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政中国三千年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刘守刚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自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商代以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财政中国三千年》借用“财政”这条线索对中国史进行重新梳理,从钱粮收支的角度来解释历史演变的规律,从中你可以洞察中华民族艰难成长的历史,把握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利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方面的秘密与智慧,看明白历史发展的方向所指与力量所在。
除了叙述中华帝国财政制度的变迁,本书还对历史上的关键事件与重要人物进行了重点探讨,例如商鞅、桑弘羊、王安石、叶适、张居正……这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在运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在近现代,又有哪些思想主导了帝国财政的转型,民众行动对于财政转型乃至国家转型产生了什么意义?
这本书从政治视角来透视中国历史上财政领域的人物、事件与制度的因果关系,相信一定能够让你对财政史与民族史有一种整体的把握,并能够理解许多有趣的历史现象。
作者简介
刘守刚,男,1971年生,江苏建湖人。2000年、2004年分别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毕业,分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与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从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1年起至今,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财政史、财政思想史与财政政治学。已出版《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选择》《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等专著,以及研究生教材《财政经典文献九讲》,并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导论 用财政之眼回望三千年中华
一、财政与公共性
二、国家与财政收入
三、本书的安排
走向帝国 从税人到税地
第一章 城邦时代的贡助国家及其解体
一、在国家层面上的封建制度状况
二、在社会层面上的人口聚居状况
三、城邦时代以人为支撑点的贡助型财政
四、封建制瓦解的现实
五、作为帝国制度雏形的“王制”
六、转向以“土地”为支撑点来获取财政收入
第二章 商鞅变法与家财帝国的筹建
一、商鞅变法为帝国立基: 价值取向
二、商鞅变法为帝国立基: 组织基础
三、商鞅变法为帝国立基: 体制结构
四、商鞅变法中的重农: 一种竞争性帝国立国方式
五、商鞅的历史地位: 变法者何求?
第三章 管仲学派的商贸立国构想
一、以掌控资源作为商贸立国的条件
二、以商贸为手段来调控国内经济与社会
三、以商贸为手段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四、商贸立国的艺术手段: 货币、无形之税、侈靡之术
五、商贸立国的原则: 国家的公共性
六、商贸立国原则的后世发展
第一帝国 舍地而税人
第四章 秦代建制与汉初家财帝国的重构
一、秦对帝国制度的建构
二、汉初对帝国制度的重构
三、社会中的德性伦理对国家的柔化
四、重构家财型财政
第五章 汉武帝财政改革与司马迁的异议
一、汉武帝财政改革的背景
二、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内容
三、司马迁及其对汉武帝财政改革的评论
四、理解《平准书》中的“物盛而衰”
五、“网疏而民富”的现代解读
六、汉初减税: 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第六章 回响二千年的盐铁大辩论
一、国家职能定位: 积极与消极
二、经济政策选择: 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
三、暴利性资源商品管理方式: 国家垄断与民间经营
四、帝国治理在财政上的显基因与隐基因
五、“盐铁会议”上的其他重要财政问题
第七章 帝国的制度病变与无力的财政挽救
一、在国家层面上出现的制度病变
二、在社会层面上出现的病变
三、财政视野下豪强势力的兴起
四、王莽的财政努力
五、东汉诸帝在财政上的努力
六、□□帝国的灭亡及其遗产
第八章 南北竞争中君主与士族的财富争夺战
一、南北竞争的总体背景
二、“士族”盛极而衰背景下的南方财政
三、重建君主产权的北方财政
四、隋王朝以北统南的国家制度与财政基础
第二帝国 从税地鼎定到税商突破
第九章 新的帝国鼎定新的财政基础
一、唐初强大的帝国与不可持久的财政
二、两税法兴起的契机
三、两税法改革
四、第二帝国财政制度的初步成型
五、唐宋间税地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巩固
第十章 特别的大宋与税商的突破
一、作为特别存在的大宋帝国
二、来自税商的财政收入扩大
三、公共性突出的支出职能与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方式
四、税商突破的案例研究: 王安石变法
五、财政视野下第二帝国的衰亡
第十一章 王安石大战司马光
一、国家治理中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之辩
二、对财政危机的不同态度
三、对财政制度作为治国平衡手段的争辩
四、治国理财官员的选择与使用
第十二章 为救帝国浙东学派倡言功利
一、浙东学派及其救国方案
二、叶适的义利合一理财思想
三、叶适对理财的方法与原则的看法
四、陈亮的功利思想
五、陈亮对治国理财的具体主张
第三帝国 回归税地不动摇
第十三章 成熟的帝国与保守的财政
一、第三帝国财政形成的背景
二、第三帝国财政运行的制度环境
三、以土地为基础的夏税秋粮
四、以丁身和资产为基础的差役
五、来自工商业的补充性财政收入
六、量入为出原则:第三帝国财政僵化的表现
第十四章 税人制度的终结与张居正篡权式改革
一、王朝中期财政改革的常规路径与张居正改革应对的问题
二、张居正改革对“役归于地”的完成
三、张居正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四、张居正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差异原因及效果比较
五、小结:张居正篡权式改革的不容易
第十五章 非正式收入与雍正帝完不成的理性化
一、非正式收入体系与帝国财政收入的弹性
二、第三帝国财政收入体系中的紧张状况
三、雍正帝的财政改革:以“火耗归公”来消灭非正式收入
四、雍正帝财政改革的限度
五、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动因
第十六章 帝国的功能与支出的危机
一、日趋成熟帝国中的军事支出
二、再分配特征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支出
三、趋于严格的皇室经费与沉重的经济桎梏
四、微薄的官俸与大规模的陋规
五、财政支出安排与潜在的危机
第十七章 财政治国在第三帝国的现实呈现
一、作为财政管理工具的货币之发展
二、财政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三、国家通过财政对社会实施管理
走出帝国 现代税商的兴起
第十八章 晚清财政大危机与帝国财政的终结
一、帝国框架内已无法解决晚清的财政大危机
二、财政收入向新的类型转化
三、财政管理方面的变化
四、对财政转型的认识
导语
《财政中国三千午》通过三条线索来考察中国历史。笫一条线索是财政要素的变迁史.即探讨财政收入形式、支出项目、管理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是如何变化并呈现出成长祥态的。第二条线索是中华国家的成长史。即探讨中华国家如何从城邦走向帝国并在晚清开始走向现代国家。笫三条线索是公共权力的成长史.即探讨财政权是如何从依托于人,变化为依托于土地财产,最后依托于主权.在此过程中权力如何越来越理性化、公共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