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及其基本精神出发,结合我们对当代哲学发展基本趋势的了解和把握,力图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理基础,即是说,我们力图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始构成视野,追问其本质内涵、构成逻辑与价值诉求,并据此来探寻其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导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走向历史深处的实践科学
第一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基本概念的探讨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属性
——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为主线的思者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特征及其结构框架
二、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历史性的实践课题
第二章 历史性的实践科学的根本关怀:创造好生活
——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看
一、创造生活:人存在的本体论命运
二、实践哲学的底蕴:从存在的旨趣到行动的旨趣
第三章 世界观的实质是对历史奠基行为的细心看护
一、世界观哲学之诸种迷误
二、世界观哲学奠基于世界观得以可能的前提之上
三、当代哲学产生于发问世界观得以生成的前提之上
四、世界观是为对历史奠基行为的细心看护
第四章 政治是奠基于生产性实践上的人的目的性活动
——以实践价值论为基本视角的分析
一、政治本源问题的价值论研究何以必要
二、起源时期政治本源观的价值构成逻辑
三、马克思政治本源观价值构成逻辑探析
四、马克思政治本源观价值构成的逻辑结论
第五章 对道德本质的基本把握:从理性形而上学到实践哲学
一、道德理性形而上学的辩护方式及其本质
二、道德理性形而上学辩护方式的历史性生成
三、走向“生活世界”的道德
第六章 历史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最新成果的核心精神
——对十六大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的解读
一、历史意识作为问题意识、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二、历史意识作为走向未来的正确的道路选择
三、历史意识作为社会本位意识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理基础的源始构成视野探析
——以生产力理论为主线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始构成视野的理论原点(一)
——生产力理论的渊源和历史前提
一、生产力思想的问题意识
二、古代生产力思想
三、近代生产力思想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始构成视野的理论原点(二)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形成逻辑
一、对生产力问题思考的三个基本视阈及其展开
二、“异化劳动”观及其对生产力概念的实质指引
三、科学生产力概念的制定及其意义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始构成视野为分析框架
第九章 现代化转型: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当代境遇的把握
——以广东为例
一、引言
二、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背景:公安工作现代化转型的主要问题
三、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依据:公安现代化转型的内在因由
四、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位的确定:公安现代化转型内涵的初步认识与表达
第十章 走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背景
——对广东公安现代化转型基本问题的把握
一、走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背景:对现代化转型条件下广东公安工作开展的客体问题的认识
二、走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背景:对广东公安
主体自身现代化转型面临基本问题的认识
第十一章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与基本指向
一、对广东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基本概括
二、广东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