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崇祯皇帝传/名家名传书系/长江人文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苗棣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明朝的历史中,崇祯皇帝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聪明干练,好学勤政,奈何生不逢时;他的刚愎自用,刻毒残酷,又让大明王朝迅速走向灭亡。当性格被皇权放大,当命运与国运交织,在这个因积极振作而误国的君主身上,藏着诸多警醒世人的历史。 作者简介 苗棣,1951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致力于明清史研究,著有《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庸人治国:大太监魏忠贤与明帝国的末路》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及电视文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目录 卷壹 平步青云上九重 一深宫少年 二信王殿下 三初登大位 四拨乱反正 卷贰 守业艰难百事多 一会推风波 二己巳之警 三西北烽烟 四朝中朋党 卷叁 励精图治总无期 一刚明求治 二下诏罪己 三君臣之间 四战和两难 卷肆 烽火惊传事日非 一三十而立 二枢辅督师 三江南复社 四松山败绩 卷伍 生于末世运偏消 一绝处图强 二土崩瓦解 三煤山惨雾 四遗胤余波 崇祯帝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盛衰兴亡,于是也有了 许多开国立业的君主和丧乱亡国的君主。有趣的是,开国 之君的伟大大体上都是一个模式,而亡国之君的遭际却往 往极具特色,各有各的不同。在形形色色的亡国之君中, 明末的崇祯帝显然是最有特色,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因 为至少从表层现象来看,这个崇祯帝根本就不具备人们通 常以为的一个亡国之君应该具备的那些特征。难怪明末的 遗民们会为此发出许多感慨。 钱帜(音同“声”)在《甲申传信录》卷一中说:“上 英谋天挺,承神庙、熹庙之后,励精图治,然有中兴之象 。然疆场外警,中原内虚,加以饥懂荐至,盗寇横出,拮 据天下,十有七年,神器逮移,遂死社稷。呜呼!英谋睿 虑,曾不一施,其留恨又何极也!”他对于崇祯帝的死和 明朝的亡国表现出极大的遗憾之情,而且显然认为,“英 谋天挺”而又“励精图治”的崇祯帝对于明王朝的覆灭并 不负有什么主要责任。 邹漪的《明季遗闻》序中则把崇祯皇帝与历史上一些 失德丧邦或是导致国家衰败的君主们做了比较,更觉得明 朝亡在崇祯帝之手实在是很难理解的事情。这篇序中说: “先帝以圣明在御,肝食宵衣。比之太康之尸位,厉王之 内壁,哀、平之外戚,惠帝之昏弱,明皇之淫荡,道君之 放逸,百无一似,谓宜治平立至。而逆寇犯阙,身殉社稷 ,言天言人,都不可信。”既然崇祯帝要比夏朝的太康, 周朝的厉王,东汉的哀帝、平帝,西晋的惠帝,甚至风流 倜傥的唐玄宗和宋徽宗都要强得多,完全没有他们身上的 那些毛病,为什么亡国的灾难还要落在他的头上呢? 的确,不论是同历朝历代的君主们相比较还是同明朝 的列祖列宗们相比较,崇祯帝都不能算是一个很差劲的皇 帝。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己,人也相当聪明干练,具有这 样全面素质的帝王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实在是并不多见 的。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最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 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 在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中,一直有两大主题在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是多年相对安定的社会生活必然会造 成人口的膨胀,而当人口总量超过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结构所能承受的限度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以人口危机为 前导的巨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危机的总爆发酿成灾 难性的大乱,其结果是通过饥荒和战争等恶性手段大量消 灭现存人口,首先解决了人口危机,而后在这个基础上重 新筑造治世。另一个主题表现在文化方面,承平日久和悠 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往往使得以中原统治阶级为承载主体的 中原文化在多年治世之后表现出严重退化的迹象,于是政 治腐败、道德沦丧、世风绮靡、武备属弱;这种古代的“ 过度文明”症状同样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危机,而这种 危机往往要通过一个或数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军事集团 对中原的进犯和蹂躏才能得到解决—清新的“野蛮精神” 给中原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接踵而来的也许会是一个文 治隆隆武功赫赫的盛世。 而在17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崇祯帝策御宇内的时候, 中华帝国却正好处在一个最敏感的危急时刻。此时,明帝 国的人口密度按当时情况已经达到超饱和的程度,而长年 的干旱和平均气温下降造成的农业生产衰退更加重了人口 危机的烈度,开始出现连年不断的全国性大饥馍。这是一 种明王朝自身机制根本无法解决的灾难性危机,因而尽管 崇祯帝和他的大臣们绞尽脑汁,却无论如何也缓解不了越 来越严重的大饥荒,也无法扑灭由饥荒引发的农民大暴动 。在崇祯帝17年的统治中,他一直对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 代表的所谓“流贼”充满了刻毒的仇恨和绝望的恐惧,却 很少清楚地意识到,在农民起义者背后决定着明王朝最后 命运的,正是谁也无法摆脱的饥饿之神。 同样在这个时候,明王朝的“过度文明”症状也已经 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崇祯帝上台之前帝国刚刚经 历了魏忠贤专权的灾难性事变,那段为时不长的“黑暗时 期”其实恰恰反映出明帝国在整体上已经极度腐败。崇被 帝在铲除掉魏忠贤集团之后却不得不继承下那个集团给他 留下的全部政治遗产,其中包括一整套僵化、繁琐、效率 低下的政治结构,朝臣间激烈而又毫无原则的党争,制度 化了的普遍贪污腐败,荒谬的军事体制和由它造成的武备 的极其衰弱无能,国家各级财政的极度拮据……也包括明 末士大夫只知一味高唱理学的道德至上高调(奇怪的是与 此同时士大夫们,甚至许多大理学家们的道德水平相当低 下),对于经邦治国却毫无能力可言。中原文明的败落给了 边疆少数民族部落极好的机会,这个机会被满洲军事贵族 抓住了,在一次次对明王朝这棵大树进行过无情砍研之后 ,皇太极的继承人终于进入了北京,成为“天下”的统治 者。 在崇祯帝上台的时候,他的帝国即将灭亡的命运已经 无可挽回,这也许是其悲剧的基本原因。对此,许多人就 归结为“天命”或是“国运”,而崇祯帝本人则强调“朕 非亡国之君,臣尽亡国之臣”。但他本人真的就没有一点 责任吗?对于这一点,清代的历史学家们已经进行了认 导语 不论是同历朝历代的君主们相比较还是同明朝的列祖列宗们相比较,崇祯帝都不能算是一个很差劲的皇帝。他励精图治,严于律己,人也相当聪明干练,具有这样全面素质的帝王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实在是并不多见的。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最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 一个早在300多年前把绞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的专制帝王的故事,对于我们的现代生活,还是不无借鉴意义的。 精彩页 一 深宫少年 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11年2月6日),京城里鞭炮声此起彼伏。这天是立春的日子,又接近岁末,人们刚刚在严寒中祭过能够上天言好事的灶神,正忙着准备过年。紫禁城里的嫔妃和宫女、太监们也都随着新年的临近而忙碌兴奋起来,蒸点心办年货,裁绸缎制新衣,贴春联剪窗花,宫里还要设鳌山,扎彩灯,备办烟火,真是热闹非常。就在这一片喜庆热闹当中,一个男孩在紫禁城东华门内的慈庆宫里呱呱坠地了。 男孩的父亲是慈庆宫这组庞大建筑的主人,当时的东宫太子朱常洛。朱氏家族统治明朝帝国已经200多年,到万历年间更换过13个皇帝,新诞生的婴儿是太祖朱元璋第十一世孙。在200多年间,太祖朱元璋家族的子孙十分兴旺发达,此时各枝各脉的男性皇族宗室已多达60万有余,但每一位宗室成员由于同代代相传的皇朝天子血缘关系远近不同,地位悬殊,有着天壤之别。远枝别脉的小宗子弟衣食都没有着落,有些人年过半百还娶不上妻室;而大宗的亲王、郡王们却拥有数万顷良田的资产,在王朝中有着至尊至贵的崇高地位。作为太子的朱常洛在整个宗族以及天下万姓之中又是地位仅次于当今天子的第二号人物,一旦万历帝去世,他就将继承皇位成为帝国*高的统治者。 但这位当今皇帝的法定继承人此时的心情却并不很愉快。因为尽管在生活上有洞房清冷、锦衣玉食,身边又是妻妾成群、仆婢盈堂,但他总是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皇储地位并不稳当。他的父亲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明显地不喜欢这位长子,而且宫中朝中乃至京城的市井之间,近年来一直都在流传着一些听起来不像是全无根据的流言,大体上都是说皇帝和他宠爱的郑贵妃想要找机会废掉现任太子,改立郑贵妃亲生的皇三子福王朱常洵。有些流言甚至有鼻子有眼地勾勒出郑贵妃一党阴谋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太子宫中的上下人等听了难免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 虽说是处在有点朝不保夕的焦虑之中,但年还得过,而且得到一个儿子毕竟还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太子这年已经29岁(按本书中所提到的年龄,除特别指出者外,均系当时习惯使用的虚岁),正妻太子妃郭氏没有生育过子女,另外几个侍妾却为他生了不少儿女。这*近一个出生的儿子排行第五,生母是在太子宫中地位相当低微的一个小妾刘氏。生母地位的微贱和在兄弟排行中的劣势似乎决定了这位新出生的小王子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远大前程。根据明代的宗室封爵成例,如果朱常洛*后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他的全体儿子除了由*年长的继承帝位之外,都要封为亲王,但也仅只是亲王而已,照例要远徙他乡,严禁干政。由于这样的原因,慈庆宫里趁着过年的机会,为这次弄璋之喜小小地庆祝了一下,但比起当年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出生时张灯结彩的一番热闹相差得很远,紫禁城中其他宫廷院落里忙碌着的人们对于这件事也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小王子正好在立春这一天出生,如果是在民间,或许会因此得到一个“春生”之类的乳名。但皇家体制森严,没有民间那些世俗的习气,在这个男孩出世后不久,宗人府就根据太祖皇帝钦定的子孙排行字序为他择定了一个郑重其事的嘉名,叫作朱由检。 在幼年,小王子朱由检一直生活在一种沉闷而又冷峻的气氛中。太子地位不稳定造成的人心惶惶使东宫中的姬妾、宫女和太监们宁可明哲保身,尽量少出头少说话;前途的莫测又加剧了宫廷中本来就层出不穷的钩心斗角、相互仇视和中伤。这位小王子也算是命途多舛,他的生母刘氏并没有因为给太子生了儿子而母以子贵起来,反而在哺育儿子的期间遭到太子的冷落与厌恶。刘氏为此郁郁寡欢,竟然积郁成疾,在她的儿子才只虚岁5岁(实际只有3周岁)的时候,就抛下了亲生骨肉,死了,当时只有23岁。 小王子自有乳母喂养着,而且太子还指定了一位宠妾李选侍(康妃)作为这第五个儿子的直接监护人。但缺乏生母之爱还是给这小王子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十几岁上,他受封为信王,曾经留意向宫中的老太监打听:“听说生母刘老娘娘葬在西山申懿王坟附近,你知道吗?”老太监说知道,他就拿出银两,秘密派人前去祭奠。后来登上帝位,他隆重地追封生母为孝纯皇太后。此后,又急切地想要找人画出生母的遗容——因为无论他对于亲生母亲怎样思恋怀念,却没有办法靠着幼时的记忆为自己提供一个具体的形象。后来仍然是由几位老太监在宫中选择了一个相貌较为相似的宫女做模特,再凭着回忆指点,总算绘出了一幅刘太后的遗像。他的外祖母刘老夫人那时候还健在,见到画像认为也还说得过去。崇祯帝对着遗像大哭了一场,才算了结了自幼留下的遗憾。 太子朱常洛总共有过7个儿子和10个女儿,分别出自他的一大批侍妾,但这十几个儿女中的大多数都在婴儿时期就夭折了——宫中虽然奢华富有,医疗卫生条件却并不比民间好多少,婴幼儿的死亡率极高,哪一位龙子龙孙或是金枝玉叶能够坚持到长大成人,全凭运气。在朱由检童年的生活中,可以算得上兄弟伙伴的只有大哥朱由校(后来的天启帝)、三哥朱由楫,以及后来封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