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的变量包含人口特征与教育背景、职业认知和学术活动社会化,科研成果计量同时考虑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并对大学教授科研行为与绩效从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大学教授科研论文产出的个人行为策略和组织管理策略。因此,本书对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大学教授科研出的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张和平,管理学博士,副教授,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学生发展协同研究中心主任,美国Seton Hall大学访问学者,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CIES)会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科研项目共7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外国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著作2部,曾获2017年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研究数据与变量描述 第三章 基于科研论文产出的研究型大学教授分类及其特征 第一节 数量质量:大学教授论文产出的理想分类 第二节 二八定律:大学教授科研论文产出的分布 第三节 分类特征:四类大学教授的群体特征差异 第四章 人口特征和教育背景对研究型大学教授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 第一节 年龄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二节 性别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三节 所在学科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四节 本科学校声誉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五节 博士学校声誉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六节 近亲繁殖状况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七节 人口特征及教育背景对科研论文产出的解释力 第五章 学术职业认知和学术活动社会化行为对研究型大学教授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 第一节 工作偏好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二节 研究压力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三节 教学科研平衡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四节 科研合作程度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五节 学术服务频度与科研论文产出 第六节 学术职业认知与学术活动社会化行为对科研论文产出的解释力 第六章 研究型大学教授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路径分析揭示出的科研论文产出影响机制 第二节 个体与环境的特征:认知和行为形成的基础 第三节 社会选择与自我选择:认知和行为作用的途径 第四节 认知与行为的合力:塑造教授学术人生的机制 第五节 基于影响机制的大学教授科研论文产出促进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局限及后续研究 附录1 本书中变量的数据分布 附录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附录3 路径分析结果:各变量间的影响效应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