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与坚守:一位乡村教师的思与行》:
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似乎是大家都期待的。但有一位微机课老师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微机房里,老师准备给孩子们上电脑绘画指导课。因为□近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老师挑选了几个学生进行集训,每天如此,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时,正在画画的一个学生看到戴着眼镜的微机老师过来了,随口一声“四眼猪”叫了过去,并得意地招手请老师看他画的漫画“四眼猪”的效果图。因为平时彼此之间嘻哈惯了,喊出这样的称呼,画出这样的画之后,几个孩子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个绰号侮辱了老师,尤其还是对自己的老师。而作为老师,很难听到学生对他这样的称呼,看到这样的丑化仍能无动于衷的,因此师生矛盾激化了,直□□升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这个案例,表面上暴露了学生的不讲礼貌,不知礼仪,不懂得尊重他人。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缺失,缺乏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尊重;是一种认识偏差,错误地一味追求平等亲近的新型师生关系。归根结底,跟我们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案例中,一句伤人的“四眼猪”是师生关系异化的标志。纵使这句话不是学生对老师说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之间,都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说这句话的孩子可能是无意的,在特定的环境下,他是为了招呼戴着眼镜的微机老师来看他画的漫画“四眼猪”的效果图,这三个字就脱口而出了。此时此刻,说这话的孩子可能是对眼前这位老师再熟悉不过了,在他看来,“四眼猪”可能更显亲昵。实际上,这句话是师生关系异化为玩乐哥们儿的标志。
人在心理上都有渴望交友的欲望,交友双方只有拉近距离,在共同的活动中才得以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在本案例中,师生之间是有建立平等友好交流关系的基础的,长达一个多月的集训,给他们提供了时间保证,而电脑又给他们搭建了媒介。“每天中午,都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饭,从来没有什么架子;带他们去微机房的路上都是勾肩搭背,嘻嘻哈哈惯了;训练过程中,非常亲和,和这几个学生也是称兄道弟的;有时学生提出打游戏要求时,不仅答应,还陪着他们过过招……”我并不反对师生之间拉近距离,也不是提倡师道尊严,为师必定要高高在上,但是老师完全无视自己的身份,在与学生交往中无所顾忌的话,必定会有损教师形象,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表率作用的发挥。
2000多年前,孔子在师生关系方面就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孔子与众弟子之间关系却是那么的平等、友好。师生之间既有关心,也有批评。孔子在卫国去见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却把持着卫国的政治,孔子去见她,大概是想通过她来说服灵公行仁政。子路认为这样做不对,便对孔子拉下脸,逼着孔子着急地对天发誓,但对于子路这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性格,孔子总是给予嘉许。孔子能够容忍子路的过激做法,说明他没有那种老师高高在上的思想。孔子接受学生的质疑与批评是建立在各自对事件自由表态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质疑并不损伤老师作为正常人的尊严。
……
我是乡村教师。
我是土生土长的乡村教师,是生于斯长于斯教于斯的乡村人。
2015年,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对全国330万乡村教师而言是福音,也是警示:乡村教师的现状不如人意,需要大力支持。
乡村教师需要来自外部的支持,更需要自身的精神觉醒。
教师是一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在这一方面,乡村教师尤甚。在乡村学校,学生往往更显木讷,所以,乡村学校的课堂往往比别处要沉闷。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要克服倦怠心理,首先要从课堂上找寻幸福,在课堂上找到教学的价值。
只盯着考试成绩的课堂教学是无幸福可言的,纵然有,那也是以极大的牺牲换取成绩时短暂的“幸福”。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发现“幸福”。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幸福的。学生愿学、会学,教师便教得轻松。可是,乡村的孩子过多地以接受式的方式进行学习。每年,我校都会将同一年级的学生重新编班,这也为教师重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出考验。但我认为,与新班级的学生磨合之初,教师多付出一些是值得的。所以,我的开学□□课,便可能是教学习方法的开始。一些学生不善于在阅读中思考,读过文章后,书本仍洁净如新便是证明,我便设法引导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找来个别会做圈点批注的学生的课本,和其他学生的书本进行对比。拿到新的教材,我和学生一同在预习课里读书,我把自己标注的痕迹展示给学生看。慢慢地,学生学会了在感动处抒写感言,在疑惑处提出疑问,在描写精彩处特别标注。当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方法,我的课堂教学开始变得轻松。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思考并践行教育规律是幸福的。曾经,有老教师向我传授教学秘诀:语文教学要取得好的成绩,就要让学生多背多写,课后问题答案、课文中心思想,凡是教参上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记下去。照此方法试做以后,我发现学生学得太累太苦了,就开始尝试改变,其中的突破口便是减少读写记诵的量,继而强化对语言的理解及运用。“除了分数,还能有什么?”“为考而教的语文真的很无趣”充分展示了我的这些想法。
除了思考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基于乡村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成长、学生教育,这些都是我思考的对象。
我思故我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做学生依赖的师长是我的幸福所在。我从学生日记中读到,当我外出学习的时候,学生期待我的归来,我是幸福的;课堂上,我与学生的互动中爆出欢笑声时,我是幸福的;在我的鼓励下,一些学生开始频繁光顾学校图书室,我是幸福的。如果您对我与学生交往的观点及做法感兴趣,请您读读“师生之间”。
除了思考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基于乡村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成长、学生教育,这些都是《凝望与坚守:一位乡村教师的思与行》作者思考的对象。
我思故我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做学生依赖的师长是我的幸福所在。《凝望与坚守:一位乡村教师的思与行》作者从学生日记中读到,当作者外出学习的时候,学生期待作者的归来,作者是幸福的;课堂上,作者与学生的互动中爆出欢笑声时,作者是幸福的;在作者的鼓励下,一些学生开始频繁光顾学校图书室,作者是幸福的。如果您对作者与学生交往的观点及做法感兴趣,请您读读“师生之间”。
本书分为教有所思、课堂在线、师生之间、与子同行、冷观教育、成长之路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立足文体特点, 加强横向联系 ; 基于一个语言点, 挖掘语文学习的厚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