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云冈石窟全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作者 | 张焯,王恒,赵昆雨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填补了我国云冈石窟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抢救性地采集记录了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第一手视觉资料,运用图像学理论,以经证像、以史证像,代表了“云冈学”研究的新高度,彻底扭转了“云冈在中国、研究看国外”的局面,是提振民族志气、不断树立文化自信的新成绩。《全集》已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国家改革和发展项目库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主编:张焯,1963年10月出生,河北怀安县人。历史学硕士,文博研究馆员。现任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云冈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著有《中国石窟艺术·云冈》《云冈石窟编年史》《简明中国军制史》;编著《中国皇家雕刻艺术·云冈石窟》《云冈石窟雕刻全集》《中国大同雕塑全集》《云冈石窟》《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兼职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同大学客座教授。 副主编:王恒,1953年生,1985年开始从事云冈石窟研究,文博研究员。1985年至2002年任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书记、第一副所长。1999年以来发表《从犍陀罗到云冈》《〈魏书·释老志〉与云冈石窟》、《司马金龙墓石雕乐伎乐器研究》《论云冈石窟中瓦顶建筑式样的表现特征及其影响》《云冈学:从自发到自觉》《云冈石窟盝形龛的演变》等云冈石窟及相关论文数十篇;出版《云冈石窟佛教造像》《云冈佛经故事》《云冈石窟》《雕凿永恒——山西石窟寺和石造像》 等著作十余部。 副主编:赵昆雨,云冈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著有《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 内容简介 《云冈石窟全集》是一套全面反映云冈石窟不同时期、不同洞窟、不同艺术风格与艺术特点的全集性图典。是以摄影、测量、扫描、描绘等手段获取的图片资料为主,依靠云冈石窟开凿以来的所有史料,集数十年的学界研究成果,以客观、可靠的文字,全面记录云冈石窟的大型、多卷本书籍。全集共20卷,以分窟分卷的形式编目,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申,编号洞窟45个,并编排若干篇研究相关洞窟文化艺术特点的专业学术论文。 云冈石窟制式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这座象征北魏拓跋皇权的伟大艺术宫殿,吸收并融汇了古代各民族多元文化,代表了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极高水平,是人类文化雕刻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瑰宝。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千五百多年来,云冈石窟经风沐雨,造像风化残泐堪忧。过往图册拍摄多着眼暂时完美的佛像,而那些残存的形象一年一年地,就这样默然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不复存在。即便是保存非常完善的造像,在大自然的力量下,消失殆尽也是不可逆的命运。为之采集影像资料,进而建档立案,精挑细选,结集出版——以此种方式留住变迁中的完美艺术,此次全集是一部抢救性的石窟档案。 目录 第一卷(第1-4窟) 第二卷(第5窟) 第三卷(第6窟上) 第四卷(第6窟下) 第五卷(第7窟) 第六卷(第8窟) 第七卷(第9窟) 第八卷(第10窟) 第九卷(第11窟) 第十卷(第12窟) 第十一卷(第13窟) 第十二卷(第14窟、15窟、16-1窟) 第十三卷(第16窟) 第十四卷(第17窟) 第十五卷(第18窟) 第十六卷(第19窟) 第十七卷(第20窟) 第十八卷西部一(第21-31窟) 第十九卷西部二(第32-45窟) 第二十卷(出土文物) 精彩书摘 中华佛教始传于东汉,酝酿于魏晋,勃兴于十六国,鼎盛于南北朝,成熟于隋唐,复兴于宋辽金元,衰落于明清。其间,十六国、南北朝是关键。像教西来的途径有二:西南海路与西北陆路,然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如果说公元前后大月氏、贵霜的僧人东游弘法,走的是一条回乡之路的话,那么4世纪以后佛教在中华大地上的开花结果,实得益于五胡十六国时期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机缘。东汉时期,佛教虽传中土,但朝廷以其西戎之神,唯听西域人立寺都邑,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晋以后,法禁渐弛。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来自华夏西、北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逐鹿中原。佛教作为胡教,不但被各胡族统治者立为国教,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魏书 · 释老志》,下引该志不再注明),而且成为颠沛流离、苦难深重的华夷百姓维生系命的精神依托。首先提倡佛教的是后赵羯族皇帝石勒、石虎。他们敬奉西域高僧佛图澄为大和尚,广建伽蓝,说法授徒,参谘国政。石虎公然宣称:“朕生自边壤,君临诸夏;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其夷、赵百姓,有舍其淫祀,乐事佛者,悉听为道。”“于是中州胡、晋略皆奉佛”(《高僧传 · 竺佛图澄》)。中原佛教迎来了第一次短暂的高潮,佛陀救世思想深入人心。随后的前秦氐族皇帝苻坚、后秦羌族皇帝姚兴相继崇法,释道安、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等大师辈出,译经讲论、立戒修禅,一时间长安成为中夏佛教的中心。大约同时,西秦乞伏氏政权与北凉沮渠氏政权,亦将陇右、河西佛法推向高峰。佛教信仰成为中国社会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拓跋鲜卑,族源来自大兴安岭深处,东汉后期游牧塞北,魏晋之时部落始壮大。在五胡争霸之余,拓跋鲜卑担负起收拾中原残局的历史使命。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建立北魏;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中国北方;448年,征服西域(今新疆);494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拓跋鲜卑原本不知有佛,然从平城到洛阳,却因礼佛近乎痴狂,所以北齐魏收撰《魏书》,独创《释老志》以述其事云:“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凡有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流弊不归,一至于此,识者所以叹息也。”与此同时,江南的梁武帝萧衍也因佞佛身丧国亡,留给后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类的伤感。中华佛教盛极而悲。 精彩书评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有了很全影像记录。——新华社 《云冈石窟全集》出版,首次全方位为云冈石窟“立档”。——新华网 20卷《云冈石窟全集》出版,首次全景式展现云冈艺术精华。——艺术中国 历时七年终得大成,大型学术图典《云冈石窟全集》填补我国学术研究领域空白。——齐鲁网 前言 《增一阿含经》云,佛为波斯匿王解梦曰:“梦澄水四边清、中央浊者,当来众生非法欲行,常怀贪嫉,与邪法相应,中国众生好喜斗乱,边国人民无有诤讼也。……当来末世,法应如此。”按《增一阿含经》公元384年译于前秦长安;“中国”者,释迦牟尼生活的中印度之谓;波斯匿王请佛解梦故事,大约诞生于公元后的贵霜王朝。该故事虽系假托,却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前身)依然强势,而佛法转往周边地区的历史现状,并准确预言了世界佛教发展的趋向。大致而言,从佛陀涅槃五百年开始,印度佛教在异国他壤茁壮成长,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创造出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在遥远的东方,公元5世纪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佛教的兴盛与云冈石窟的开凿,便是西来像法在华夏大地奏响的一曲惊世乐章。 一、佛教东传的波浪式轨迹 释迦牟尼的生前死后,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的恒河中游一带。公元前3世纪中叶,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君主阿育王在统一印度的战争中,因杀戮过多,心生忏悔而皈依佛门。他巡礼佛 迹,颁布敕令,广建塔寺,开凿石窟(图1),并在华氏城(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举行了第三次佛典结集,印度佛教盛极一时。当时阿育王派遣出国传教的僧侣,足迹北达辛头河(今印度河)上游,南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海岛。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的中亚山区,扼东西交通要冲,既是印度河、阿姆河、锡尔河、塔里木河等大河的发源地,又是古代印 度、波斯、中华、希腊、罗马等世界各大文明的交汇之所。在今天印度河上游的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山间谷地,曾经沐浴古印度文明的曙光;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化又在这里生根发芽。阿育王所遣沙门宣讲的佛经故事,在感化北印度居民的同时,也激发了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罽宾(即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地区)等地信众对佛陀神话与形象的新思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