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季克良(酒魂匠心)/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研究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付春//于保平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与季克良先生的多次面对面交谈,他的全部论文和内部讲话,对多名茅台员工的访谈,以及茅台内部大量的档案材料,将其管理思想浓缩为“新工匠精神”,并从核心价值观、指导原则、思想基础、本源、源动力、方法论和目标等方面进行系统地诠释,提出“一个核心,六个维度”的观点。
目录
|第一章| 工匠精神:时代的呼唤
时代之精神
季克良与茅台的新工匠精神
对“工匠精神”的不同理解
现代工匠精神实践者:德国和日本
|第二章| 季氏“新工匠精神论”
工匠精神探源:墨儒勾兑
近代“实业报国”思想
从科学管理到质量管理
一个核心,六个维度
|第三章| 敬畏质量:新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
寻找茅台的“锤子”
八十年代的质量先驱运动
季克良的“四个服从”论
遭遇挑战:质量还是效益
|第四章| 以人为本:新工匠精神的指导原则
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
把员工打造成器
理性、宽容、分权、倾听
不是以“每个人”为本
|第五章| 继承创新:新工匠精神的思想基础
我们十年之内没有发言权
茅台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茅台的师徒制
|第六章| 产品本位:新工匠精神的本源
53度是天作之合
没有二十年的茅台
生产线要容得下匠心
茅台是个艺术品
|第七章| 爱岗敬业:新工匠精神的源动力
专家治厂:适宜工匠成长的环境
物质报酬:爱岗敬业的基础
茅n代:上阵父子兵
|第八章| 体系运作:新工匠精神的方法论
新工匠需要科学的武装
古老而现代的职业:茅台的酒师
质量出自工人之手
管原料,还要管空气
|第九章| 追求:新工匠精神的目标
大道至简:好产品、好口碑、正向循环
竞争,突显“”
工匠还需愿景
|第十章| 中国企业“新工匠精神”的四项修炼
敬畏质量,坚守信仰
以人为本,提升技能
继承传统,科技创新
追求,发扬企业家精神
后 记
附录 季克良作品
参考文献
序言
赵付春博士、于保平博士的这部著作,除了对本人的
过誉之辞,有关茅台发展和管理的部分,是实事求是的。
作为一部有关茅台的管理学研究著作,有一定深度,值得
重视。
如作者所说,茅台堪为中国企业发扬工匠精神的样本
,对于其他企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国家正在大力
倡导工匠精神,只有各行各业都具备这一精神,我国才能
突破当前发展中的瓶颈,才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
关于茅台,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陆续写过不少
文章,其中对工匠精神也多有涉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与
我沟通过多次,我感觉这次梳理得比较系统和清晰,是第
一个这样做的。
不少人对于茅台的理解仍停留在二十世纪,认为它顶
着“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的金字招牌,只要保证质量
,把酒往外运就行了。这种想法既忽视了市场竞争的残酷
性,更是对全体茅台员工几十年艰苦奋斗精神的不公平评
价。
我认为,茅台案例的特殊之处在于。
一是茅台酒工艺极其复杂,是固态、多菌种参与发酵
,还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
华的一部分,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继承与创新
并重。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我之前已经有过多次论述。如
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参与,没有工匠精神,二者均不可得。
二是“离开茅台镇生产不了茅台酒”这一特点,决定
了工匠精神必然是一个体系,而不是单靠一家企业的努力
。茅台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独特,早期的交通极其不便。
这是对茅台酒厂很不利的外部约束条件。我们通过努力,
却把它变成为茅台酒今天近乎“垄断地位”的竞争力的重
要源泉之一。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发扬本企业的工匠精神
,解决引才难、管理难等问题,还要发挥上下游的工匠精
神,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创造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
三是高端白酒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绝非一般人能
想象。以“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必须名副其实,这是市场普遍的期待,也是我们当时面临
最大的压力。我很早就意识到,市场不相信眼泪,如果没
有真正夺冠的实力,“中国白酒业的领跑者”的地位就很
难永久维持。而经历市场经济的洗礼,我们用铁一般的事
实捍卫了荣誉,到今天,茅台“中国白酒业的领跑者”的
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从本书看,对于上述内容均有论及。我也很同意赵博
士、于博士把工匠精神延伸到外部市场竞争这一观点,茅
台不仅仅是用工匠精神抓内部质量,而且有对消费者负责
任,做良心酒的工匠态度。茅台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成绩
,是工匠精神得以发挥的一个必然结果。茅台一直以消费
者为中心,把他们当恩人,而消费者感受到这一点,最终
认可了我们的高品质。
总之,这本茅台工匠精神的研究著作很好地展现了茅
台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扬过程,其中很多内部资料是第一
次面向广大读者。尤其,我感到作者的写作也极力发挥了
在学术上的工匠精神,从这点看,我们也算是同道中人。
季文良
2019年8月
导语
为了研究、剖析中国企业家的优秀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系统总结和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与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项目。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对我国50位杰出企业家进行深人的专题访谈。“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研究系列丛书”是该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是此丛书中一本。
后记
2017年年底,受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苏勇教授之
托,接手了对茅台季克良先生管理思想的系统总结和梳理
的任务。对我这个不太饮酒的人来说,喝茅台酒的次数,
大概可以用一只手就能掰出来。但是,很神奇的是,每次
这样的经历由于茅台酒的在场,到现在都似乎能说出当时
的大致隋形。
回到茅台案例写作,最初真可谓“我心惴惴”。主要
是由于对我这样的非酿酒专业人士来说,首先,面临的是
专业上的障碍。一般酒的酿造过程已经够复杂,更何况是
茅台。其次,酿酒作为一个行当,有大量的实践知识隐含
其中。即使在茅台已经待上几年的员工,也未必都能解其
中三味,像我这样的外围人士,短期之内,仅仅够得上看
热闹而已。
这种情况下,我唯一能做的,只能像傅斯年先生说的
那样,发扬“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精神
,四处找资料了。好在有了季老本人和茅台的大力支持,
一番努力之下,居然小有收获。
我最初的一个发现是季克良先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这
个时代最为缺失的东西。由此定下主题工匠精神。进一步
的问题,就很顺理成章了:茅台工匠精神有何内涵,如何
形成,季克良有关工匠精神的表述有哪些,如何汇成一个
特别的管理体系等。成书的过程由此展开,倒也算顺利。
我的另一个发现,是有关季克良先生本人的力量源泉
。书中对于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其实是我本人一直都
很感困惑的问题。国有企业存在企业家吗?如果存在,那应
该是一幅怎样的画像?通过与季老多次反复交流,我深切感
受到那一代企业家身上的人格魅力,其根本是一个人真切
的信仰,那种无我的精神。在他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
信仰的力量。正是这个信仰,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在那样一
个偏僻的山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了。而对照起来,
当前这个时代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等的缺失,其背后主
要是信仰的缺失。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事件。其中
一些可以作为花絮,放在此处,以飨读者。
第一次和季克良先生见面是在复旦管理学院李达三楼8
层。我按预定的时间到那儿时,已经算是迟到了。虽然在
视频中已经见过他,但是亲眼见到本人时,还是有些不一
样的感觉。现实中的季克良是一位满头白发的慈祥长者,
神采奕奕,步履矫健。当他听说著作由我来写时,便专门
拉着我说,回头我们多联系,我那边有一本书,现在可能
市面上买不到了,可以送给你,你好好看看。不久,我就
收到他寄来的包裹,里面是唐流德先生写的《酿酒大师》
,扉页上留有季老的题赠。
写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微信请教他
。由于住得不远,我就定期约他出来喝茶聊天。季老虽名
义上已退休,仍然有很多社会兼职,事务缠身。沪黔两地
飞,确实比较操劳,但他似乎乐此不疲。
我把2018年8月份要去茅台的行程提前告知季老。他很
开心地说: “到时我也去,到那边聚聚。有什么需要帮
助的,你跟我说。”在他的协调下,整个调研考察得以有
条不紊地推进。
2018年8月初,我一个人拖着行李到茅台镇,开始为期
一周的现场调研。
初秋时分的茅台镇,天气有些变幻无常。刚到茅台镇
的那天下午,正是雨后初霁。一个人便到镇上随便遛遛。
在茅台公司对面的马路上,猛一抬头,看到镇上跨越南北
的彩虹桥恰与天上的彩虹相映生辉,煞是好看。
我特地去找了一下杨柳湾,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那
是一个高大的牌坊,后面一长溜仿古式的酒铺。站在牌坊
下,想象季老夫妇54年前初到这儿徜徉时,该是一种什么
样的心情:憧憬,平静,还是彷徨?
第二天,季老如约来到宾馆,让我感动不已。我对他
说,茅台选择了您,也成就了您。现在茅台也选择了我,
我会尽力的。
本书的完成,要感谢很多人,包括茅台战略管理部的
李璇和赵金花,茅台档案馆小严,还有很多其他帮助提供
资料的工作人员。接受访谈的除了季老本人,还有总经理
助理彭云、原副总工程师张世华、上海销售区罗正才经理
。当然,更要感谢复旦东方管理研究院苏勇教授和赵海龙
博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二〇一八年十月
作者于上海漕营
精彩页
在茅台整整51年的时间里,我没有虚度年华。我将青春与热血挥洒在了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
——季克良
时代之精神
一个时代的精神,像是一股潜流,常常不在于墙上贴着的、广播电视里天天播放的,以及人们所喊的口号。恰恰相反,现实中总是缺什么喊什么,这确实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
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有趣的短文《差不多先生》,书中生动地描绘一幅当时中国“最有名的人”的画像。
“差不多先生”从生到死,一以贯之地秉承着“差不多就行”的思想。白糖与红糖差不多;陕西与山西差不多;火车时刻8:30同8:32差不多。最后被兽医医死了,他大彻大悟,感觉生与死也差不多,故人们送给他一个法号,唤作“圆通大师”。
事实上,对于胡适文中的“差不多先生”,笔者主要是抱着同情的态度。因为胡先生所列举的所有行为都是针对他自己的,如赶火车误点、吃错药,那都是自己倒霉,并没有祸害和针对别人,也没有大范围地作恶。在今天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很多“差不多先生”开始创办和管理企业了。作为产品提供方,他们“差不多”的态度大多是针对别人的,而且对社会的恶劣影响越来越大。
这当然不包括制假售假,因为那是赤裸裸的犯罪。新时代的“差不多先生”所开办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不是一眼就看出来的缺胳膊少腿,而是提供一个看上去较为完整的次品。在广告上提出的承诺与实际提供的产品之间常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状况经常让客户感觉投诉无门,欲哭无泪。典型的如一些电子产品一过保质期就开始出问题,儿童家具质量不过关、各类用具设计不够人性化等。
在短缺经济年代,消费者对此往往持包容态度。毕竟从无到有,人们的预期普遍被拉得很低。但是发展到今天,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厂”,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普遍开始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企业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仍然抱着提供了商品就行的态度。最终留给它们的,只能是被淘汰的命运。当然,现实中能否实现这样的优胜劣汰,就看市场是否真正起“决定性作用”了。
无论如何,这种办什么事都“差不多就好”的心态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是时候来革除这一弊病,倡导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了。
在广大业界和学界人士的呼吁下,“工匠精神”一词终于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可算是中国“工匠精神”元年。报告中原话如下:“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出现“工匠精神”,原文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从文字上分析,历经三年,这三句话具有意义和层次上的递进性。2016年的“工匠精神”主要面向微观企业层面。2017年将其上升到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工匠精神和文化有所诠释。2018年进一步上升到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层面,这样一来,“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战略形成对接,同时吹响“来一场品质革命”的时代号角。季克良与茅台的新工匠精神
在新常态环境下国际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企业普遍感受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很多中小企业干脆直接关门大吉。但茅台①却能逆势而上,业绩骄人,实属不易。
今天的茅台如日中天,其收入、市值、利润和品牌等不仅在白酒行业内一骑绝尘,在国内各行业也鲜有其匹。这一切的根源,有人说是品牌竞争力,也有人认为是历史的沉淀,更有人认为它主要得益于“政治酒”“外交酒”的特殊身份,离不开官方的追捧。但是,在本书的主人公~茅台原董事长、总工程师、国家级酿酒大师季克良看来,—切都应归因于对质量的坚守,以及由此形成的“工匠精神”。
……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