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理学通识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刘嘉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刘嘉: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985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工作,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美国富布莱特研究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副主编、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2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学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与项目总策划。
书评(媒体评论)
有人告诉我们:按自己
的想法活,天高地广;有人
告诉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
,就能改变人生。可是,“
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呢?这
个情境,是不是有点像“密
室逃脱”游戏?出口和钥匙
分明就在此地,但是触目所
及,又全是假象的丛林。
感谢刘嘉老师写的这本
书。
——罗振宇(得到APP创
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

如果遇见这本书的读者
恰好是这样一位勇敢、真诚
而且富于行动力的人,那么
恭喜你,你找对了书。
我喜欢作者这样描述心
理学通识的功能:“通过科
学,我们获得了自由;而通
过心理学,我们将获得幸福
。”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
理解自己和别人更加重要,
因为那是幸福的根源。
读完此书,你必将更好
地成长!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
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心
理学书,我不能说这是读者
最想读的书,但这是每个愿
意向内探索、思考人性与幸
福的人最应该读的书。
——孟非(著名主持人)
目录
Chapter 1 认识自我:我们一直活在对人性的最大误会中
01. 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我是谁?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
·“我”是三位一体:本我、自我、超我
·解决本我和超我冲突的最粗暴选择:压制人的动物本能
·禁锢了欲望,同时也就禁锢了人性
·压制欲望只能以毁灭来结束,无论这毁灭的是肉体还是精神
·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另一条路:五种心理疏导的方式
·升华:为恨找到爱的归属
·与其冲突战争,不如握手言和
·结语:于暗黑处见自我
02. 感性:跟着感觉走,脚步越来越轻越快活
·情感的功能:情感定义了好与坏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能,感性可以提供比理性更好的建议
·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
·情绪控制: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葡萄
·形神一体:神不乱,则形不乱
·结语:不妨也尝试跟着感觉走
03. 意识:理解人生之路
·为什么会走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意识
·我们的自由意志并不决定我们的行为
·意识让我们爱上我们自己
·意识不是用来做选择,而是用来理解选择的
·结语:理解人生之路,然后迈步向前
04. 自我的成长: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我:一个不可分割的我
·自恋中的无知
·具身认知:因为微笑,所以开心
·约哈里之窗:通往认识自我的窗户
·成长:从心所欲,不逾矩
·结语:随性、随喜、随缘
·本章结语:快乐并不可耻,快乐才是生活的真正目标
Chapter 2 掌控自我:拥有一个不打折的人生
05. 控制: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掌控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人的一生,唯控制二字
·人生艰难,唯控制二字
·抑郁的一个原因就是控制感的缺失
·结语:真正的控制感来源于活在当下
06. 专念:身心合一,活在当下
·专念:生活中的一滴蜜糖
·时间相对论:心理的当下并非物理的现在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结语:不再问“那怎么可能”,而是问“为什么不能”
07. 应用:用专念来战胜焦虑
·无用的焦虑:身在当下,心在未来
·掌控身体,让心灵从未来回到现在
·理性情绪疗法:从信念上寻找焦虑的根源并消除不合理的信念
·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辩论法来破解不合理的信念
·结语:寻找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使命
08. 延迟满足:慢慢来,反而快
·棉花糖实验:原始社会的享乐主义在今天的投影
·延迟满足:为未来而等待
·误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正确的办法:慢慢来,反而快
·人的终极价值: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伟大的事业
·结语:在做人上不分你我,在做事上不分边界,实现自我价值
09. 应用: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
·测测你是否有拖延症
·对拖延症的误解:因为懒而拖延
·拖延的三宗罪
·对抗拖延症的三个误区
·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
·进阶:小步快跑,迭代升级
·结语:毁灭人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们还有明天
·本章结语: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却可以控制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Chapter 3 超越自我,追求幸福
10. 自尊:以富裕的心理资本对抗贫穷的物质资本
·高自尊是抵抗贫穷的心理防线
·自我增强:寻求积极评价,避免负面反馈
·实现高自尊:降低不合实际的抱负
·“约拿情结”——我们不仅害怕失败,更害怕成功
·结语:奔放的人生
11. 自信: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胜利者效应: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成长型思维: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以始为终,以简求真
·结语:愿效能的力量与你相随!
12. 理性平和:把期望降低,把依赖变少,你会过得很好
·互联网时代的“民科”
·超越自卑感
·放下欲望,极简前进
·低强度的正性情绪:爱我所爱,愉悦轻欢
·结语: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13. 应用:幸福来源于行动
·享乐跑步机陷阱:幸福感与物质财富无关
·幸福感只是一种主观体验
·幸福感的两个来源:享乐与良好生活
·行动: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
·均衡的生活:平衡当下的享乐与未来的意义
·感恩: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结语:幸福乃追求幸福之目的
·本章结语:超越自我
精彩页
“我”是三位一体:本我、自我、超我
梦,自人类有文字以来就有记载。古人推测梦具有预测未来祸福的能力,而占卜者、巫医或宗教人士就成了梦的权威解释者;也有人推测梦其实是灵魂在肉体睡着之后而四处漫游的所见所闻,所以有了耳熟能详的“庄同梦蝶”的故事。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从梦中醒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自己还是庄周。于是庄周感叹道,不知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
正是因为梦的神秘莫测,所以梦通常与鬼神交织在一起。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把宗教与鬼神从梦的定义中剔除,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梦纳_人科学考察的范畴。
他告诉人们:在隐秘的梦境里的所见所感,以及眼泪、痛苦和欢乐,都是充满意义的——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备受理性压抑的兽性的呐喊,是另外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正如月球的背面。
这些兽性的想法藏在什么地方呢?弗洛伊德把我们的意识比作一盏探照灯,照亮的地方,是我们能感知的地方,是道德、理想和高贵的灵魂栖息之地;而探照灯没有照到的黑暗之处,则是兽性的栖息之地。这个地方,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潜在水面之下,潜伏于黑暗之中。
通过对梦的进一步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里的野蛮的、兽性的,甚至与道德背道而驰的想法,才是我们的本性:而我们引以为傲的道德、理想和高贵的灵魂,其实只是掩盖这些兽性想法的伪装。
基于这个理论,弗洛伊德指出我们的人性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个部分叫“本我”,是作为动物的“我”,以实现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为目的。
第二个部分叫“自我”,是社会现实中的“我”,有情感,也有理智。
第三个部分叫“超我”,是理想中的“我”,是良知和内在的道德。
本我是人最为原始的、满足动物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恐惧、愤怒、性欲等,它构建了人性的最底层。它是由生本能(性)与死本能(攻击)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因此有很强的力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libido,即“性力”)。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和混乱无序的,只遵循享乐原则,即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它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想要得到时,就要立即得到;为了即时满足,没有任何顾忌。
超我则位于人性的最高层,是管制者,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的道德化的自我。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它对社会标准认为好的行为给予奖赏,例如自尊、自信等;而对于坏的行为则给予惩罚,例如负罪感、自卑等,从而抑制本我的动物性冲动,监控自我的执行,追求完美的状态。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所以常被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二值判断所束缚。它像一个蒙眼的法官,根据结果而不是情境与动机,用理性而不是感性来做出判决。P8-10
导语
中国首部面向大众、系统介绍心理学通识的书——心理学是科学的成功学。
帮助我们摆脱自我认知过程的陷阱,在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之上构建出完美的心理世界的心理学通识。
罗振宇、俞敏洪、于丹、孟非由衷推荐——每个愿意审视自我、改变自我的人都应该读的心理学通识。
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学通识读本——本书源于得到APP备受好评的心理学课程《心理学基础三十讲》,近十万用户热烈好评。
序言
一起来玩一场“密室逃脱
”?
罗振宇
得到App 创始人、《罗
辑思维》主讲人
你第一次对“心理学”感
兴趣,是为什么?
我自己, 是以为学了心
理学就可以知道别人是怎么
想的。
那个时候岁数小,对于
复杂的人际关系充满了好奇
,对于“会看人”“看透人”这
类本事充满了魔法般的期待

后来岁数大了才明白:
别人是怎么想的,其实一点
也不难懂。“将心比心”四个
字,就足以知人论世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
,就足以闯荡江湖了。
反倒是岁数越大就越不
明白: 我自己到底是怎么
想的呢?
在刘嘉老师的这本书里
,你会看到,自己当下的想
法,有可能是对某种隐藏欲
望的“压制”;有可能是对真
正想干的事的“取代”;有可
能是物极必反的“反向形成”
;也有可能是把对自己的厌
恶“投射”到了别人身上;甚
至有可能,我此刻的想法不
过是对某种失败的“合理化”

总之,我们在点赞、欢
呼、吐槽、犹疑、倾慕、怒
喝的时候,无论在表达什么
样的“想法”,也无论表达得
有多真诚,它都未必是我们
真实的想法。冰山脚下还是
冰山,深渊底部仍有深渊,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
为的吗”?
你看,我们真正迷路的
地方,就是那个天天挂在嘴
边的“我”。
有人告诉我们:按自己
的想法活,天高地广;有人
告诉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
,就能改变人生。可是,“
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呢?这
个情境,是不是有点像“密
室逃脱”游戏?出口和钥匙
分明就在此地,但是触目所
及,又全是假象的丛林。
感谢刘嘉老师写的这本
书。
他是学院派的心理学家
。但是在这本书里,你看到
的不是概念和逻辑的堆砌,
而是只看到一个人,在这个
“密室逃脱”游戏中,走在你
的旁边。
你在探索自我的秘境。
而他指点给你看——前人立
好但是被风沙掩埋了的路标
,以及转过这道弯之后可能
看到的风景。
三年前,我们有幸请到
刘嘉老师来“得到APP”做一
门《心理学基础30讲》的课
,算是这本书的雏形吧。当
时,我们就聊到了中国外科
医学的泰斗裘法祖留下的一
句话——医生做的事,就是
“背病人过河”。这也是“得
到APP”制作任何一门课程的
底层心法。
“背病人过河”,短短五
个字里面,其实有很多层意
思。
首先,病人要过河,是
要完成他自己的生命目标。
而医生作为拥有知识的人—
—我只是在帮他、成就他。
医生本人在这个过程中,别
无所求。
其次,病人一旦到了我
的背上,面对滔滔河水,我
和他同样面对风险。此时,
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还有,病人要过河,不
仅恐惧脚下的河水,还恐惧
命运被操于人手的被动处境
。所以,医生的职责不仅于
治病,还要不断安抚肩上病
人的恐惧。
背人过河——这才是现实
世界中,知识分子和他服务
的公众之间的真实关系。
在刘嘉老师的这本书里
,你也能感知到那个背着你
的肩膀的力量。
谨为序。
内容推荐
为什么已知自己必死的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很努力、很认真、很坚忍不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就必须发明一种生活模式,让我们觉得生活是值得过的,即便最终一切将化为尘土。
心理学,就是这么一套让人幸福生活的理论和方法。而本书的目的,就是系统、全面地讲述这套理论和方法,让我们认识自己、掌控自己、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残酷冰冷的世界感到温暖与幸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