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过书窗(精)/掬云偶拾陈武随笔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武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陈武,196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曾在《花城》《作家》《钟山》《人民文学》《十月》《小说月服·原创版》等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等图书三十余种。 后记 夜色已经很深,室外疑有雨声,抬头一看,果然,窗 玻璃上有雨花喷溅。我突然心安了,觉得在下雨天,迟睡 是正常的事,可以把这篇后记敷衍完成。只是这雨不是时 候,清明刚过,各种花儿都开放了,昨天我在小区里看到 一树的梨花,真是好看啊!还有桃花涧的桃花,正想约朋友 去看呢,这一夜风雨,不知还能保留几朵。但春雨总是如 油的贵,能适时地来临,也是赶着正好的春光啊! 书中篇章分为两卷,卷上为“推窗,对影邀月”,所 收诸篇,涉及和我相关的两个社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 拙文在一家晚报连载时,被要求署了不同的笔名,五花八 门,有草乙、大富、小言、夏禾、吴苇、晓岩、惊涛、文 宝、江北、明高等,在此不一一指出。这些文章,在一些 相关的企业网站上会时有刊出,怕引起误会,特此说明。 另外,这些文章收进本书时,原有的标题都做了更改,内 文也进行了修订,有的改动还较大。卷下单纯多了,不存 在署名问题,文章横跨的年代也较久,最早的《满目河山 空念远》大约写于二十年前。 今天下午四点和朋友在咖啡馆喝茶、谈诗。说到生活 的诸多艰辛,说到年岁渐长,人事纷繁,便唏嘘感叹;再 说到有书为伴,有好友聚谈,遂又心满意足互道珍重。诗 、小说与散文以及我们常谈的日常琐屑,都是我们要天天 面对的,宛如我现在在灯下轻轻敲打着键盘,楼下妻儿早 已经入睡,听窗外雨声淅沥,任时光从指间流走,有什么 不可以面对呢?老实说,正是下午聚谈时的感触,才促使我 把这篇后记做完。 2018年4月7日深夜于花果山下 目录 卷上 推窗,对影邀月 承露盘 莲花仙鹤 窗里窗外 石不能言最可人 长亭更短亭 社区的“书签 门和“门神 “爱神”的广场 长廊月色 嫩黄和嫩黄 月牙湖畔野草芳 千年芳华一树来 湖亭听水 那片湖 秋鸣 卷下 启门,轻风在侧 满目山河空念远 彩衣堂漫笔 先蚕祠随想 意杨树下 南新街58号 回望板浦 乐寿山庄 半壶茶香一卷书 常熟的小吃 漫说沙光子 陶澍诗咏云台山 河流的秘密 苏马湾的变迁 花果山上听鸟鸣 探梅贴 去平谷看桃花 后记 精彩页 承露盘 承路盘,又称“等露盘”。 “等露盘”雕塑群,是我们小区别具一格的风景。从小区的大门进入,第一组雕塑群我叫它“莲花仙鹤”,是由三层莲叶形雕塑组成的雕塑群。第二组就是“等露盘”雕塑群了。等露盘,又叫“承露盘”,或“露盘”。顾名思义,是用来装盛露水的盘子。清朝诗人王祖恢在《浮香阁轶闻绝句》里,有诗云: “金缕歌终撤瑟期,露盘丹炉几迁移。” 我天天要经过并且观看的“等露盘”雕塑群,都没有人给它明确地命名。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来理解,任由发挥和想象。这种开放的形式,更具人文意义。比如,我称这组群雕为“等露盘”,别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叫别的什么盘,都是无可无不可的。 旧时有钱人士或官宦之家都要在某些重要节令时,收集露水,用来泡茶。一来,茶水的味道甘甜无比;二来,可以防病治病。汉朝郭宪在《洞冥记》里记载云: “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玄黄青露盛之璃器以授帝。帝遍赐群臣,得露尝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这里的“帝”,就是汉武帝了。这里的记载,当然不可以全信了,但也暗示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即认为服用甘露,不仅可以消除疾病,还能延年益寿。汉武帝本人呢,他要标榜自己的“德政”,又想让自己长生不老,就在长安(在今陕西西安一带)大兴工程,建造了承露盘。这个承露盘应该很大,否则怎么能承接上天赐予的许多甘露供他享用呢? 这里有必要再说说“露”了。露,即露水,其实就是水蒸气。夜里没有日光的照耀,地面或地下的水汽随着气温的下降,会冒出来,凝结成小小的水珠,然后依附于物体上,比如草叶、树叶、岩石等。一年的春、夏、秋三季,都会看到。“鸿儒文轩”有一个占地约十亩的仓库,巨大的顶棚上,春、夏、秋三季,都会“承接”许多露水,天黑不久,就会像雨一样哗哗地从瓦槽里流下来。我晚间散步,会走过去,拿手接接露水玩玩。露水是凉凉的,润而滑,特别舒服。我有时也想到,要不要拿容器接点,烧水泡茶喝,但又一想,顶棚的材料不知是不是环保产品,没敢冒这个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露”被附会为瑞祥之物。《初学记》引《瑞应图》说:“露色浓为甘露,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其草木。”在这里,“甘露降”居然是帝皇施仁政、德泽万民的征兆了,真是无奇不有。 我们小区的“等露盘”雕塑群,属于中西合璧的样式。露盘只是其主体之一,就是在一座雕刻稳重的石座上放一只花岗岩石材的露盘,颜色略显绛红,呈倾斜状,直径约有一米,塑以荷叶边,造型考究,雕工极为精致,倾斜度不大,十五度左右,朝向东方,取紫气东来之意。 和它东西对称的另一尊等露盘,造型较为奇特,整体倾斜,由三部分组成。底下一层,造型也为盘状,没有荷叶边。圆柱连接的第二层露盘直径稍小,雕刻有密集的荷叶边。在盘中,放一巨大的石雕莲花宝瓶。佛教赋予了莲花特殊的意义,把莲花当成圣洁的花,寓意为佛像莲一样,所以,此宝瓶以莲花露盘为底座,有着更加独特的寓意。这时的露盘,又有大海的寓意。在这尊雕塑边,有一只圣坛,莲花宝瓶的瓶口正对着坛口。而雕塑群外围.绕主群雕一周的数十个圣瓶,寓意为圣水广布。 在以等露盘为主体的主雕塑后边,是一尊中西合璧的半个罗马门,上方立的雕像,主题为“怀中抱子”,一位圣母搂抱着两个天使,安详而从容,仿佛从天外飞来,降临到人间。在他们前方的“广场”上,立着一个手拉小提琴的英俊男士的雕像,为他们奏乐,仿佛是在迎接他们。 然而,这还不是雕塑群的全部。在东西两侧,和群雕遥相呼应的,是中国式“屏风”。 “屏风”上雕刻的图案,也是中国传统的祥云,寓意是吉祥如意。 群雕的主体部分被一圈四季常青的绿化树簇拥着,里圈为红叶石楠,外圈为金森女贞。绿化树被精心修剪成坡形,最高处约有六十厘米,和整个雕塑群极为协调。站在雕塑群前,禁不住浮想联翩,思绪忽而穿越到遥远的古代,又瞬间被拉回到古老的欧洲,而更多的是停留在今朝,感受着我们美好的生活。 …… P3-6 导语 陈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一级作家。长、中、短篇小说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作家》《十月》《钟山》《花城》《天涯》等杂志发表,共计500余万字。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等选载。出版各类文学作品三十余部。多次获得紫金山文学奖、花果山文学奖等文学奖项。 本书是他的随笔作品集。 序言 这本小书先期编好,写了后记,才回过头来写这篇题 记的。古人所谓“题记”,都是放在书后的。 “一文之 后,有所题记,后人称日书后,亦或曰跋,则后序之变, 前或日引,又前序之变也。”(姚华《论文后编》)鲁迅在 编《朝花夕拾》时,遵照古人所说,把小引放在前边;在 同一时期编《野草》时,又将题辞置于书前,而且他的另 外几本书,如《坟》《热风》《南腔北调集》也是这么办 的。 我的日常生活,无非是居家闲览写作、庭院散步思考 和出门旅行观光。 我的阅读是以闲书为主。所谓闲书,是相对而言,对 我来说,就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说戏文、日记书信、碑帖 画册、野史杂著、书目书话、年谱传记等,有的书倒是专 业书(比如书目、年谱),但到我这里,都成了闲读之物。 闲读之余,对书房里成天“耳鬓厮磨”的摆设和用品自然 也有了些许兴趣,书签、瓶供、盆栽、灯盏、挂件、镇纸 、茶具、橱架、桌椅条凳等,时间一长,就禁不住会对它 们“有话可说”,写成小文,自娱自乐,积久便成帙也。 休闲的另一种方式是散步或静坐望呆。庭院当然是散 步的绝佳去处了。我们居家时,推窗一望是哪里呢?是每天 都要路过的住宅小区。从大里说,小区是我们大家的庭院 ;从小里说,小区就是自家的后花园。谁不爱自家的庭院 和花园呢?庭院里的花花草草、亭台阁榭、雕塑垒石、喷泉 湖泊,乃至一块路牙石、一盏地灯、一棵苗木、一个垃圾 桶,都是我们熟悉和亲切的。我每天都会数次从它们身边 经过,不管是匆匆回家,还是出来散步,甚或在亭榭里的 美人靠上小坐,在平淡的岁月中,小区的环境是我们绕不 过去的,与我们有着切身关联。久而久之,我也会对他们 充满感情,也会倍感珍惜和爱护它们。自然,它们的日常 也常常出现在我的笔下,成为我书写、感叹的对象。 旅行的妙处,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我的旅行 大概离不开三种:一是参加各种采风、笔会、改稿会、研 讨会,二是会会老朋友,三是有目的地到某地看看名人旧 居。这类闲文只能有感而发,硬写不得。沈从文说过:“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 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 年龄的人。”我遇到的只能是这些好风景。 几年前,和 朋友们在杭州西湖小聚。闲谈中,想几人联手出一套休闲 式的小丛书,回来便梳理自己未曾结集的旧文,着手挑选 出一本,感觉“闲”得还不够老实,充其量是生活和闲居 的混搭,便搁了下来。 去年岁尾和今春蹩居在燕郊,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暖 洋洋,别的事不想做,也做不成,便收拾心情,重读了这 本书稿,随校随改,且改动不小。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自 家的文字,什么时候重读了,都会有改的冲动。这次修订 ,费时一月有余,修饰了一些篇章,但全书也没有做完, 便又被别的琐事占用了时间。前些日子正值清明小假,又 对个别篇章进行了修订。 今天在东三环长虹桥边通广大厦的一间办公室里,和 同事们闲聊起编书和远行。编书就在手边,《海州野菜》 《杂花生树》《书房杂记》及手头这本。远行呢,是惦念 着即将开败的桃花,据说附近有一地方,桃林成片达十万 亩之多,还搞了个桃花节,林间花下有各种名吃小食,真 是诱人。花是看不成了,桃花饼也只能待到明年,回到燕 郊,倒是紧手把这篇题记打理完。 2018年4月16日晚,于燕郊 内容推荐 《掬云偶拾·陈武随笔》是作家陈武的散文随笔选,皆为生活偶得,兴之所至,娓娓道来,真真切切。该套丛书一共收录了《掬云居序跋》《杂花生树》《海州野菜》《风过书窗》《书房杂记》以及《艺影可亲》六本书。 《风过书窗》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推窗,对影邀月》,选取了家居生活中的小物件为描写对象;下卷为《启门,轻风在侧》,侧重写旅行中所见所闻。作者将眼前的生活和远方的诗意汇集在一起,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