文学》等均堪称世界经典科普名著。他的作品是公认的生动有趣、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读物。别莱利曼创作的科普作品在文学性和科学性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不仅趣味十足,而且立论缜密,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启迪读者在科学的道路上进行严肃的思考和探索。
苏联著名科学家、火箭技术先驱之一格鲁什柯对别莱利曼有着十分中肯的评价,他说,别莱利曼是“数学的歌手、物理学的乐师、天文学的诗人、宇航学的司仪”。
目录
趣味几何
第一章
1.1 阴影的长度
1.2 另外两种简单可行的测量方法
1.3 测量远距离的大树的高度
1.4 用镜子来测量树木的高度
1.5 如何测量大树的体积
1.6 万能的公式
1.7 测量树干的体积和重量
1.8 如何计算树叶的大小
第二章
2.1 测量河流的宽度
2.2 利用帽檐巧妙测量河流宽度
2.3 测量小岛的长度
2.4 如何计算油膜的厚度
2.5 为什么水面的波纹是圆形的
2.6 河流中的星空
2.7 如何架桥能使路程最短
2.8 如何架起两座桥
第三章
3.1 会变化的地平线
3.2 位置错误的轮船
3.3 地平线离我们有多远
3.4 果戈里的塔
3.5 普希金的诗歌
3.6 灯塔的距离
3.7 月球上的“地平线”
3.8 月球上的环形山
3.9 留给你的练习题
第四章
4.1 船舱底层遭遇的难题
4.2 如何测量水桶
4.3 如何获得有关水桶的关键数据
4.4 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4.5 正确吗?
第五章
5.1 古代人是如何知道的数值的
5.2 的精确度
5.3 圆的展开
5.4 头部走的距离远还是脚走的距离远
5.5 收缩的钢丝
5.6 硬币转了多少圈
第六章
6.1 不用圆规来画圆
6.2 拿破仑的难题
6.3 台球进洞
6.4 一笔成画
6.5 科尼斯堡的七座桥
6.6 如何检验一个图形是否是正方形
6.7 下棋的游戏
第七章
7.1 27,000,000,000,000,000,000 VS 1立方厘米
7.2 体积和压力
7.3 哪个容器的容量大
7.4 如何不打破蛋壳而测出蛋壳的重量
7.5 《格列佛游记》中的几何学
7.6 云朵和灰尘为什么会飘浮在空中
第八章
8.1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8.2 什么形状的土地面积是最大的
8.3 奇妙的正方形
8.4 还有其他可能吗
8.5 什么图形面积最大
8.6 体积最大的物体
8.7 最大值和最小值
8.8 最大面积的三角形
8.9 如何锯出最重的方木梁
8.10 剪出面积最大的矩形
8.11 做出容积最大的铁盒
8.12 做出体积最大的圆柱
8.13 如何最有效率地锯木板
8.14 最短的水管
趣味代数
第一章
1.1 乘方:七种运算中的第五种
1.2 破解锁的密码
1.3 “不会倒霉”的自行车
1.4 草履虫像太阳一样大需要多长时间
第二章
2.1 列方程的诀窍
2.2 古希腊数学家刁藩都活了多少岁
2.3 两只鸟捕鱼的问题
2.4 老医生家和年轻人家的距离
2.5 牛吃草的数学题
2.6 爱因斯坦巧答题
2.7 考虑周到的方程
2.8 理发店里的数学题
2.9 电车发车的间隔时间
2.10 两罐咖啡的净重
2.11 晚宴上有多少位男士
2.12 侦察船何时返回
2.13 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多少
第三章
3.1 速乘法
3.2 有趣的尾数
3.3 神奇的数字 25 和 76
3.4 无限长的“数”
3.5 一个关于补差的古老题目
3.6 能被11整除的数字
3.7 逃跑汽车的车牌号
3.8 可以被 19 整除的数字
3.9 苏菲的题目
3.10 合数
3.11 素数的个数
3.12 更简单的方法
第四章
4.1 买东西怎么付钱
4.2 恢复账本
4.3 每种邮票各买多少张
4.4 猜生日
4.5 三姐妹卖母鸡
4.6 矩形的边长
4.7 两个有趣的两位数
4.8 整数勾股弦数的特性
第五章
5.1 开方
5.2 哪个数更大
5.3 一眼就知道答案
第六章
6.1 总共有多少人参加会议
6.2 有多少只蜜蜂
6.3 有先见之明的方程
6.4 农妇卖鸡蛋
6.5 广场上的扩音器
6.6 名画中的“难题”
6.7 这是怎样的数
第七章
7.1 两列火车
7.2 路线应该如何确定
7.3 什么时候乘积最大
7.4 如何使乘积最大
7.5 体积最大的木梁
7.6 面积最大的风筝
7.7 修葺房屋
7.8 截面最大的金属槽
第八章
8.1 古老的级数问题
8.2 方格纸上的代数
8.3 浇菜园所走的路程
8.4 最后那个人挖了多长时间
8.5 买马要花多少钱
第九章
9.1 第七种运算
9.2 公牛的“维持量”是多少
9.3 灯泡的温度
9.4 富兰克林的遗嘱
9.5 不断变多的钱
9.6 用途广泛的数 “e”
精彩页
1.1 阴影的长度
小时候,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一直令我记忆犹新:一个秃顶的守林人站在一株大树旁边,用一个小小的仪器测量大树的高度。我以为他要爬到树顶上,然后用尺子测量大树的高度,结果老头并没有这样做,他用那个小工具对着大树瞄了一下,然后旁人告诉我,测量已经结束了,而我以为还没有开始呢。 那个时候我还年幼,我觉得这种既不需要把大树砍倒,也不需要爬到树顶上去测量高度的方法非常神奇,就像魔术一样。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直到后来,我上学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才知道这个魔术的原理竟然如此简单,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
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当属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泰勒斯利用阴影来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法老、祭祀和人们聚集在一起,迫切地想要看到这个希腊人如何测量他们雄伟的金字塔的高度。
传说公元前六百年的激动人心的那个时刻,泰勒斯在太阳底下的影子和他人的高度正好相等。泰勒斯通过测量阴影的长度得到了金字塔的高度。
也许我们今天学过几何的孩子们都觉得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但是不要忘记,在那个年代,泰勒斯的举动被埃及人认为是惊为天人的。泰勒斯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了测量金字塔高度的问题,而在他之后的三百年,也就是公元前300年,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发现了三角形的其他特性,并将其结集成书。在他死后直到今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他的几何知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定理和知识都来自这本书。
现在我们的学生都知道,其实泰勒斯利用的是三角形的两个特性: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反过来说,等角所对应的边也必然相等;
2.任意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等于180度。
泰勒斯正是因为知道这两点,所以他才能够确定,当他的影子长度等于他的身高时,太阳光以45度角射向地面的。因此,金字塔的顶点、塔底的中心点以及塔的阴影的端点三者之间刚好形成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利用泰勒斯的这种测量方法来测量大树的高度是相当方便的,但大树只能是一株孤零零的大树,旁边没有别的树木,因为别的树木的阴影会和这株大树重叠在一起,影响测量结果。泰勒斯的这种方法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在高纬度的地区,太阳经常距离地平线很近,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测量时机,只有在夏季正午左右才能使用这个方法来测量大树的高度。
但是这个局限是容易克服的,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在那个特殊的时间才能测量。我们在测量高度的时候,除了要测量出测量对象的阴影长度之外,我们还需要另外测量出自己的身体或者一根杆子的阴影长度,这样就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比例计算出所要测量对象的高度:
AB:ab=BC:bc 我们能够这样操作的原因是利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的相似性。也就说,树影的长度是杆子或身体长度的几倍,树的高度也就是你身高的几倍。
死记硬背这个规则是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其中的几何学原理,因为在有些情况下,这个规则是不适用的。
请看图2,在路灯灯光投射出来的阴影下,木柱AB的高度比木桩ab高出大约两倍,但是木柱AB的阴影BC却是木桩ab的阴影bc多出七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阳光线和路灯照射出来的光线是不一样的,路灯的光是点式的,所以它的光线是发散的,而太阳光的光线是平行的。
P3-5
导语
本书是从众多科普读物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科普经典。
本书是世界科普大师的经典著作,有趣的场景设计,让孩子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
紧扣数学课本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学重难点,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典型例题,更有代入感。
序言
放在你面前的这套“中
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是从众多科普读物中精
心挑选出来的适合中小学
生阅读的科普经典。
少年强,则中国强。
科学兴,则中国兴。广大
青少年,今天是科学的后
备军,明天是科学的主力
军。在作战的时候,后备
力量的多寡并不会马上影
响战局,然而在决定胜负
的时候,后备力量却是举
足轻重的。
一本优秀、生动、有
趣的科普图书,从某种意
义上讲,就是这门科学的
“招生广告”,把广大青少
年招募到科学的后备军之
中。
优秀科普图书的影响
,是非常深远的。
这套“中小学科普经典
阅读书系”的作者之一高
士其,是中国著名老一辈
科普作家,也是我的老师
。他在美国留学时做科学
实验,不慎被甲型脑炎病
毒所感染,病情日益加重
,以至全身瘫痪,在轮椅
上度过一生。他用只有秘
书、亲属才听得懂的含混
不清的“高语”口授,秘书
记录,写出一本又一本脍
炙人口的科普图书。他曾
经告诉我这样的故事:有
一次,他因病住院,一位
中年的主治大夫医术高明
,很快就治好了他的病,
令他十分佩服。出院时,
高士其请秘书连声向这位
医生致谢,她却笑着对高
士其说:“应该谢谢您,
因为我在中学时读过您的
《菌儿自传》《活捉小魔
王》,爱上了医学,后来
才成为医生的。”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
举。
就拿著名科学家钱三
强来说,他小时候的兴趣
变幻无穷,喜欢唱歌、画
画、打篮球、打乒乓、演
算算术……然而,当他读
了孙中山先生的重要著作
《建国方略》(一本讲述
中国发展蓝图的图书)后
,深深被书中描绘的科学
远景所吸引,便决心献身
科学。他属牛,从此便以
一股子“牛劲”钻研物理学
,成为核物理学家,成为
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中国科学院院士。
蔡希陶被人们称为“文
学留不住的人”,尽管他
小时候酷爱文学,写过小
说,但是当他读了一本美
国人写的名叫《一个带着
标本箱、照相机和火枪在
中国的西部旅行的自然科
学家》的记述科学考察的
书后,便一头钻进生物学
王国,后来成为著名植物
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的俄罗斯科学家
齐奥科夫斯基把毕生精力
献给了宇宙航行事业,那
是因为他小时候读了法国
作家儒勒·撼尔纳的科学
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
》,产生了变幻想为现实
的强烈欲望,从此开始研
究飞出地球去的种种方案

童年往往是一生中决
定志向的时期。人们常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苗壮方能根深,根深
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科
学,方能长大攀高峰。“
发不发,看娃娃。”一个
国家科学技术将来是否兴
旺发达,要看“娃娃们”是
否从小热爱科学。
中国已经站起来,富
起来,正在强起来。中国
的强大,第一支撑力就是
科学技术。愿“中小学科
普经典阅读书系”的广大
读者,从小受到科学的启
蒙,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
趣,长大之后成为中国方
方面面的科学家,担负中
国强起来的重任。
2019年5月22日于上海
“沉思斋”
内容推荐
被誉为“数学的歌手”的别莱利曼在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各种数学趣味题层层深入地贯穿起来,之后再将它们一一破解,让孩子们在活泼的场景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掌握数学的原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