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华应龙,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苏派名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明远教育奖”。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30多年来,致力于探索“化错教学”,“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2012年、2013年,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西城区教委、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和江苏省教研室分别举办了“华应龙教学思想研讨会”。 后记 这本书里的文章,大多写于2009年以后。 这本书里的很多文章,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有关,因 此,我要衷心地感激我生命里的贵人——李烈校长! 感谢田慧生局长20多年来对我的指导,更感谢他在百 忙中,为我写了热情洋溢、褒奖有加的序言! 感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 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教学》《北京教育》《新世纪小学数学》等报刊的 编辑老师们!我的文字中有他们的心血和厚爱。 感谢源创图书吴法源先生的精心策划和编辑们的细致 编审! 感谢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很多帮扶的领导、专家 、朋友们! 感谢我的家人给我的支持!家是我温馨的港湾,让我 宁静地思考…… 2019年6月28日写于北京圆方斋 目录 推荐序 从“生活即研究”到“研究即生活”/田慧生 第一辑 有滋有味教数学 等着,就好 怎样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称呼里的学问 从惧怕生成到期待生成 好课如初恋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上好开学第一课 我的“一题之师” 有滋有味教数学 主题研究课这样做 我不只是数学 缺憾成就下一个完美 第二辑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我相信,教育的伟力 我就是数学 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从故事中认识我自己 请别太相信你的眼睛 师者若水 “天圆地方”求超越 像袁隆平、屠呦呦那样“化错” 尊重学生从尊重他的长相开始 老师的口袋 华为有为,化错何为——为2019年扬州“化错教育年度峰会”而写 第三辑 我的榜样和合作伙伴 爱,究竟是为了谁——纪念霍懋征老师 丁香随风去,芬芳永留存——纪念关敏卿先生 参事校长的境界 “没想到!”——纪念《中国教育报》创刊30周年 笑声相随——纪念《人民教育》创刊60周年 教小学数学从读《小学数学教师》开始 把真课上得像假的一样 奔跑中的李军 成长的姿态 海阔凭鱼跃,山高人为峰 教之至善在唤醒 微笑的沈勇 心到功自成 悠然的心态,智慧的提升——为柳小梅《“智慧庄园”中的散步:我的情境数学行与思》一 书作序 追寻“玩学一体”的儿童数学教学 第四辑 我这样一路走来 “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 都是“大约”惹的祸 南通教育:迷恋他人的成长 我爱您,海安实验小学——纪念海安实验小学建校110周年 妈妈走了 没有什么不可能——记2012年韩国之行 因火而明 我的童年叫“好奇” 学车记 元旦巧遇 特殊的色子 不能只想一下 男教师的仪表 后记 精彩页 第一辑 有滋有味教数学 等着,就好 一 2019年3月,我应李镇西老师之邀,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执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们分享了一道难题—— 徒弟:“师父,您多大了?” 师父:“我在你这年纪时,你才5岁;但你到我这年纪时,我就71岁了!” 请问:现在徒弟几岁,师父几岁? 在学生尝试无果的情况下,我介绍了“投石问路”这个成语。之后,我请两位学生画出自己的想法。接着,我问“投石”之后要干什么。学生说:“问路。”我说:“问什么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规律?你还能发现什么?” 不少学生兴奋地举手。 我说:“大家不要举手,不要给别人压力。发现规律的同学,请在自己胸前竖起大拇指。” 发现规律的同学自豪地竖起大拇指,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茫然地看着我。 我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人反应快,是顿悟;有人反应慢,是渐悟。没有看出来的同学,正好趁机加强锻炼。就盯着这幅图(如图1)看,看看自己能看出什么?” 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看一眼板书后又看着我。 “孩子们,要定下心来仔细看。62和2之间有什么关系?35和20之间有什么关系?120和30之间有什么关系?先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然后,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孩子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原来每个题目都不简单!” 学生们笑了。 我继续用手势引导全班观察。少顷,有学生“哦”了一声,瞪大了眼睛,笑得更美了。 学生的笑容,已将我融化。 “现在,你发现5和71之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发现了!”“发现了!” “那现在,这道难题你会做了吗?” “会做啦!”“会做啦!” ………… 刚开始上课时所有人都不会做这道难题,现在全班都会做了。我问全班同学:“你怎么会的?” 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我自己想的!” 还有学生自言自语:“一道难题迎刃而解!” ………… 做课堂总结时,我组织学生评比谁的进步最大。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前上课从不听讲的一博表现最棒,因为他竟然自己做出了这道难题。我问一博感觉怎么样,他眼含热泪说了两个字:“挺好!” 上《我不是笨小孩》,我多次见到听课师生流泪。但这一次,我还是有些吃惊。 二 我反思:为什么能有、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场景? 我并不高明,我本是笨小孩,但我在这节课中一直耐心地等着。我让先想明白了的学生也等着,让那些反应有点儿慢的、有点儿不喜欢数学的学生,自己想明白。因此,这节课实现了老子所说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学生们也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找回了自信,收获了感动。 很多老师都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但在课堂上却没有等也不肯等。那我为什么能耐心地等呢? 这可能和我心底里的一个故事有关。 很早以前,一个秀才见朋友家的花长得美不胜收,十分羡慕。回到家,他也买来一盆花,放在大厅里。 过了几天,花不见长。他让仆人将其移于屋中,取炭生火。 几天后,果然花出红蕾。 这天,他蹲在花前,心想:“花移温室,十日暴蕾,若近火盆,五日当绽。”于是,他又唤来仆人,将火盆放在花盆旁边。 夜里,他又来看花,不禁愕然:花,竟然枯萎了…… 这个故事警告我们,做事如果急不可耐,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 P5-10 导语 华应龙老师善于在别人不注意的事情、行为和情境中生发感兴,写出深入浅出而又意味无穷的教育随笔。书中文章篇幅不长,一事一文,说理透彻,语言精练,情透纸背,启人深思。 华应龙老师是一位大智慧者,这本书折射出他许多智慧的光亮。读出这幅“拼图”后面的智慧,相信读者自能新添一份智慧,进而成为一名“智者”! 序言 从“生活即研究”到“研究即生活” 田慧生 我非常熟悉华应龙老师,时不时就能读到他的教育教 学随笔。随笔是教育写作中的“轻骑兵”,写起来比较便 捷,但尺水之内可兴风波,短章之里犹见力道。好的随笔 能够直抵教育教学的本质,直揭教学教育的奥秘,有时它 所能起到的作用甚至要超过那些高头讲章,长篇大论。就 像华老师善于从看似寻常的生活中捕捉一些稍纵即逝的现 象或意念,进而编织和建构奇妙而美丽的数学新课堂一样 ,他也善于在别人不注意的事情、行为和情境中生发感兴 ,进而写出深入浅出而又意味无穷的随笔。 华老师常常自我解嘲,说自己像一个从田地里走出来 的农人。这其实也不错,他在田地里面进行的是富有灵感 和创意的教育教学的“农活儿”。由这“农活儿”,我们 既可以看出他的认真、执着和卖力,也可以看出他的精心 、细致与巧妙。在教育教学之“希望的田野”里,他是一 个“科技型农民”,也是一个“农民诗人”,播下去的是 勤劳,收获的是无限的教育诗情、教学画意。 华应龙老师的新书《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即将面 世。与此前华老师出版的其他几本书相比,这个书名更为 “庄重”“凝重”和“沉重”一点儿,用人们喜欢讲的一 种说法,就是对教育的“终极思考”。“终极思考”是可 以、似乎也应该写得深刻和深邃的,本书尽管未必篇篇如 此,但确有相当多的篇目正是这样,值得读者数次细读, 精心体味。当然,即便是写得足够深刻乃至非常深邃的文 字,也无一篇是从理论到理论或者从理性到理性,它们大 多起于教育教学甚或日常生活的细水微澜、细枝末节,可 谓风起蘋末,却又能引发人们久久不止的阅读思考。 读华老师的这些文字,我想出了两句话:“生活即研 究”与“研究即生活”。也可以说是一句话:从“生活即 研究”到“研究即生活”。 谁不在“生活”之中?生活是每个人的存在空间与方 式,没有人能“逃离”生活,却很少有人能像华老师那样 ,做到“生活即研究”——时时是研究之日,处处为研究 之地。课前、课中、课后自然要研究,日常起居、朋友交 往抑或偶发事件等都可以诱发研究。华老师有极为强烈的 研究自觉,甚至这种自觉已然成为一种“下意识”,这就 到了自然或自由之境。在他那里,生活不是用来“生活” 的,而是用来“研究”的,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入其研究 的法眼,不可以成为研究的素材,不可以激发研究的灵感 ,不可以产生研究的成果,一句话,“研究的外延等于生 活的外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 文章。”华老师的学问就是从这里“研”出来的,文章就 是在此处“究”出来的。其他人只要有如他一般澄明而敏 感的内心,即便不具备如此的学问,写出这样的文章,却 也能踞此槭桌械沂n 如果说“生活即研究”是一种状态——当然是一种非 常好乃至极好的状态——那么,“研究即生活”则为一种 境界。生活本身具有自足性,生活即是它自己的目的。基 于此,达到上述境界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研究视为 自己生活的目的,或者说,将研究当作生活本身。如果说 ,“生活即研究”的表现是生活与研究两者水乳交融,那 么,在“研究即生活”的人眼里,生活与研究这两者本来 就是一回事,是一体化的。他必将像无法“逃离”生活一 样,亦无法“逃离”研究,就像人无法拎起自己的头发离 开地球。当然,所谓“无法‘逃离’”,究其实质乃是其 心甘情愿地栖居,而根本不存在“生活于别处”的念想。 毫无疑问,华老师就是这样的,他完全可以以另一种 “非研究”的状态去生活。这样的生活为更多人所喜欢, 所热衷,所膜拜,所追求,却为华老师所不取,这不是“ 境界”又是什么?“生活即研究”已属不易,“研究即生 活”则更其难成,但臻此“化境”者,在克服了许多工作 、事业、人生之“难”后却拥有了俗世生活所不能拥有的 许多幸福和享受。做教育做到了这个地步,真是“夫复何 求”!这也正是我特别羡慕或景仰华应龙老师的原因。 教育随笔写作是教师“生产”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教 学知识的独特方式。毋庸讳言,作为即兴生成的、偶发的 “知识”,教育随笔有时或许会给人零珠碎玉的印象,但 若把它们巧加梳理,再分门别类地集中在一起,则能让明 眼的读者看到一幅有机“化合”的“拼图”。这时候,它 将不再是一般的“知识”,而成为一种“智慧”——“智 慧拼图”。 华应龙老师正是一位大智慧者,这本书也折射出他许 多智慧的光亮。读出这幅“拼图”后面的智慧,相信读者 自能新添一份智慧,进而成为一名“智者”! 是为序。 (作者系教育部教材局局长) 内容推荐 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了什么,而是以学到什么、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来衡量的。面对轰轰烈烈咧的教学改革,面对充满个性的学生,如何进行教与学,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多年以后我们又能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本书是作者历经多年潜心思考的心血之作,更是作者数十年教育经验与反思集成。文章皆篇幅短小,一事一文,说理透彻,语言精练,情透纸背,启人深思。值得每一位中小学幼儿教师阅读。本书也特别适合于中小学幼儿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培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