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南极到北极(斯文·赫定带你发现地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瑞典)斯文·赫定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斯文·赫定,著名探险家。1865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6岁开始闯荡波斯、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1890年到1935年间,先后五进五出中国,数次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三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下“死亡之海”罗布泊,翻越世界屋脊,深入雪域高原;首次发现楼兰古城、克拉墩遗址;勘定恒河源头,探查古丝绸之路等。主要作品有《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穿越亚洲》、《丝绸之路》等。1952年逝世。
目录
编者的话
中文版序言
原书出版声明
上部
第一章 穿越欧洲
从斯德哥尔摩到柏林
柏林
从柏林到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
神圣智慧教堂
斯坦布尔的巴扎
第二章 从君士坦丁堡到德黑兰(1905)
黑海
从特拉布宗到德黑兰
第三章 穿越高加索、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1885—1886)
从圣彼得堡到巴库
穿越波斯
阿拉伯半岛
从巴格达到德黑兰
第四章 波斯沙漠(1906年)
穿越卡维尔盐漠
台伯斯绿洲
第五章 在吉尔吉斯草原(1893—1895)
从奥伦堡到亚洲
撒马尔罕和布哈拉
帕米尔高原
“冰山之父”
吉尔吉斯赛马会
第六章 从波斯到印度(1906)
从台伯斯到锡斯坦
俾路支偷袭活动
蝎子
印度河
克什米尔和拉达克
第七章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1895)
塔克拉玛干沙漠
穿越沙之海
旅行队的末日
终于有水
第八章 沙漠水路(1899)
沿叶尔羌河而下
塔里木河
游移的湖
野骆驼
第九章 在禁地(1901—1902,1906—1908)
西藏高原
尝试进入拉萨
来到日喀则
野驴和牦牛
第十章 穿越印度半岛
前往西姆拉
德里和阿格拉
贝拿勒斯和婆罗门教
亚洲之光
孟买
印度的有用植物
野象
眼镜蛇
第十一章 从孟买到中国南部沿海(1908)
印度洋
巽他群岛
槟榔屿和新加坡
北上中国海
第十二章 从香港到蒙古
前往上海
“中央王国”
蓝河
在华北
蒙古
马可·波罗
第十三章 日本(1908)
长崎和神户
富士山和东京
日光、奈良与京都
第十四章 回到欧洲
朝鲜
满洲
西伯利亚铁路
伏尔加河与莫斯科
圣彼得堡和我的祖国
下部
第一章 从斯德哥尔摩到埃及
前往伦敦和巴黎
拿破仑之墓
从巴黎到罗马
永恒之城
庞贝
第二章 非洲
戈登将军
攻陷苏丹
鸵鸟
狒狒
河马
食人狮
大卫·利文斯通
斯坦利如何找到利文斯通
利文斯通之死
斯坦利的杰出探险
廷巴克图和撒哈拉
第三章 北美洲
发现新世界
纽约
芝加哥和五大湖区
穿越广袤西部
第四章 南美
印加帝国
亚马逊河
第五章 在南极海
信天翁与鲸鱼
鲁滨逊·克鲁索的岛屿
穿越太平洋
穿越澳大利亚
第六章 北极
约翰·富兰克林爵士和西北航道
“织女星”之旅
南森
第七章 南极
精彩页
第一章 穿越欧洲
从斯德哥尔摩到柏林
我们的旅程开始于斯德哥尔摩,这是我祖国的首都。从夜晚搭乘火车离开此地,在舒适的卧车里经过一夜的旅行,在次日清晨,当阳光从波罗的海照射过来时,我们就到了瑞典的最南端——特瑞堡。
行至此处,我们理所当然地期待旅程中将会全程坐着火车,只需等着乘务员过来打开车厢门并让我们排队下车。难道说火车将会直接穿越波罗的海吗?事实正是如此。我们所乘坐的火车——在昨夜载着我们离开斯德哥尔摩——也将平静地渡过波罗的海,在到达柏林之前我们并不需要走下列车。前往德国的部分列车会由火车头拉动,驶上一艘巨大的由沉重的夹子和铁钩司定在码头上的摆渡船。铺设在瑞典陆地上的铁道和摆渡船上的铁道紧密连接,当车厢被机车拉着驶上摆渡船时,它们会被链条和钩子牢牢固定在船上,这样即使在船开始摇晃的时候,火车依然是很稳定的。当乘客在他们的包厢里躺着打盹的时候,会清楚地听到汽笛声和钢铁装置发出的声音,并发现包厢内的灯光骤然地暗下来。但当单调的活塞在气缸内呜咽、船只不断地颠簸并随后轻柔且安静地起伏时,乘客们就知道它已经出发驶入波罗的海了。
当然,我们并不满足于只是躺下打盹。火车一固定在渡船上,我们就登上了上层精致的游步甲板。摆渡船相当豪华,船长370英尺,全新,周身刷满白漆,看上去像是顶级饭店。餐厅里放着餐桌,瑞典和德国旅客成组坐着吃早餐。这里还有专供喝咖啡、吸烟、读书和写作的房间,我们甚至还找到一个小小的书报摊,一个男孩在售卖旅行指南、小说和当日的瑞典及德国报纸。
摆渡船驶离港口,我们与故土渐行渐远。现在,特瑞堡整个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货仓,崭新的建筑和烟囱,港口里鳞次栉比的船只。房子越来越小,陆地渐渐缩小为地平线上的一根细细的长条,直到四周仅剩下从锅炉房和工作间里冒出来的黑色烟雾。我们沿着沉淀着厚重历史的航道前进,这片海域见证了众多精彩的壮举和奇妙的冒险。在海底的残骸和碎片之间,安息着维京人和其他曾为自己的国家而战的英魂,如今和平统治着这片海域的瑞典人、丹麦人、俄国人和德国人共享着它的馈赠。然而秋天的风暴还是一如既往地席卷起鼠灰色的碎浪冲刷着海岸,在晴朗的秋日里,波罗的海在太阳的照耀下依旧波光粼粼。
四个小时转瞬即逝,在我们还未习惯这无边扩展的海平面时,陆地便出现在右舷的方向,这便是德国最大的岛屿——吕根岛,白垩土峭壁白海面高耸,宛若海浪凝结为石。摆渡船以一种优美的曲线摇摆着航向陆地,在萨斯尼茨港,它的铁轨会准确无误地连接到铺设在德国土地上的铁轨。我们赶紧坐回车厢里,因为几分钟后,德国的机车会过来将列车拉人吕根岛。
火车行驶在铁轨上的单调声音再次响起,海岸、摆渡船消失在我们的身后。吕根岛平坦如一块薄烤饼般铺在波罗的海上,火车带我们驶过的风景让人想到瑞典。这里生长着松树和云杉,温驯的狍子跑跳着散落其间,毫不畏惧机车的嘈杂声和轰鸣声。
另一艘摆渡船载着我们穿过吕根岛和欧陆之间的海峡,透过窗户,我们看到斯特拉尔松的塔楼、尖塔和鳞次栉比的房子,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属于瑞典:古斯塔夫·阿道夫①曾带着他的军队在这附近登陆,在斯特拉尔松,查理十二世②度过了为期一年的冒险生活。
拂晓时分,火车带着我们一路向南穿过波美拉尼亚,在到达勃兰登堡之前,秋天的夜幕已将德国北部的低地笼罩在黑暗之中。这里单调且乏味,没有山,甚至看不见不起眼的小丘从地平线隆起。然而这片土地却对来自瑞典的陌生人有着奇异的吸引力。他们会想起过去,在凛冬的霜冻使前进的脚步变得艰辛和杂乱之前,瑞典的炮架溅起泥花冲过来;他们会想起久远的英雄事迹和那些勇敢的人,战马在军号前焦躁地嘶鸣,众多的胜利和光荣的和平,以及摆放在家中的缴获的敌方旗帜。
P3-5
导语
《从南极到北极》的出版,能够帮助今天的青少年读者乃至成人读者了解人类的探索与发现历史、世界地理和人文概况。在斯文·赫定所处的年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还没有全部完成,“征服地球”依旧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斯文·赫定通过对自己和其他探险家经历的叙述,描绘了一幅人类如何挑战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探索未知区域的画卷,即便在今天的读者看来,这样的经历依旧值得回味。本书首次被译成简体中文,是了解斯文·赫定本人探险经历的一个简明读本,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知识,也是一部适合各年龄段读者、比较有趣味性的著作。
序言
《从南极到北极:斯文·赫定环球探险记》(以下简称
《从南极到北极》)是一部译作,作者为世界著名的探险家
斯文·赫定(Sven Hedin,1865—1952)。《从南极到北极
》原名为Fran Pol till Pol,于1911年由Albert
Bonniers Forlag以两卷本的形式在斯德哥尔摩出版,随
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我们这部中文版是原书首次被译为
简体中文。翻译的底本,是英国麦克米兰有限责任公司
(Macmillan and Co.,Limited)于1912年翻译出版的英
文版。
斯文·赫定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曾因亲德立场
受到舆论的抨击,但总体上,他是人类探险历史上不可绕
过的人物,他在亚欧大陆的多次探险经历在世界范围内为
人所称道,他与西域探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取得了许
多瞩目的成就,比如发现楼兰古城、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等,他还与国民政府合作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其探险经
历被写成多部著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从南极到北极》是斯文·赫定面向青少年读者,根
据其探险经历,结合历史上其他著名探险家的事迹,以较
通俗的文字写成的环球探险记录,既有生动的人文地理描
写,也有自然知识和历史故事的讲述。上部是斯文·赫定
根据其亲身经历写就,将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的亚欧
大陆游历进行提炼和整合;下部是斯文·赫定根据其他探
险家的经历而编写,叙述人类探索和征服地球未知区域的
事迹,比如哥伦布、利文斯通、斯坦利、诺登舍尔德、南
森、富兰克林、沙克尔顿等,他们中许多人被斯文·赫定
视为偶像。斯文·赫定在自传《我的探险生涯》(My Life
As An Explore)中称,他在1909年结束其第三次探险之后
开始写旅行记载,后来以12国文字出版,指的应该就是《
从南极到北极》。该书最初是作为瑞典青少年的教科书,
但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从南极到北极》堪称《我的探险生
涯》的雏形。《我的探险生涯》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是
斯文·赫定对自己前半生探险经历的记录,出版后风靡全
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简体中文译本也有多个。虽然没
有明确言及,但对比《从南极到北极》与《我的探险生涯
》,可以发现两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重合。不同之处
主要在于:《从南极到北极》如同书名,涉及的地理范围
更广,对斯文·赫定1894—1908年期间的三次主要探险进
行了提炼整合,对欧洲、中国、日本等地有较大篇幅介绍
,《我的探险生涯》则更加聚焦三次主要探险,尤其以中
国的新疆和西藏为主要内容,对其他地区的记录较为简略
或一笔带过;《从南极到北极》由于面向青少年的缘故,
有了一些对历史典故和自然知识的发散,《我的探险生涯
》更偏重于记录探险经过。总体上可以认为,斯文·赫定
是在参考《从南极到北极》的基础上写出了《我的探险生
涯》。
我们希望,《从南极到北极》的出版,能够帮助今天
的青少年读者乃至成人读者了解人类的探索与发现历史、
世界地理和人文概况。在斯文·赫定所处的年代,人类对
地球的探索还没有全部完成,“征服地球”依旧是人类追
求的目标。斯文·赫定通过对自己和其他探险家经历的叙
述,描绘了一幅人类如何挑战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探索未
知区域的画卷,即便在今天的读者看来,这样的经历依旧
值得回味。本书是了解斯文·赫定探险经历的一个简明读
本,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知识,也是一部
适合各年龄段读者、比较有趣味性的著作。
《从南极到北极》也有一定缺陷。近代以来的地理发
现中,基本上西方人是主角,他们在其他地区的探险活动
,同时与他们的殖民、征服、奴役、屠杀等活动相重叠。
西方人对探险世界的描述,带有一种“以我为尊”的色彩
,斯文·赫定的相关描写,不可避免地站在西方人的立场
,有对其他地区人民的一些负面描写。为了尽可能保持本
书的原貌,编者仅对个别之处进行了修改调整,请读者注
意鉴别。
中文版的出版得到了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的许可、
该会负责人伍贺庚先生(Hakan Wahlquist)的关注及欣然
作序,兹致谢忱。除文字记录外,本书还收入了原书附带
的多幅地图、照片和速写。其中地图的作者为英国人埃梅
里·沃克(Emery Walker,1851—1933),照片和速写基本
出自斯文·赫定本人。由于年代久远,地图中涉及的地名
等可能与今天有所不同,请读者注意鉴别。
本书涉及大量历史地理名词,其中个别名词改为今天
通行的表述,请读者注意。由于水平有限,书中涉及的大
量人名、地名的翻译,以及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叙述可能
有遗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内容推荐
在斯文·赫定所处的年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还没有全部完成,“征服地球”依旧是追求的目标。从南极到北极,从大漠到深海,从古城到荒原,斯文·赫定结合自身多年探险经历与历史上其他著名探险家的事迹,描绘了一幅人类如何勇敢地挑战自然、探索大洲大洋的宏大画卷,这样的经历和探索精神在今天依旧值得回味。
本书与著名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诞生于同一时代,既是供青少年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的简明读本,也是了解斯文·赫定经历和人类探索地球历史的全球性读物,既有生动的人文地理描写,也有自然知识和历史故事的讲述。想重温人类探索和征服地球的事迹,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