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原野花(精)/名家植物手记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辛茜 |
出版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青海高原海拔高峻,气候高寒,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野生植物更是葳蕤多姿,充盈着顽强的生命力。本书通过对青海高原野生植物生存状态、习性的描述,反映高山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系,从而呼唤人类以更大的热情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目录 辑一 春天之旅 春雪 牵牛花 麟叶龙胆 鹅绒委陵菜 不平凡的蒲公英 小姑娘紫花地丁 阿拉伯婆婆纳 报春花 全缘叶绿绒蒿 点地梅 川赤芍 长瓣铁线莲 因崖而生 锦鸡儿和金雀儿 天仙子 马先蒿 丁香 菩提花 马莲 辑二 深青浅绿 曼陀罗 红花绿绒蒿 天池孟达 蓍草的生命空间 雨中南佛山 橐吾 桃儿七 绶草 大通河谷 青海杜鹃 古老的蕨类 苔藓 野蘑菇 五朵云 火绒草 五脉绿绒蒿 辑三 怀抱温暖 岩石上的花 枸杞花 油菜花 进人草原 青海湖畔 湿地如花 金露梅和银露梅 微孔草 龙胆 沙岛 辑四 雪落蓝花 雪灵芝 米花看花 大黄 牧人的原野 冬虫夏草 昆仑如画 可可西里 匍匐在地的花 明月雪莲 水母雪兔子 秋天的青藏龙胆 后记 序言 旁出的枝权上结出的异果 唐荣尧 评价一个陌生人的作品有时很容易——它出自内心忍 不住的欢喜与冲动;而评价一个熟人的散文有时却很困难 ——因为它往往掺杂着友谊与发自内心的尊重及爱。面对 辛茜的文字,内心的感触就无法用前面这几个词简单概括 ,因为她对我而言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之 前在一些刊物上读过她的不少作品,而陌生,则是因为有 关她的个人信息我一点都不知道,我只是以一个前诗歌评 论者的身份与直觉,从她的文字中看出,她模糊的身份是 置于西部青海的大轮廓中的一个散文作家。 此时,当她描述青海高原野花的散文作品,以合集的 形式呈现在我面前时,我看到漫天遍野的野花向天地呈现 出盛大的璀璨。她在其中,时而躬身细察,细嗅格桑;时 而奔跑如虎,花香沾鞋;时而端坐如王,成了大地花冠上 的钻石;时而引经据典,成了青海野花的推介者。 一个散行者的身影,踩着花香与文字,向我走来。她 从青藏高原东缘海拔相对较低的民和县天井峡出发,以一 朵于早春冰雪尚未消融的峡谷里独自盛开的鳞叶龙胆为起 点,沿着大地的台阶拾级而上,逐步完成了自己的寻花之 旅。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美国现代诗人埃德娜·圣文森特· 米莱的那首《出走》:“我不在乎我将走哪条路;这道通 哪儿,我也不在乎。出这屋就行,免得心碎掉;我一定得 走,得另找去处。” 她的去处究竟在哪儿?龙胆、委陵菜、全缘叶绿绒蒿 、曼陀罗、大花杓兰、报春、百合、鸢尾、马先蒿、茜草 、互叶醉鱼草、水母雪兔子、点地梅、匍匐水柏枝等一一 出现在她和读者的眼前,走近这些高山花卉的方式不外乎 是有时开车、有时骑马、有时步行,让我看着看着皱起了 眉头——这不是典型的游玩式赏花吗? 且慢,跟着她的笔触而行,一件矫正器不停地在我内 心工作,矫正着我的偏见、臆想,甚至不怀好意的揣测。 在我眼前晃动的不再是一群植物的样貌,而读到的也不仅 仅是貌似宏大的对大地植物的情怀。读到的辛茜,就是柏 拉图在《蒂迈欧篇》中称作的“属天而不属地的植株”。 这女子,哪是在高原寻花?哪是兀自在野花中沉醉?她是 给自己安上了飞翔的翅膀,让她的足迹跨越大坂山、青沙 山、洮河上游、孟达天池、土门关、祁连山、岗什卡雪峰 ,让她登上昆仑雪域,踏遍遥远而寂寞的可可西里,扩展 着自己的植物之路,也让她自由翱翔在自己的文字营构的 世界中,干净、高蹈且诗意荡漾。她将蓍草从《易经》的 深土里拽出,找出它被古人占卜的骄傲;她将青藏的茜草 嵌入《茜草为红》的散文集里,试图保留父亲对她的一份 简朴的希望——“成为一棵保持质朴、藏于密林和草丛间 的小草”。 她从清澈如玉的黄河边,走到了辽阔无际的荒野。从 少年时代在草丛里寻找快乐,到中年时期踩在一枚枚植物 叶片上书写情思与智慧,她静静地把草木之心上的尘埃仔 细拂去,把情感交付给笔,尽情挥洒。在她的笔下,草木 不再是高原的惊艳、装点,而是青海大地的笑容,既是那 片神奇大地上生命的独处,又何尝不是一场场花的集体狂 欢、一次次献给季节的颂唱? 20世纪下半叶,世界文坛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 —生态文学。它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 系为内容,展现出一道亮丽的自然与心灵的风景线,成为 世界文学中令人激动不已的领域,也形成了从拉尔夫·瓦 尔多·爱默生到亨利·大卫·梭罗,从约翰·缪尔到米哈 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奥尔多·利奥波德,这 样一个似大海般浩瀚的黄金作家链条。相对而言,中国作 家在这个领域总是缺乏建树,特别是缺乏坚守某个植物领 域并对其给予足够的观察和书写的毅力。即便是对高原植 物的书写,我们一张嘴,估计首先说出的还是百年前在丽 江地区采集植物种子的美国人约瑟夫·洛克,或者是大老 远从英国跑到中国的川西高原上的欧内斯特·亨利·威尔 逊。因此,当辛茜为我们打造出的高原上的花园集体亮相 时,相信是有着独特意义的。 植物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没有植物,世界不复存 在。以一朵朵开在高原的野花为写作题材,诠释高处的植 物生命力量,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注重生态系统的 整体观,成为辛茜近年来写作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出生 在青海高原的写者,高原独特而浪漫的自然环境、多样化 极具魅力的生物特点,决定了辛茜写作中与自然有关的思 想、态度,不再只从人的个体意识出发、以人的利益为价 值判断。她关心的不仅仅是野花的娇容、色彩,还有野花 的生存环境,野花给予人类的恩惠,野花如何顽强地使自 己的生长、繁衍适应不断恶化、艰苦的环境,在适应中改 变自己,发展自己,求得和谐与稳定的方向。其实,走向 荒野时,辛茜已经把自己当作一粒移动的种子,这才有了 她文字中的那野性的盛开。 平原上开放的野花,甚至有些生活在热带的物种,都 能在高原寻觅到踪影,她们不会因高原的贫瘠和寒冷,便 轻易离开,也不会因自己植株矮小的形态而看轻自己。野 花不同的个性和生 导语 《高原野花》,记录的是作者利用3年时间,从青海海拔1900米的民和天井峡,一路向西,至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之地,一路沿途寻觅野花、认识野花、感知野花的过程。 辛茜不仅写自己见到每一朵野花时的感觉和体验,新鲜和美好,而且还把自己对生、对死,对青海高原更深、更透、更浓的理解融入其中。站在每一朵野花面前,辛茜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去领悟野花生存的真谛。因为一朵野花的出现,联想到浩瀚自然中生存的自由与艰难,生命的脆弱与伟大。这是辛茜由城市走进壮美山河、寂寥荒野、无花雪地时,身心双重的朝圣与历险,是文学的诗意与野生花卉的知识合为一体的散文式写作。 后记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其大地 构造、地貌形成、演化历史和整个青藏高原的一致。境内 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大山系和巨大的山间盆地相间排列, 分为3个不同的地形区——东部及北部平行岭谷区、西部柴 达木区和南部青南高原区。主要山系自北向南依次为阿尔 金山—祁连山系,东昆仑山系及其三列支脉布尔汉布达山 、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和南部的唐古拉山系。如此巨 大的山系和深切河谷为野生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使青海成为野生植物丰富、生物多样化明显的区域。 《高原野花》,记录的是我利用3年时间,从青海海拔 1900米的民和天井峡,一路向西,至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 西里无人之地,一路沿途寻觅野花、认识野花、感知野花 的过程。 我是青海人,从小生活在青海,对青海的山水、草原 、野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由于从小生活在父亲工作 的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身边有很多从事高原 生态研究的生物学家,耳濡目染,对青海高原的生物,又 多了几分渴望了解与探究的好奇心。在寻觅野花、认知野 花的过程中,我常常被青海难以计数、姹紫嫣红的野花震 撼,为青海野花顽强的生命力感动,我为自己不是一个研 究植物的学者深感遗憾,更为自己浅显的笔力,不能为我 热爱的大自然及野花淳朴、天然、坚强的品格纵情讴歌、 抒写而忧心忡忡。 20世纪90年代,科学的意识已然强大,各个学科都在 寻找规律。比如,地理学家讨论的焦点,已经不是寻找所 有地区都有的地形地貌,而是去关注那些特殊的地貌地形 状态。很多人认为,研究哪里都存在的一般规律的地理学 研究只能算作最初步的研究,已无法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 。地理学家们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谁都没见过,谁也不知 道的地形地貌。因为,只有从这样的研究里才能找到一些 新的东西,才能了解到大家都不知道的信息,用以建立新 的知识体系。 青海野生植物的采集和研究大约起自100多年前,除了 俄国探险家尼古拉·普热瓦斯基,我国的秦任昌、郝景盛 、王作宾、刘继孟教授等老一辈植物学家也曾多次来青海 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青海省科学 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组织了几十次侧重面 不同的资源植物、森林、草地、植被及植物区系等学科考 察,积累了十几万份标本,记载了青海被子植物中鹿蹄草 科、菊科等共计29科195属700种和75亚种及变种,为青海 植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面对如此重大的科学成就,作为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 上的作家,我心中喜悦,情难自禁。也许,青海野花的特 殊性就在于此,她使更多的人放眼世界,重视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关系,并通过寻找差异,达到另外一种普遍性的规 律,即世间万物的内在法则,相互依存,各从所好。 面对白雪落在蓝花上的纯洁无瑕,面对夏日繁花似锦 的茫茫草原,我总是难掩欣喜,如果可以,我希望用更加 朴实、鲜活、动人的语言,将这些曼妙芬芳的花朵表达出 来,给青海人,给我热爱的故乡、高寒贫瘠的缺氧之地, 带来美丽与温柔。 感谢帮助我在写作中成长的中国作家协会、青海省作 家协会,感谢一直鼓励我写作的良师、家人、朋友,感谢 促使我完成这些文字的出版人凌翔先生、陪伴我跋山涉水 的摄影人祁凯章先生,还要感谢“绿手指”内容资源部刘 志敏主任和责任编辑周婧对我的信任和对这本书的精心编 辑。 期待这部作品,能得到那些热爱自然,呵护自然,在 自然中不断寻求、探索生物生存经验的读者们的喜爱。 辛茜 2019年5月24日 精彩页 春雪 下雪了。我爱你 坦荡荡的面容 真想昼夜贴着你的双唇 让心跳.融化凝固的岁月 和你的影子在大雪中漫步 据说那样就可以白头到老 这假想的厮守终生 竞让我如此动容 下雪了。下雪了 愿最后的雪融化在你的胸膛 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春雪降临,白茫茫的青海高原如同雪国。但高原上,春意萌动,湿地里的苔藓,甚至零星生长在草地上的米蒿、白花枝子花、镰荚棘豆,也开始舞动起身子。看上去枯黄、平淡的河谷灌丛、高寒草甸、沼泽,以及生长在流石坡地上的点地梅、晶晶花、微孔草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一对小鸟欢快地飞进树丛,朝着心爱的人吱吱鸣叫。清脆悦耳的声音似童音,如天籁传到了我的心里。 远处的风景一一呈现。土地变换着颜色,夹杂着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寸土地都因生命的簇动绽放生机。 眼里满是陶醉,有着狂野的欢喜。树木、草原、花草、河流和天空都在帮助人释放。我大胆呼应,在旷野中模仿着野兽与鸟雀的叫声,盯着飞来的群鸟……斑头雁已经从孟加拉湾起航,就要飞临青海上空。可是,远方的爱人,你何时返回故乡? 相传3000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满,曾坐日行三万里的八匹骏马,由京城出发,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瑶池,会见西域部落联盟的首领西王母。想当年,瑶池“神池浩渺,如天镜浮空”,西王母端庄、美丽又高贵。周穆王如痴如醉、不得不归时,郑重举酒,“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但最终,周穆王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 假如想把自己的身心置于心驰神往的地方,就要有固守寂寞的勇气、持之以恒的力量;假如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该怎么办?佛说:“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人的一辈子没那么长!” 自然总是美的,诠释着造物主最神奇的创造力和慧心。人心要像仆人一样忠于自然,从植物伸展出的一根根枝条,从花朵开放的一蕊一瓣中汲取营养。 人们常说,“有不满才有所成,幸福的最后归于平静”。 这平缓的话语,时时在耳边响起,感觉是说给大山、给河流、给岩石、给植物、给爱人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将自己置身于无边的寂静中,能听到什么呢? 高山是一首乐曲,在身边呢喃絮语。风高高在上,驱动着棉花一样轻柔的云朵。一缕温柔的光线照进峡谷,让峡谷开满野花,摇曳中的野花折磨着我躁动不安的头脑和心绪。 云的飘逸带走了峡谷的亮光,水泼在脸上,我用双手梳理了一下长发,一直不能让我满意的长发。然后,伸展身子,仰望绿叶、苍穹,沉默不语。 一个又一个春天过去了,草原上的花儿开了又开。 当我再一次面对草原,面对湖泊、花朵、蓝天,内心依然安宁平静。依然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以修行的方式对待自己、生活和劳动。 雪在山顶上,上升的白云跟着阳光走。因为有了爱,心在飞翔。紫花、蓝花、黄花在小河边,在青草里,在我湿润的心房里、眼睛里。一切均有约在先。欣悦、欢快、痛楚,与大地感同身受,蕴藏的激情和思想也和周围的一草一木一样旺盛饱满。 一切终于长大。迎接我的,是与自然同样巨大的变化。不同的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花娇媚,草妖娆。曾经写过的诗行、理想的篇目,均是对高贵的精神的赞美和担忧。想到这里,眼泪顺着面颊往下流,最炽烈、最无私的爱,沿着一望无际的草地徐徐展开…… 莲花出自淤泥,却不因泥土容纳污浊而沾染一丝尘土。高贵的精神是敬业、敬物、敬人、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需要努力才能抵达。 人生是不缺乏美丽的,缺乏的是对美丽的信任。 自然的灵动与美微妙而平衡,而动物、植物比人类更有灵性,它们代替人类思考,有着寥若星辰的种种情愫。 少年阿多尼斯,为了安慰为自己的死而悲伤的恋人维纳斯,转世为侧金盏花;阿波罗悲叹美貌的年轻人雅辛托斯的死,把情人的倩影变成了风信子。由此看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开在草地上的紫菀,不是不可以啊!行走在草原上的我,时刻幻想能同植物一样,重新发芽,或者,干脆转世成草原上的一朵紫菀,把幸福寄托于灵魂的皈依。 只要这个世界存在,就作为美丽的野花活下去。以野花那颗纯洁的心,在雪中承受天地恩赐、爱的滋养。雪在山顶上,上升的白云跟着阳光走。湖岸的花在小溪边,在青草里,在我的眼睛里。就这样,我一边体验植物的青春、色彩和生命,一边同她们一起沐浴阳光,吸纳空气,接受风雨的历练。 我漫无目的,也不如信徒虔诚,只在春天的露珠上、夏天的湖水里、秋天的落叶间、冬天的风雪中,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丰腴的牧场,寻觅着我心中永不衰竭的美。 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