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血证论/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清)唐容川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血证论》是清朝唐容川很有价值的代表著作之一,成书于1884年。全书8卷,综合了各种血证的论治,包括血证总论和170余种血论,选方200余首。论证用药颇有独到之处,是中医学目前有关血证的首创专著,其血证治疗的经验和原则,特别是血证治疗的四大法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其中尤以“干血”的提出很有特色。在治疗上,唐氏提出“内有干血,犹须峻药去之,则其虚未成者,更不可留邪为患。故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唐容川十分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于血证深入探讨,颇有成就;同时由于当时西方医学的传入,他也以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学,进行中西医理论的汇通,其革新、发展的思想是可贵的。本次整理,点评专家结合自己多年学习《血证论》的体会与临证心得予以阐述,为提高当今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在“全书点评”中,对《血证论》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学术价值、学习要点等予以归纳和总结,便于读者对此书概貌有大致了解和把握。书末附有“方名索引”,方便读者检索。 本书适合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作者简介
点评专家简介
彭荣琛
教授,主任医师。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师从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先后在江西中医学院、北京针灸骨伤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40余年。
曾荣获北京市很好教师称号,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腧穴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针灸卷》主编。
出版著作30余部,代表著作有《针灸处方学》《中医方药与针灸临床心得录》《灵枢解难》以及《医醇义》《明医杂著》(点评本)等;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论文有“从九宫图与生物钟的关系谈时辰针灸学”“试论‘伏邪’的古今价值”“论腧穴的八大性”“腧穴的三维结构及其临床应用"等。
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针灸系主任,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

齐玲玲
教授,研究员。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医疗15年后,进入大学从事《中医各家学说》《各家针灸学说》等教学工作,先后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曾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
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论文有“‘导气同精’与‘同精导气’”“壅怫闭郁与开通散结”“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刘元素火热论的临床意义”等。出版著作8部,代表著作有《针灸处方大辞典》《基层中医临证推荐阅读大系·针灸分册》《中医针灸临床实践》等。
目录
全书点评
自序
凡例
卷一 总论六条
阴阳水火气血论
男女异同论
脏腑病机论
脉证死生论
用药宜忌论
本书补救论
卷二 四条
吐血
呕血
咯血
唾血
咳血
鼻衄
脑衄
目衄
耳衄
齿衄
舌衄
大衄
零腥
吐脓
卷三 血外渗证治七条
汗血
血箭
血痣
血瘙
疮血
创血
跌打血
卷四 血下泄证治六条
便血
便脓
尿血
经血
崩带
产血
卷五 血中瘀证治五条
瘀血
蓄血
血臌 附:血肿
经闭
胎气
卷六 失血兼见诸证
痨瘵
咳嗽
发热
厥冷
寒热
出汗
发渴
心烦
卧寐 附:梦寐
喘息
呃哕
痰饮
痞满 积聚 癥瘕
肿胀
怔忡
惊悸
健忘
恍惚 癫狂 见鬼
晕痛
眼目 目黄 出火 见鬼 昏花 目珠红
耳病
口舌
咽喉
声音
腹痛
痹痛
痿废
遗精
淋浊
便闭
泻泄
饮食
感冒
痉掣 拘急
暑疫
食复
劳复 怒复
时复
房劳复
附:抱儿痨论
卷七
方解上 古今方共八十二条
卷八
方解下 古今方共一百十九条,遗方续补
方名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