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沙滩孤雁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研读阳明心学时写的笔记,整理后首发于天涯论坛,获赞无数。与其他解读阳明心学的书籍相比,本书更侧重于体悟和实践,深入阳明心学的骨髓,将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阐述出来,并尽可能地减少艰深晦涩的译注,是一本即使没有多少古文基础的大众读者,也能看得懂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沙滩孤雁,本名吴浩,河南安阳人。传统文化爱好者,深爱宋明理学中的“阳明心学”,利用业余时间,写就了自己读《传习录》的笔记,首发于天涯论坛,天涯ID号:沙滩孤雁。点击率突破十万,深受广大阳明粉丝的喜爱。 目录 徐爱序 千古难辨“亲”与“新” 至善只在心中寻 心外绝无“事”与“理” 学问思辨不能少 知行岂能分两边 “格物”带您“止至善” “尽心知性”圣人事 此“物”非彼“物” 拨乱反正为“格物” 不离天理是“主一” 立志!立志! 看病下药,谦和处友 痼疾还需猛药除 心如明镜皆能照 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 千金难买是“中庸” 君子不器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除却人情更无事 阳明教你修心法 集得义来鬼见愁 七情中和为至情 操舍皆在我心田 大中至正一贯穿 因时制宜 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道”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移步景自现,何须问前程 磨刀不误砍柴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千古在此一日 垂拱而治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斩草除根 人在学在,人亡学亡 需家与墨家的交锋 一场由除草引起的答辩 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为学大病在好名 悔过以改之为贵 智者和愚者 无中生有 君子慎独 几人真肯爱此身 萧惠触的四鼻子灰 行知合一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知行并进 致知正是为穷理 致良知 必有事焉 颜回的乐和七情的乐 青顺万事而无情 为学终身只一事 机诈孙猴儿,良知如来掌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真专一和真持敬 陆子之学有点粗 只是致知 实践出真知 “格物”常见问题答疑 属官很忙咋求学 循序渐进致此知 圣人只是知天理 动止最难是得体 去恶善自来 着实用功自受益 阳明谈占卜 思无邪 圣人仪态自雍容 大道至简 睡着如何致良知 “厚”与“薄” 治病良方莫作践 良知只是是非心 阳明一语解纠纷 苏张之智圣人资 性善性恶再交锋 四句教 格物详解 知觉之处即是心 变动不居 快马犹然须加鞭 后记 序言 王守仁在痛苦中挣扎着,一切都已失去,“理”却依 然不见踪影。 竹子里没有,花园里没有,名山大川里没有,南京没 有,北京没有,杭州没有,贵州也没有!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 “理”在何处?! 王守仁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狂躁,在这片荒凉的山谷 中,在这个死一般宁静的夜晚,外表平静的他,内心犹如 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 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 忽然,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间山谷的宁静, 声震寰宇,久久不绝。 在痛苦的道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终于在他人 生最为痛苦的一瞬获知了神秘的答案。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风,一朝风月。 此一瞬已是永恒。 我历经千辛万苦,虚度十九年光阴,寻遍天涯海角, 却始终找不到那个神秘的“理”。 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答案一直就在我的身边,如此 明了,如此简单,它从未离开过我,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我,等待着我的醒悟。 “理”在心中。 我竞如此愚钝啊,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 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人欲。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瞬,几乎所有的史书都用了相同的 词语来描述这一瞬——“顿悟”,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 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它在这个幽静的夜晚,诞生于僻静而不为人知的山 谷,悄无声息,但它的光芒终将照耀整个世界,它的智慧 将成为无数人前进的向导。 王守仁成功了,历史最终承认了他,他的名字将超越 所有的帝王,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摘自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王阳明推崇之至, 誉之为“有明三百余年第一人”,但是,当年明月为写史 体裁所限,对于阳明先生巨大影响力的核心内容——阳明 心学,着墨不多,阳明先生一生的文治武功,如果比喻为 原子弹爆炸,当年明月就是那个记述了原子弹爆炸时壮阔 景象的人,而您即将阅读的这些内容,就是这威力强大的 原子弹的技术原理。制造原子弹的技术,终究没有原子弹 爆炸的场面那样热闹好看,但是我们将深入阳明心学的骨 髓,将要看到的不仅仅是热闹,更是门道,并且我也尽量 避免在讲门道的时候为您催眠使您入睡,不管我有没有实 现这个初衷,但至少我尽力了。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幼名云,字伯 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谥文成。 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 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 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集大 成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并且具备极高的军事 才能,一生指挥战斗几乎没有败绩,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 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有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传世。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由其弟子 记录、收集、整理而成,全书包含了王阳明全部的哲学思 想及其基本主张,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圣经”。全 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 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未经他本人审 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他提出 的著名的“四句教”。 通俗地解读哲学著作,尤其是这种中国古代谈论很抽 象的心性问题的哲学著作,是比较难的,哲学著作和科学 著作类似,往往艰深、晦涩。当年霍金在写《时间简史》 时,出版商就明确地告诉他,这本书中多一个数学公式, 就会吓跑多少多少读者云云。以至霍金在写整本书的过程 中,都在思考如何能在尽量少用数学公式的前提下,更清 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不吓跑出版商的上帝。谢夭谢 地,霍金做得很好,《时间简史》使出版商赚了个盆满钵 满。 解读《传习录》的过程中,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举个 例子,也许《传习录》中随便拿出一节,区区几十个字, 但是为这几十个字所下的注解往往就有十几条,数百字之 多。有时一句话中会出现一种“无一字无来处”的情况, 就是每个关键的字词都大有来头,大多是引用“先儒”著 作中的话,其中每个词若有一点儿理解不到,就别想弄通 文意。更令人头疼的是,有时即使你看了注解,仍然是一 头雾水,因为那些出处的原文同样艰涩难懂。看这样的书 的人,就算有一点古文功底,看几页后都会精疲力尽,更 别说那些没有多少古文基础的大众读者了。 现在市面上翻译《传习录》的书不少,注解很精细, 翻译也可以做到“信、达、雅”。但在我看来,这样还不 够,心学本来就是注重体悟与实践的学问,对《传习录》 只做到能通顺翻译为现代文这一步,显然是不够的,我们 还需要将其中的含义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阐发出来。其 实就算做到这一步, 导语 通俗的《传习录》,易懂的王阳明! 一本阳明心学的入门读物;一剂浮躁现实里最好的心灵解药;一件恶劣环境中强大的精神武器;“知行合一”第一人—王阳明的心学精髓,从难懂到好懂,只差这本书的距离。 全书结构主要有原文、译文、解析三部分构成,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解析部分,也是本书存在的价值之所在。 后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更是中华文化之主峰,若将 儒学喻为中华文化之皇冠,则心学无疑就是这顶皇冠上最 耀眼之明珠。儒学自孔孟始,流传近两千年,伴随朝代之 兴亡而起伏更迭,虽然代有盛衰,而学脉从未中断。 有明一代,天生阳明先生,在儒学衰微之时鼓倡心 学,以为儒学振敝起衰。先生天资聪慧,兼受儒道两家之 学相激发,于龙场困病之日彻晤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不假外求。遂发出震古烁今的“心外无理”之言旨,毅然 扛起“致良知”之大旗,更以“知行合一”“事上磨”之 法为教旨,一扫世儒衰颓之风,开四百余年儒学之新气 象。心学之名称,虽然首倡于宋代陆九渊,而至阳明先 生,方集其大成。 良知之学既兴,流传四百余年,更远播邻邦日韩,影 响尤为深远。心学之宗旨,极为简要,而内涵吞吐六合, 兼及八荒,人之作止起息,思虑言动,皆囊括无遗。真可 谓举—而兼万,领挈而衣整,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阳明先生一生道德文章,民政军事,皆蔚为大观,繁 叶之下,其学为根。故世之羡阳明先生之德性事功者,莫 佳于求阳明先生之学说。而阳明先生之学说,更以《传习 录》为精华,无奈流传至今,因年代久远,精义芜翳,大 众徒有窥其学之心而无登其室之力。小子质本浅陋,谋稻 粱于粤东,于先圣之学,虽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故以 本业之余暇,冒昧解经,冀能倡往圣之学于今日中华复兴 之盛世,不学无术之乱谈,权做抛砖之用。 沙滩孤雁己亥年书于汕头 精彩页 徐爱序 【原文】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爱既备录先生之教,同门之友有以是相规者。爱因谓之曰:“如子之言,即又拘执一方,复失先生之意矣。孔子谓子贡尝曰‘予欲无言’,他日则曰‘吾与回言终日’,又何言之不一邪?盖子贡求圣人于言语之间,故孔子以无言警之,使之实体诸心,以求自得;颜子于孔子之言,默识心通,无不在己,故与之言终日,若决江河而之海也。故孔子于子贡之无言不为少,于颜子之终日言不为多,各当其可而已。今备录先生之语,固非先生之所欲,使吾侪常在先生之门,亦何事于此?惟或有时而去侧,同门之友又皆离群索居。当是之时,仪刑既远而规切无闻,如爱之驽劣,非得先生之言时时对越警发之,其不摧堕靡废者几希矣。吾侪于先生之言,苟徒入耳出口,不体诸身,则爱之录此,实先生之罪人矣;使能得之言意之表,而诚诸践履之实,则斯录也,固先生终日言之之心也,可少乎哉?”录成,因复识此于首篇,以告同志。门人徐爱序。 【译文】 门人中有私下记录阳明先生言论的。先生知道后,对他说:“圣贤教育人,就像医生用药,都是根据病情而开药方,斟酌病人的(病情的)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这些情况),而随时加药或减药。要点在于祛除病患,起初是没有确定的说法的。若是拘泥于一个方子,没有多少是不害人的。现在我同各位不过是针对各自的偏颇之处加以规劝和勉励,只要能够改正,那我的话也不过是多余的了。要是把我的话规定为成文的法则(而不知变通),到了他日,耽误自己,耽误别人,我的罪过还能再补救过来吗?”我既然完备地记录了先生的教导,同门的朋友中有人用先生(说过的上面的话)规劝我(不要结集刻印)。我就回答他说:“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就又是拘泥于一个方子了,又违背了先生的用意了。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过‘予欲无言(我打算什么都不说)’,另一天则说‘吾与回言终日(我和颜回谈论了一整天)’,为什么前后说的话不一样呢?大概是因为子贡专在圣人的言语之间探求,所以孔子用‘什么都不说’警策他,让他在实事上体会自心,以求自得;颜回对于孔子的话,默默记住,此心通明,没有不切实于自己的,所以孔子可以和他谈论一整天,就像决堤的江河注入大海中一样。所以孔子对待子贡,即使不说话也不能称之为少,对于颜回,整天与之对谈也不为多,各自适合各自的情况而已。现在(我)完备记录先生的言语,固然不是先生所想做的,假使我辈常在先生的门下,又何必做这些事呢?只是有时会离开先生的门下,同门的朋友又都离群索居。在这些时候,先生亲率的楷模已经远离我们,(先生的)规劝诫勉之语又听不到,像我徐爱这样驽钝的人,非得有先生的言语时时对我进行警策督促,不然很难不颓废堕落。我辈对于先生的言语,假如只是徒然地从耳朵进,从口中出,不亲身履行,那么我记录这些言论,实在是成了先生的罪人了;假如能从这些言语和意旨中有所得,而诚恳地付诸实践,那么(整理刻印)这些记录,也就是先生平日对我说这些话的用心了,可以缺少吗?”这些记录整理完毕了,就将这些话写在这些记录的开头以告知同道们。学生徐爱作序。 【解析】 这一序言出自最初的《传习录》版本,现在市面上的《传习录》中,大多没有收录这一序言。在《传习录》流传过程中,后人为其作的序有很多篇,但是唯独这一篇,是阳明最钟爱的弟子徐爱所写,所以重要性远超其他。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