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蒋宇,深圳市灵通心理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灵通全国心理热线400—0755—495服务部主任、国家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灵通催眠师、国际注册催眠心理治疗师(wMECC)/(IHNMA)。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士、瑞士酒店管理学院(SHMS)研究生。 师从著名心理咨询与催眠治疗大师蒋平老师,精心研习了催眠术、灵通时间线心理治疗技术、体态心理影响技术、灵通心理咨询八步技术、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及完形疗法。 在心理医生杂志发表了《“灵通催眠术”的实质及其暗示技术》、《自我心像改变技术改变学生多动行为案例研究》论文,系《星空下的心理学家》作者。 擅长青少年问题、失眠及各类神经症咨询。 书评(媒体评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 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 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 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 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偶成》 后记 这本书稿,年前已经基 本完工,却拖延到了年后, 又过了正月十五,才完成了 前言和后记,正式完工。看 着书稿的题目,我想,不仅 仅青少年需要战胜拖延,作 为成人,也同样需要战胜拖 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 好很多事情。 人人都知道 做事情必须积极主动的道理 ,但是从知到行,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很多时候,导致 我们拖延的或许只是一件很 小的事情,或者是一件大事 情,例如我给自己找到的拖 延借口就是,2020年开年 就面对着如此严重的疫情, 我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完成前 言和后记呢?这还是在成人 自制力相对较强的情况下, 对于孩子而言,在如此紧张 忧虑的状态下要想度过一个 愉快而又充实的假期,显然 更难。从2月10日开始,孩 子们开始了在线学习,这需 要他们有自制力,也能够集 中注意力,专注地投入学习 。可以说,在疫情严重的情 况下,每一个能够端坐在电 脑前进行在线学习的孩子, 都已经战胜了拖延。作为成 人,我们祈祷着疫情赶快过 去,可以踏踏实实地投人工 作,孩子也能够尽快回到学 校里进行学习。 拖延,不仅是青少年面 对的难题,也是所有成人都 面对的难题。作为父母,在 督促青少年战胜拖延时,自 己也要做出表率,战胜拖延 ,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 样,也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 氛围。 有些父母对于青少年拖 延的行为不以为意,觉得只 要长大就好了。其实,这是 错误的想法,习惯的力量是 非常强大且顽固的。不管是 谁,一旦养成了拖延的坏习 惯,再想改掉,就会难上加 难,更何况拖延这个坏习惯 还迎合了人懒惰的本性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从现在开始 就积极地帮助孩子战胜拖延 ,否则拖延就会引起严重的 后果,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 预防拖延很容易,最好 的方法是在孩子还没有形成 拖延的坏习惯之前,就有意 识地帮助孩子远离拖延。当 然,即使孩子已经养成了拖 延的坏习惯,父母也不要着 急,更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待 孩子。教育孩子从来不仅仅 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父母唯有掌握教育的方法 和技巧,真正尊重孩子,才 能避免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从而让教育卓有成效,事 半功倍! 最后要特别声明的是, 本书能得以最终出版,是因 为得到了深圳市心理咨询行 业协会会长蒋平教授的指导 ;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与写 作过程中,得到深圳灵通心 理科学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 的咨询专家崔玮、孙嘉忆、 许露露、陈奕栩、水灵、刘 莹、周红雁、杨丽萍、孙进 、杨滢熙、孙小添、朱龙华 、陆梦佳、曾艺成等的大力 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拖延症的心理成因及表现 潜意识害怕失败,导致行动懈怠 过于追求完美,陷入拖延深渊 看不到价值意义,从而没有行动力 消极自我暗示,限制了行动激情 缺乏清晰的思路,导致无从下手 自我舒服迁就,导致麻木拖延 趋利避害的选择,导致因畏难而拖延 家长过度的安排,导致逆反拖延 第二章 有的放矢进行选择,全神贯注提升专注力 明确设定目标和计划,才能不忘初心 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做无用功带来挫败感 摒弃那些看似绝对完美的计划 勇敢选择,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明确那些必须面对的现实 不要打着关心的旗号打扰孩子 第三章 提升自信心,以勇敢无畏的姿态治愈拖延 不怕拒绝他人,不当老好人 缓解焦虑症,避免强迫引发拖延 不逃避,勇敢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该来的总会来,何不主动迎战 没有最好,只有相对更好 坚持打卡,每天都离目标更近 第四章 自理自立自强,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成长 好妈妈首先是“懒妈妈” 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困难如山,却禁不起你的蚕食 避免过度安排孩子 遇到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 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 给孩子自主交友的自由 第五章 增强时间观念,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筛选待办事情,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增强时间观念,充分利用时间 让孩子为浪费时间付出代价 不要让“等一下”成为口头禅 只有你,才能偷走你的时间 把握时间节点,让拖延一去不返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使用番茄管理法切割时间 早起的魔力,你不可不知 第六章 坏习惯加重拖延,好习惯戒除拖延 家庭规矩,让孩子从细节处改变 一百次计划,也比不上一次行动 效率比完美更重要 时间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养成倒计时的好习惯 化繁为简,一切都很简单 现在,请清理你的书桌 第七章 增强自控力,提升执行力 好奇害死猫,切勿每件事情都想做 告诉全世界,你已经向拖延宣战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任自己 戒掉懒惰,你与拖延的战役就胜利了一半 未雨绸缪制订计划,从容不迫应对突发情况 每天进步一点点 父母减少“他控”,孩子才能“自控” 第八章 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身边的人携手共进 多多关注孩子 父母要对孩子言传身教 放慢节奏,让孩子“拖延”有理 适当运用鼓励 拖延的孩子有理由生气吗 远离“拖延症患者” 远离损友,加入正能量圈 后记 精彩页 明天乐乐就要参加创客大赛了,晚上,妈妈在回姥姥姥爷家之前,就对乐乐千叮咛万嘱咐,让乐乐明天早晨一定要按时起床,千万别迟到。妈妈终究对爸爸和乐乐在家不太放心,又刻意叮嘱让爸爸早点儿起床为乐乐准备早餐,这样的话如果乐乐起晚了,还可以及时喊乐乐起床。即便妈妈如此周到地安排了,可次日清晨,爸爸却呼呼大睡,乐乐也呼呼大睡,直到妈妈的电话打过来,爸爸才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急急忙忙去喊乐乐。 乐乐平日里很喜欢玩电子游戏,也喜欢捣鼓电子器械。原本他对于参加创客大赛很期待,让爸爸感到惊讶的是,乐乐起床之后依然昏昏欲睡,动作迟缓。爸爸忍不住催促乐乐,让他加快动作,但乐乐依旧慢吞吞的,行动如同蜗牛,怎么也快不起来。爸爸终于忍不住发火:“你还想不想参加比赛?”乐乐看着爸爸突然摇摇头:“不想,我不想参加比赛了。”爸爸简直无语,原本他是想用这句话激励乐乐的,没想到却点了炮,搞得乐乐倒一直说自己不想参加比赛。无奈之下,爸爸只好给乐乐下了命令:“你不想参加比赛也晚了,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不能在这时反悔,老师还等着你呢!”就这样,爸爸“押解”着乐乐奔赴学校,乐乐满脸愁容,忐忑不安。 老师看到乐乐的模样,一下子就猜中了乐乐的心思:“乐乐,放松一些,不过是参加一场机器人大赛嘛,胜负输赢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你们要全力以赴。老师更看重的是过程,也希望你们从中积累经验,得到成长,其他的都没关系。”听到老师的话,乐乐明显如释重负,脸上渐渐地由阴转多云。在6个小时的比赛中,比赛才过半,乐乐就兴奋起来,思维明显加快了,手头上的动作也越来越流畅。比赛结束,虽然乐乐小组因为失误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乐乐却在期待下一场比赛的到来。 乐乐为何会从期待参加创客比赛,到比赛当天早晨居然睡过了,起床之后还是磨磨蹭蹭不愿意抓紧时间去学校参加比赛呢?粗心的爸爸不知道乐乐的心理原因,老师却很清楚,乐乐是因为害怕面对失败,所以才会故意拖延。其实,每一场比赛都会有胜负输赢,这也就注定了不可能每一个参赛者都是最后的成功者,而是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失败者。当然,乐乐的害怕是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的,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无故拖延。作为父母,要更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这样才能走入孩子的内心深处,找到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潜意识。 青少年的内心敏感而又脆弱,他们渴望参加比赛获得成功,同时又害怕在比赛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原因遭遇失败。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青少年也是如此。面对青少年的这种心态,以及由此引起的拖延表现,父母切勿不分青红皂白地催促孩子,更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减轻心理上的压力,鼓励孩子放松心情,表现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当发现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故意拖延时,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孩子输入正确对待输赢的思想,剔除孩子潜意识中对失败的恐惧。有些父母把胜负输赢看得很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心态太过功利,无形中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孩子深层次的潜意识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引导孩子对参与过程中的总结学习和反思,而不要过于执着于结果,毕竟,很多事情并非天时地利人和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其次,要多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支持,而不要总是批评和否定孩子。孩子通常是缺乏自信心的,哪怕渴望成功,有时也不敢勇敢地向着成功迈出第一步。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孩子都很看重父母的评价,所以要想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父母一定要慷慨地鼓励孩子,让孩子的心态更加积极,也更加坚强。 再次,告诉孩子,恐惧本身才是最让人恐惧的。对于引起恐惧的各种原因,只要能够鼓起勇气正面去面对,就可以战胜。为了帮助孩子减轻恐惧,父母要尽量避免把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也要为孩子确定合适的目标,寻找合适的参考对象,这样才能让孩子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恐惧转化为勇气。 最后,有意识地缩短孩子想象的时间。对于想做而还没有开始做的事情,孩子犹豫不决的时间越长,就越是会发挥想象力,设想各种糟糕的后果和尴尬的场景。如果父母能够缩短孩子想象的时间,激励孩子尽快采取实际行动,或者限定孩子犹豫不决的时间,那么孩子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胡思乱想,自然就不会让各种糟糕的后果纷纷从潜意识中冒出来。 总而言之,孩子拖延未必是因为懒惰,也很有可能是因为畏惧失败,或者因为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用于想象。毫无疑问,不管是把事情想象得太过简单,还是太难,孩子都会因为恐惧而缩手缩脚,停留在原地。既然如此,何不赋予孩子勇敢向前、无所畏惧的勇气呢?父母一定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潜意识,因为潜意识总是在无形之中发挥力量,所以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孩子。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父母帮助孩子认清自身的潜意识,孩子就能尽量消除潜意识的消极影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表现得更好。P2-4 导语 面对孩子的磨蹭和拖延,父母难免会感到头疼,尤其是当父母心急如焚时,孩子却表现得事不关己,丝毫也不着急的时候,父母更是会抓狂。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该如何做呢?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里面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青少年将事情拖延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为青少年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序言 面对孩子的磨蹭和拖延 ,父母难免会感到头疼,尤 其是当父母心急如焚时,孩 子却表现得事不关己,丝毫 也不着急的时候,父母更是 会抓狂。面对这种情况,父 母该如何做呢? 众所周知,青少年正面 临艰巨的学习任务,如果放 任青少年养成拖延的坏习惯 ,那么必然会对其学习产生 很大的不良影响。而要想有 效地改善青少年的拖延行为 ,只靠父母一味地催促和批 评,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还有可能因为伤害了青少 年的自尊心而导致他们更加 叛逆,最终事与愿违。这就 要求父母要充满智慧地对待 青少年,挖掘青少年拖延行 为背后潜藏的心理原因,并 和青少年并肩作战,一起战 胜拖延的坏习惯。 事实上,造成青少年拖 延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 为天生慢性子,有些是因为 畏难,有些是为了偷懒,有 些是因为做事情没有好习惯 ,有些是因为遭遇了学习的 瓶颈不知道如何突破,有些 是因为受到朋友或者同学的 不良影响,也有的是因为叛 逆……由此,对于青少年形 形色色的拖延原因,父母只 能调动自身的智慧,和青少 年斗智斗勇。在此过程中, 父母一旦控制不好情绪,就 有可能歇斯底里,因此,父 母帮孩子战胜拖延的前提就 是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有些父母本身也有拖延的习 惯,因此还要戒掉自己的拖 延症,给孩子做好榜样,才 能以身示范,带动孩子,让 孩子用勤奋战胜拖延,用自 觉战胜懒惰,用高效战胜低 效或者无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 亲眼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和进 步。在面对拖延问题时,父 母切勿与孩子对立起来,而 是要坚定不移地与孩子统一 战线,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战 胜拖延。孩子的心理节奏原 本就比成人的心理节奏慢, 因此父母不要以对成人的要 求去要求孩子,而是要尊重 孩子的节奏,让孩子拖延“ 有理”。有的时候,催促并 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 ,父母如果给予了孩子足够 的尊重,也给予了孩子足够 多的时间,那么就要相信孩 子能够管理好自己,并增强 自控力。 人人都会拖延,不仅青 少年如此,作为成人的父母 也是如此。面对青少年的拖 延,父母无须如临大敌,而 是要怀着平常心,心平气和 地陪伴孩子一起战胜拖延。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拖延 并不是容易战胜的敌人,有 的时候,我们明明已经战胜 了拖延,拖延却在我们疏忽 大意的时候卷土重来,这是 因为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 ,而拖延恰恰可以让我们暂 时逃避艰巨的任务,慵懒懈 怠地度过当下这一刻。所以 ,父母和青少年还可以相互 监督、相互提醒,让拖延无 处遁形,一去不返。 内容推荐 本书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条理明晰。拖延人人都有拖延,青少年拖延心理是现在人们关注的问题。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青少年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青少年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青少年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这是人人都能使用的一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