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乔桉
第二章 柿子树(一)
第三章 “大串联”
第四章 蓝花(一)
第五章 染坊之子(一)
第六章 柿子树(二)
第七章 红瓦房
第八章 丑人
第九章 染坊之子(二)
第十章 乌鸦
第十一章 蓝花(二)
第十二章 柿子树(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皮狗(世界著名插画家插图版)/曹文轩经典作品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曹文轩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目录 第一章 乔桉 第二章 柿子树(一) 第三章 “大串联” 第四章 蓝花(一) 第五章 染坊之子(一) 第六章 柿子树(二) 第七章 红瓦房 第八章 丑人 第九章 染坊之子(二) 第十章 乌鸦 第十一章 蓝花(二) 第十二章 柿子树(三) 精彩页 1 跟着父亲,我走到了油麻地中学的大门口。 父亲看了一眼门里一条铺着煤渣的白杨夹道,将我的身子扳动了一下,以使我的后背对着他。在我感觉到本来抓在他手里的铺盖卷已转移到我的背上时,我听到了他的声音——“自己走进去吧。” 那条道很宽,很长,两行白杨拔地而起,青森森地直指天空,让人觉得有一条深不见底的隧道,要通向另一个陌生而不可把握的世界。 我僵着不动。 “我就不送你进去了。”做小学校长的父亲说。 我开始朝大门里挪动,额上已经有了虚汗。 “你一定要改掉害臊的毛病,不要把你读小学时的诨名再带到这里来。” 我明白,父亲是指小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们给我起的外号 “公丫头”。 他不将我一直送进去,还提这个诨名,这使我很恼羞,便加快了步子往前走。然而走了一大段路,终于还是觉得胆怯,连忙回头去寻父亲,却早已不见他的踪影了。我站在大路上阵彷徨,那时,我看到了前些日子我曾经到过并从草丛中捡到了一只铁皮狗的那片操场。还是满场的杂草。我寻找着我曾经坐过的地方,好像依稀可见。远远地,似乎有很多人在校园深处说话,再一回头,就见大路上有三三两两的人朝这边走来。我挺着胸脯,心慌慌地跳着,大步走向校园深处。 我家离学校十五里地,路远,必须在学校住宿。 照一个高年级学生的指引,报到之后,我背着铺盖卷,走过稻地间百十米长的一条窄窄的砖路,到了后面的宿合。门都敞着,我朝其中一间探了探头,走了进去。屋里还未进人,我尽可以自由选择床铺。我牢记着母亲一句重复了若干次的叮嘱——“莫睡在靠门口的地方,门口有夜风,能把嘴吹歪;也莫睡上铺,上铺太高,摔下来能把脑浆子摔出来。”我选择了中间一张高低床的下铺。 当我把铺盖卷放到这张床上之后不久,接二连三地又来了三个同学。我们互不认识,但未等各自把铺盖卷铺开,就已熟悉了。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马水清、谢百三、刘汉林。 最后我满脸通红地向他们说了我的名字:林冰。 身体壮实如牛、皮肤黑如乌鱼皮的谢百三似乎很勤快,他找来一把发霉的秃笤帚和一块破抹布,一会儿工夫,就把我们的宿合收拾得清清爽爽。但他却干得汗淋淋的,就像积满尘埃的窗玻璃遭了一阵小雨,满是黑垢的脖子被汗水冲刷出一道一道的白线,那才是他皮肤的本色(后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时刻都能看到他这副汗淋淋的如同在梅雨季节里走过的形象)。 小屋子让人觉得很舒适。 马水清双腿交叉着倚在门口,从裤兜里掏出一枚小圆镜子,转动着脸照了照,说:“我们出去走走吧。” 三人都赞成马水清的提议——我们都还未来得及好好参观学校呢。 方圆几十里,就这么一所设有高中部的中学。它坐落在油麻地小镇后面的一片田野上。原先,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有了三幢红瓦房,三幢黑瓦房。红瓦房为初中部,黑瓦房为高中部,这些年来一直如此。这地方上的人总是对还在茅屋里读小学的孩子说:“好好念书,先进红瓦房,再进黑瓦房。”在他们看来,进红瓦房是一个理想,进黑瓦房则是一个更大的理想。红瓦房、黑瓦房是两个台阶——人生的两个台阶,象征意味十足。有许多小孩没有能够进红瓦房,也有许多小孩只在红瓦房待了三年,却未能进黑瓦房。当然,也有一些既进了红瓦房,又进了黑瓦房的。这三种人,后来的前途确实有些不太一样。因此,这地方上的人,都用一种看殿堂庙宇的目光,站在大门外,远远地看红瓦房与黑瓦房。如果自己的孩子还尚未进入红瓦房,此时,目光里便有着幻想与期望;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红瓦房,目光里便有了一种满足与荣耀。 油麻地中学是个孤岛,四周都是河。 从宿合到北面那条大河,大约百十米,这之间是竹林与灌木丛。从宿舍向南到教室,又是百十米,这之间是荷塘、稻地和一条从西边大河引来的方便学生洗漱和洗衣服的小河。从教室向南至校门,也是百十米,白杨夹道,一边是操场,一边是学校的菜地。出校门不远,又是一条河。河上有座大桥,桥那面就是油麻地小镇。 我们在校园里随意地走,看了红瓦房,又看黑瓦房,然后去了小镇。 马水清似乎很有钱,用得也很大方,见到烀藕的,就给我们每人买一大段藕,见到卖菱角的,又买了好几斤菱角。P4-6 导语 本书是《草房子》续篇,风格和叙述方式与《草房子》一脉相承,文字优美,情节曲折,情感描写唯美细腻。反应出了特殊年代下少年们的成长历程。 本书的人物比《草房子》更为丰富,不同出身背景的中学生,以及教师、家长、镇民……人物性格突出、有代表性,相较《草房子》更加深刻。 本书用丰满考究的文字刻画了林冰的成长历程和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全景,“大时代”与“小时代”深刻结合,“大事件”与“小人物”深度思考。 本次特别邀请意大利插画家索尼娅·彭森蒂尼本书绘制插图,浪漫唯美,生动反映人物细腻的情感,水乡风景与时代风貌交相辉映。 版式风格简约、高档、舒展、大气,以读者的舒适度为第一考虑。选纸考究,“因为经典,值得更好”。 序言 那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 国际童书展上闲逛,突然发 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 社展台的插画墙上有一幅非 同寻常的画,马上被它强烈 地吸引了过去。欣赏了许久 后,我问他们这幅画为何人 所作。得到的回答是,它的 作者是德国插画家索尼娅· 达诺夫斯基。他们说我的眼 睛真毒,居然一眼就看出了 它的非凡,它来路的不同。 我再三端详了它,心中慢慢 有了一种期望:如果我的作 品也能有如此品质的图画作 为插图,将是一件多么令人 愉快的事情!但这个念头一 直藏在心中,因为我知道做 这样一件事并非易事。中国 很晚才慢慢打开国门,开始 与世界对话交流,但依然还 很生疏,存在许多障碍。尤 其在沟通的管道方面,并不 多,而且不畅通,心中的那 个念头也就放下了。 但不久,中少社的编辑 对我说,他们已经通过各种 管道找到了一些著名的国外 插画家。而且,他们很快将 我的作品译成英语,送到了 这些画家手上,看他们是否 愿意为这样的作品做插图。 很快就有了反馈:他们对我 的文字不仅很感兴趣,而且 十分欣赏,表示非常愿意为 它们插图。事情的顺利远超 预料。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于是,我们今天就有了这套 名为“世界著名插画家插图 版”的我的作品新系列。 在此,我必须要说的是 :中国并非没有如此水平的 画家,但中国缺少如此水平 的插画家;中国高水平的画 家,大多没有走到插画这个 领域来。也许他们对插画有 着误解,做一个插画家好像 矮化了自己。他们不愿放低 身段——怎么就是放低身段 呢?这实在是一种糊涂的见 解。 我一眼看中索尼娅的那 幅画,主要原因可能是那种 写实风格的插图我已经久违 了。我一向就偏向于写实风 格的插图。在有创意的画与 有功底的画之间,我往往更 看重有功底的画——那种既 需要大量时间和足够耐心, 又非常讲究艺术的画(准确 的光影、细致入微的层次、 极其逼真的细节、出人意料 的角度等)。然而,如此插 图已几乎消失,而在儿童文 学这里更是难得一见。我们 现在能看到的插图大多为非 写实的一路,颜色平涂,没 有层次,圆圆滑滑,没有景 深,立体感自然无从说起, 只是一个一个的平面。当然 ,此类作品中也有可以冠以 “艺术”的作品,但大多数作 品都很难称之为“艺术”。这 些作品的创作过程往往都很 短暂。当然,论作品之高低 ,是不能仅用完成时间的长 短来衡量的,但毕竞那些写 实的作品可能更见功夫。我 只知道,写实的画家去干那 些平涂的作品一一_旦顺应 了,是一定能够胜任的,而 让平涂的画家去干写实的作 品大概不一定都能够胜任, 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连张人脸 都画不像,岂能完成如此写 实的任务?我的感觉很固执 ,就是觉得写实的插图显得 更有分量,也更经得起反复 欣赏。正是持有如此看法, 所以在见到德国画家索尼娅 的那样一种画风的作品时, 我才会有那种感叹和冲动。 现在,这些我所喜欢的 画终于也来到了我的作品中 ,这是我的幸福。 这些画的意义大概还不 仅仅是它们对应地诠释了我 的文字,还在于他们是外国 画家,他们是在另样的文化 情境中阅读了我的文字之后 作出的画。与中国画家相比 ,他们面对我的文字一定少 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可也一 定多感受到了一些东西。这 些东西一定是独特的,出人 意料的。这就意味着,因为 有这些插图与我文字的融合 ,从而有了新的《草房子》 ([德]索尼娅·达诺夫斯基绘) 《青铜葵花》([西班牙]阿 方索·卢阿诺绘)《细米》([ 俄]安娜斯塔西亚·阿卡普瓦 绘)等。记得在和巴西画家 米罗先生对话我们共同完成 的绘本《羽毛》时,我指出 了他的画中一些让人意想不 到的元素,比如他对中国青 花瓷的情有独钟。因为我们 总是与青花瓷相遇,渐渐地 感觉钝化了、无动于衷了; 而对于他而言,青花瓷就是 中国,感觉十分新鲜,因此 他将他的画大量画在了一只 一只青花瓷的瓷瓶上,从而 出现了不在我们想象世界中 的画面。这些画面十分精彩 ,并意味深长。它带给《羽 毛》的价值,非同小可。我 想,现在的《草房子》《青 铜葵花》《细米》等,也一 定因为这些插画家对不同文 化的理解,而无意之中给它 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光彩。 至于说这些著名的插画 家为什么会认可我的作品, 在报酬微薄的情况下愿意接 这样的活儿,我想,还是因 为他们看懂了我的作品。而 能够被看懂,就是因为我数 十年坚持的文学观奏效了。 这个文学观简而言之就是: 你写的是一部文学作品,艺 术至上一一必须至上;唯有 如此,你的文字才具备穿越 时空的力量。 感谢诸位外国插画家, 感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 总社促成了如此美好的中国 文学与外国艺术的联姻。 曹文轩 2016年1月4日凌晨于北 京大学蓝旗营住宅 内容推荐 本书可以看作是《草房子》的续篇,讲述了林冰(中学版的桑桑)在油麻地中学度过的少年时光。在这六年多的中学时光里,林冰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一生的好友与玩伴,有命运多舛的老师与长辈,有避之不及的同龄人,还有懵懂的羞涩与憧憬……但在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中,他和周围的人们一起见识了周围人物的命运,对人生的苦辣酸甜有了比小学时更直接的感悟…… 油麻地中学的红瓦房和黑瓦房里安放了林冰的青春,成长中,有磕磕绊绊,有阴差阳错、命运弄人,有坚守与品格,也有随波逐流……铁皮狗是林冰成长的见证,也是他心境的投影与延伸。 本次特别邀请意大利插画家索尼娅·彭森蒂尼本书绘制插图,浪漫唯美,生动反映人物细腻的情感,水乡风景与时代风貌交相辉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