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詹姆斯·霍兰德,是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成员,著作颇丰,有名作品有《马耳他堡垒》、《不列颠之战》、《炸坝者》。他还以虚构的二战士兵杰克·坦纳为主角创作了9本历史小说。他经常在电视和广播节目中作为嘉宾出席,参与过不少纪录片的制作,如《冷战》、《热喷流》、《诺曼底1944》。 目录 地图 出场人物 文字说明 引子 部分 美国参战 章 巨人碰撞 第2章 大军开动 第3章 四一年夏 第4章 美国海军参战 第5章 “鲁本·詹姆斯”号的沉没 第6章 “十字军”行动 第7章 强弩之末 第8章 世界大战 第二部分 东线影响 第9章 海上战斗 0章 战略掠夺 1章 大开杀戒 2章 战斗机和轰炸机 3章 钢铁和战略 4章 反抗萌芽 5章 燥热沙漠 6章 请君入瓮 7章 联合产量 8章 托布鲁克陷落 9章 海与沙 第20章 千机轰炸 第21章 海与草原 第22章 积蓄力量 第23章 非洲末日 第24章 美梦幻灭 第三部分 盟军反击 第25章 坦克、火力 第26章 训练、士气 第27章 英雄回归 第28章 准备完毕 第29章 恶性循环 第30章 点燃火炬 第31章 “捷足”行动 第32章 “增压”行动 第33章 披荆斩棘 第34章 登陆开始 第四部分 粉碎狼群 第35章 暗黑之月 第36章 小遇挫折 第37章 年末将至 第38章 关键舞台 第39章 危机四伏 第40章 “春风”料峭 第41章 重水!重水! 第42章 重夺主动 第43章 深入远洋 第44章 步步紧逼 第45章 盟军获胜 附表 1941年5月-1943年5月的时间线 致谢 内容推荐 《西线之战(卷二)》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美国参战:美国虽然要到珍珠港事件之后才正式对德国宣战,但早已和英国形成事实上的同盟,积极派遣海军帮助英国维持大西洋西半部分的航运安全,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美军驱逐舰被德军击沉的严重事件,德美两国关系破裂已经表面化。美国在宣战前完成了军事工业的动员,使得其压倒性的物质优势正在转变为战场上的胜势。此时的德军在北非粉碎了英军的攻势,再次取得战场主动权。 第二部分为东线影响:德军于此期间在东线取得了令人炫目的胜利,在北非推进到尼罗河三角洲,可战场上的辉煌并未能掩盖纳粹的败相,盟军的工业产能已经开始全面爆发,海上的护航体系得以完善,而德国内部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都已经捉襟见肘,双方的态势即将扭转。 第三部分为盟军反击:盟军的反击还是先从打破北非的危局开始,在经过精心准备后发动了火炬行动,这不但解除了埃及的危险,也让初上战场的美国陆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