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思想的黄昏/蓝色东欧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罗马尼亚)埃米尔·齐奥朗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思想的黄昏》是齐奥朗标志性的断章体的作品。文笔简洁、含义深邃、耐咀嚼。作品体现哲学化色彩:个人化乃至自传性的,警句格言式的思想及语言。它以探索人生、生死、命运、信仰、孤独、爱情等问题及其价值为主题,视野开阔、联想丰富、言辞犀利,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批判利器的逆向思维的魅力。 作者简介 埃米尔·齐奥朗,罗马尼亚当代作家和哲学家,一九一一年出生于罗马尼亚西北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锡比乌城的一个乡村神父家庭,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于布加勒斯特大学攻读哲学。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五年获洪堡大学奖学金赴德国读博。一九三七年获奖学金赴法国深造并定居法国,长期居于法国大学校园,在图书馆研读和写作,兼收并蓄各派学说,以不求闻达和甘居底层为傲。他先后用母语罗马尼亚语以及法语写作,发表的作品集达二十余种,大多为随笔、断想、冥思、格言、警句等短小精悍之作,以文笔简洁而涵义深刻著称。 目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高兴 守望孤独(中译本前言)/陆象淦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序言 守望孤独 陆象淦 直面孤独,拒绝名利场,隐居底层,不求虚名,孜孜 不倦地阅读和写作,兼收并蓄各派思潮和学说,努力探索 人生的真谛,这是齐奥朗作为思想家和作家终其一生所尊 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在他看来,孤独可以使人远离 追名逐利的喧哗,净化心灵,潜入冥思,深刻反思和求索 ,杜绝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提出独特的创见。他的格言 告诉我们说:“孤独不是教你踽踽独行,而是教你成为一 个独特的达人。” 埃米尔·齐奥朗,一九一一年出生于罗马尼亚西北部 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锡比乌城的一个东正教神父的家庭。 就其母系的背景而言,他的外祖父曾被奥匈帝国封为男爵 ,跻身贵族行列。在锡比乌城偏重德语教育的格奥尔基· 拉泽尔中学完成中等学业后,齐奥朗十七岁进入布加勒斯 特大学攻读哲学。得益于通晓德语,他在大学期间就潜心 研读康德、叔本华特别是尼采的原版著作。一九三三至一 九三五年获得德国洪堡大学的奖学金,赴柏林深造。在德 国留学期间,他又接触和研究了当时颇为热门的德国新康 德主义社会学家西梅尔、生机论运动的倡导者克拉格斯、 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海德格尔以及将偶然性作为思想体系 核心的俄国非理性主义哲学家舍斯托夫等人的学说。一九 三六年,返回罗马尼亚后,他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布拉 索夫城的一所中学谋得了哲学教师的职位。翌年,又获得 布加勒斯特的法兰西学院奖学金,以撰写博士论文的名义 赴法国巴黎研读,直至一九四五年正式定居法国。 齐奥朗的写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二十世纪三 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中期的第一阶段,用他的母语罗马尼 亚语写作;一九四七年开始至一九九五年逝世的第二阶段 ,用法语写作。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显示出极高的写作天 赋和创造才华。一九三四年,齐奥朗发表的第一部作品《 在绝望之巅》荣获罗马尼亚处女作奖励委员会奖和罗马尼 亚青年作家奖。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先后用 罗马尼亚语和法语撰写和发表了二十余种作品,大多为随 笔、断想、冥思、格言、警句和通讯等短小精悍之作,以 文笔简洁而含义深睿著称。尽管有评论家断言他是怀疑主 义或虚无主义者,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他的青春打上了德国浪漫主义的深刻烙印,毕生崇尚法国 、俄罗斯等各种形式的浪漫主义。 《思想的黄昏》是齐奥朗于一九四〇年出版的用罗马 尼亚语撰写的第五部作品,以探索西方传统文明、人生、 生死、命运、信仰、孤独、爱情等问题及其价值为主题, 风格独具、思想深邃、视野开阔、联想丰富、言辞犀利, 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批判利器的逆向思维的魅力,常常在惊 世骇俗乃至匪夷所思的语句背后,揭示出潜在的真谛。二 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战争的风暴和大屠杀的浩劫席卷 欧洲和整个世界,齐奥朗在书中严厉地批判趋于衰落的西 方传统文明和基督教的原罪与救世学说,沉痛地呼号“世 界在心灵的边缘衰老,而思想正在进入黄昏。宇宙展现着 它那令人恐惧的微笑,而我——生命的象征——在其中认 出一个食人的天使”。在这善恶相争的世界里,“恶为我 们揭示时间的魔鬼本质,善则是未来的永恒潜力。恶是抛 弃,善则是感悟的蓝图”。这或许是解读这部作品之所以 被命名为“思想的黄昏”的钥匙。 齐奥朗一生反对浪得虚名,厌恶沙龙里的高谈阔论和 炒作包装,认为那“无非是极肤浅的东西或许都可以冒充 为最高深莫测的思想”的一场表演,毫无价值。在他看来 ,写作是一种极个性化的个人行为,作家写作时与之相伴 的只是他自己,守望着巨大的孤独。因此,齐奥朗拒绝参 与和接受作品的评选及相关奖项,甘于默默无闻。然而, 耐人寻味的是,在他的晚年和身后却依然声名鹊起,获得 了极高的国际声誉,短短数年间,他的作品被迻译成十几 种文字。在他的祖国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树立起 了他的半身纪念铜像。二〇〇五年,罗马尼亚科学院追认 他为荣誉院士。在巴黎、布加勒斯特、锡比乌和克卢日等 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凡此种种,或许如他曾 经不无嘲讽地说的“荣耀赞美尸体”,但毕竟是来得不算 太晚的历史的选择。大浪淘沙,时间是最严格的检验机。 这或许也验证了齐奥朗在本书中阐释的一种生死关系:有 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去。 导语 《思想的黄昏》是齐奥朗于一九四〇年出版的用罗马尼亚语撰写的第五部作品,以探索西方传统文明、人生、生死、命运、信仰、孤独、爱情等问题及其价值为主题,风格独具、思想深邃、视野开阔、联想丰富、言辞犀利,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批判利器的逆向思维的魅力,常常在惊世骇俗乃至匪夷所思的语句背后,揭示出潜在的真谛。 书评(媒体评论) 世界在心灵的边缘衰老,而思想正在进入黄昏。 ——埃米尔·齐奥朗 十九世纪哲学体系崩溃的另一反响则具有哲学化 色彩:个人化乃至自传性的、警句格言式的、反体系 化的。堪称典范的有克尔凯郭尔、尼采和维特根斯坦 。齐奥朗是这一传统在当今最出色的代言人。 ——苏珊·桑塔格(美国当代著名作家) 最鄙视声誉的他还是在身后获得了最显赫的国际 声誉。短短几年。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十几种文字。 ——高兴(诗人、《世界文学》主编) 齐奥朗的分析冷静、深邃,剔除了一切温情和虚 饰,直接让思索和见解裸呈出来。只有对人类怀有最 热切期待的人,才会如此炽热地思索民族、国家的历 史和个体生命的困境。 ——树才(作家、诗人、翻译家) 精彩页 一 你尽可信口雌黄,扬言宇宙没有任何作用。没有人会生气——然而,如果用同样的言辞评价任何一个人,他势必抗议,甚至采取措施惩罚你。 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当涉及普遍原理时,事不关己,不问是非,毫不觉羞耻。若宇宙没有任何作用,又有谁逃脱得了这种灾难的诅咒? 一言以蔽之,生命的全部奥秘在于: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觅求某种意义。 * 孤独不是教你踽踽独行,而是教你成为一个独特的达人。 * 上帝一心关注维护他的真理。但是,人们往往只需简单地耸耸肩就能将这些真理全部推翻,因为思想早就将它们冲垮。如果一条蛆虫能够产生形而上的烦恼,它也会睡不着觉。 对上帝的信念是防止自杀的一个屏障,却挡不住死亡。这样的信念丝毫冲淡不了黑暗,上帝因无谓的恐惧而为自己切脉时,也会感到可怕的黑暗…… * 据说,第欧根尼干过伪造货币的勾当——任何一个不相信绝对真理的人,都有理由伪造一切。 第欧根尼如果生在基督降世之后,或会成为一个圣徒——对于犬儒主义者和两千年的基督教的赞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一个仁慈的第欧根尼。 柏拉图称第欧根尼为“一个疯癫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再也难以获得拯救…… * 我压抑的焦躁若能发出声音,第一个动作或是跪倒在哭墙前,怀着那与生俱来的哀悼——对这个世界的哀悼。 * 一切遗忘不了的事物损耗着我们的机体,悔恨乃是遗忘的对立面。因此,它像一个对你眼露杀机,或者令你瞬间充满子弹侵入血液之感的古老巨妖,虎视眈眈地耸立着。 普通人在任何行动之后感到悔意,他们知道为何有悔,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我们或许枉谈什么“精神冲动”,他们不可能理解一种无谓的苦恼的力量。 形而上的悔恨乃是一种无缘无故的困扰,生命边缘的道德焦虑。你并无应悔之罪,却感到悔恨。你并未回忆起任何事情,以往的无尽痛苦却涌上心头。你没有做过一件坏事,却感到应为世间的罪恶担责,觉得犹如撒旦在梦魇中踯躅。不由得陷入伦理问题的罗网及其答案的恐惧之中,亦即陷入恶之律。 你越是面对恶缺乏冷静,就越是接近天然的悔恨。这样的悔恨有时是模糊的和暧昧的:你背上了不仁的包袱。 紫是悔恨的颜色(吊诡的是,悔恨出自轻浮与忧伤的斗争,忧伤最终获胜)。 悔恨是歉意的伦理形式(歉意变成问题,而不是忧伤),上升到痛苦高度的一种歉意。 悔恨无补于事,却引发一切。道德的出现无异于悔恨的最初战栗。 一种痛苦的活力将悔恨变成心灵奢侈的而无谓的噬咬——给我们留下印象的只有大海——还有香烟的烟雾。 负罪感乃是悔恨的宗教表述,正如歉意是悔恨的诗意表述。前者是最高限,后者则是最低限。 你为自己心底发生的某种东西懊悔……你有充分的自由把握事件的另一种进程,但罪恶或者龌龊心理的诱惑战胜了伦理的反省。暖昧出自任何悔恨中的神学说教与龌龊心理两者的混合。 没有任何东西会使你觉得比时间的不可逆性更加痛苦。不可弥补性无非是这种不可逆性的道德诠释。 恶为我们揭示时间的魔鬼本质,善则是未来的永恒潜力。恶是抛弃,善是感悟的蓝图。没有人懂得两者的理性差别。但我们人人都感受到恶的痛苦烧灼与善的令人心醉神迷的恬淡。 善恶的二元论在价值的世界里导人另一个更为深刻的概念:清白和认识。 将悔恨与绝望、恶或者恐惧区别开的是柔情,是无可救药者的感动。 * 世间有那么多人离死亡仅一线之隔——想到死的哀愁!因此,死亡从生命中创造了一面镜子,为的是能够赞美自己。诗无非是挽歌式自恋的工具。 * 无论动物抑或植物都是悲惨的,但是它们没有发现这种悲惨,因为那是一种认识方式。只有在运用这种认识方式的情况下,它们才不复是自然之物。唯其如此,环顾我们周围,有谁会无视我们给予植物、动物乃至某些矿物以友情!——却拒绝任何一个人分享这份感情。 * 地球只是宇宙的乌有之乡。唯其如此,你永远无路可走…… * 生命沉默,静听着你孤独的所有那些时刻……在巴黎,犹如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时光倒转,蜷缩在意识的一角,你独自一人,与你的阴影和目光。灵魂孤寂难耐,在无限的烦恼中浮现在你面前,犹如在深渊中捕捞到的一具尸体。于是,你发现丧失灵魂还有不同于《圣经》注解的另一种意义。 * 一切思想犹如被天使们踩在脚下的一条蚯蚓的呻吟。 * 你若不习惯于谛听沉默,就不能理解何谓“冥思”。它的声音乃是一种推动,引导你抛开一切。一切宗教的创始莫不得此精深真谛。从佛陀的奥秘中,我开始悔恨自己以往害怕沉默的瞬间。宇宙的静默告诉你那么多的事情,是怯懦将你推入这个世界的怀抱。 ……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