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河气韵(书香视野中的生态文化)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陈华文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部生态类图书评论集,由“生态文学品鉴录”、“生态文化启示录”、“生态社会忧思录”“生态变迁感悟录”4个部分组成。每篇文章都是以一本图书(2011年之后公开出版的相关新书)作为依托,进而展开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热点问题展开评论。书稿将通俗性和专业性结合,可读性和思想性结合,文笔质朴,评论深入浅出,观点新颖,将书香社会和生态文明两个热点话题进行融合。
作者简介
陈华文,1976年生于湖北汉川,博士、副编审,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作。
近年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若干,曾获得首届“大地文学奖”等写作奖项,著有《大地文心:地学文化实践与探索》《最是书香》《家国书事:来自南望山的阅读笔记》等。
目录
生态文学品鉴录
探寻唐诗的自然世界
草木世界的文学心灵
行走山水之间的李白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写作
草木乃山河之魂
我们欠植物多少恩
林下结庐识鸟音
山居生活的野性之美
西域历史的全景呈现
苍穹之下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变奏
浅吟低唱的生态情怀
朴素的生活健康的文学
城市、乡愁与草木
你的黄河,我的中国
《与狼共舞》的生态意蕴
大自然叩开智慧之门
杂草的罪与罚
生态文化启示录
最完备的地球人类史
人类文明的绿色之殇
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
森林与中国历史文化
博物学家的自然世界
美国女画家笔下的大自然
天空留下飞鸟的痕迹
大自然的寂静砥砺人心
令人敬畏的“自然城邦”
关照人类的动物朋友
食物给历史烙上鲜明印记
人与树的不解之缘
米粒对土地的深情
灵魂深处的大地之爱
生态社会忧思录
保护环境与社会繁荣的和解之道
洛杉矶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雾霾背后的低碳诉求
海洋的力量是一把双刃剑
海洋的命运 人类的未来
水资源危机搅动世界
城市如何更美好
寻找城市发展之魂
直击城市环境之痛
警惕发展中的“城市病”
为城市弊病开良方
“民以食为天”的时代拷问
医治时代的病与痛
认识人类“疾病之王”
生态变迁感悟录
破解人类发展的生态困局
地球生命演化的环境之维
人类进化的生命之思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代人类何为
敬重大自然方有未来
生物繁衍的奇妙解读
生命进化的壮美
大象在中国北方是如何退场的
环境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史
动物大迁徙令人震撼
蔚为壮观的万千气象
冰雪灾害就是“纸老虎”
暴风雪背后的生态变迁
美丽地球为何令人怦然心动
附录:素心绘山野
后记
序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
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
,阅读都是终身大事,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尽管
很多人都知道阅读于人的意义,但总是以工作忙、家庭忙
、课业忙为由,精心制订的读书计划常常沦为泡影。阅读
不仅贵在坚持,在一段时期内还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避免打乱仗。泛泛而读,其效果并不理想,想必很多人也
有同感。
陈华文乐于阅读,其读书的指向也非常明确,围绕生
态文化类书籍渐次展开,要不然,他也不会“攒”出这部
书稿。他在草木繁盛、水土肥美的江汉平原乡村出生长大
,对于和谐的大自然,和很多人一样内心充满感情。后来
他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求学,虽然并未从事地学环境
类专业的系统学习与研究,而是长期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
作,但他经常到野外采访地质工作的师生,在地质工作的
氛围熏陶下,萌发了对生态文化的兴趣。
工作之余,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阅读与生态文
化相关的作品。兴致所致之时,他写下了一篇篇或长或短
的书评。这些书评,陆陆续续在有关报刊发表。由于受到
报刊篇幅的限制,多数书评都被掐头去尾,做了大量删节
。为了还原“庐山真面目”,他将存在电脑中的书评底稿
拿出来,重新修改整理润色,汇编成本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
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问题,是全
人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关乎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发
展和个人的命运。生态环境既是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也
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同时还是不可忽略的
文化问题。陈华文在阅读中瞄准自然、生态、环境、绿色
话题,从人文的维度出发,大量阅读近年出版的中外文学
作品、社科作品和科普作品,阅读之后还表达个人的感受
,阐发个人的观点。本书中,依据阅读作品门类的不同,
将这些书评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生态文学品鉴录、生态
文化启示录、生态社会忧思录、生态变迁感悟录。在生态
环境的这张大网中,陈华文主动思考、总结、提炼,探寻
隐匿在书山书海中的生态文化之道。
历代以来,中国文人都热爱自然,敬重自然,将天人
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追求主动融人文学创作之中,他们
用感性的文字、优美的语言书写山河草木之美。本书第一
辑“生态文学品鉴录”中,陈华文研读中国古代诗词、现
当代小说散文作品之后,探讨了文学家与自然相互依存的
关系。正是由于古代文人们心怀自然,所以创作了一大批
广为流传的山水诗歌。在诗歌创作中,古人笔下的“我”
总是显得极为渺小,可是他们却对自然万物有着细致人微
的观察,其丰富的自然地理生态知识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进人现代社会以来,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创作成为主流,
对自然的描写受到了冷落,“我”成为创作的中心,从而
使得一些文学作品尽管在情节、心理表达方面淋漓尽致,
字里行间却看不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和一抹绿色。我认
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如果文学作品中看不到自然界应
有的生机,那么其作品的生命力就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人
不能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开来。
本书第二辑“生态文化启示录”中,陈华文围绕生态
与历史、生态与艺术、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分别展开
评论。广义上讲,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从狭义上看,生态文化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
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陈华文不单是在文
学作品中探求生态文化的应有之义,还从中外历史名作中
“打捞”生态文化的蛛丝马迹。中外学者对于人类历史进
程的研究,多从政治、经济、战争的层面切人,然而这存
在缺陷:因为人类历史的进程,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这个
宏观要素。现在不少学者,在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时,已经
考虑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可问题是,在中外历史上,
有关生态环境的科学作品为数并不算多。近年来,《一平
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受到读者的关注,本书描述了大自
然中的寂静之美。陈华文在本书书评的结尾处对寂静的内
涵进行了升华:“我们身处快速发展转型的这个时代,不
仅要遏制生产生活中的噪音,还要祛除思想、文化、行为
中的杂音、噪音,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安静地阐释生命
的美义。”
工业革命之前,全球生态环境并没有受到大规模的破
坏。工业革命后,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机器生产规模的不断
扩大,加上人口的增长,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受到巨
大的威胁。近些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同时自
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在本书第三辑“生态
社会忧思录”中,陈华文主要围绕工业生产、城市建设、
食物安全、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
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客观上讲,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100多年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和治理方面,都走过一些弯
导语
历代以来,中国文人都热爱自然,敬重自然,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追求主动融人文学创作之中,他们用感性的文字、优美的语言书写山河草木之美。
本书依据阅读作品门类的不同,将这些书评分为四大部分。在生态环境的这张大网中,陈华文主动思考、总结、提炼,探寻隐匿在书山书海中的生态文化之道。
后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于蔚蓝的天空、清澈的
河水、绿色的大树、清新的空气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我在
上大学之前,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学毕业后近20年
来,我和武汉这座大城市共同成长。城市在迅速扩张,人
口在急剧增加,自然环境也随之不堪重负。原来,在城市
里求得怡然的安身之所并非易事。
这些年来,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
毕竟这和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紧密相关,和子孙后代
的繁衍直接相连。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从
治国方略层面看,针对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从中央到地方
接连出台诸多近乎“苛刻”的政策和法规。毫无疑问,这
是动了真格。从学术研究的层面看,多学科多领域的学者
专家们,纷纷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源源不断地贡献出知
识和智慧。从文化发展的层面看,不少作家和艺术家,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作。
在我工作的这所大学里,有一大批教授学者针对生态
文明建设,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出发,开展
学术攻关,例如王焰新教授、成金华教授、李长安教授、
邓宏兵教授、刘传红教授等,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
响力。我不是学生态环境类专业的,但是在这种学术氛围
的影响下,也开始关注起生态文化文学理论与评论。
对于生态文化的研究,我曾经苦苦地寻找突破口。近
几年来,在工作之余,我有阅读和撰写书评的习惯。大约
是2012年的一天,我突然想到,何不从书香阅读的角度切
人到生态文化的表达之中?就这样,我的阅读渐渐有了指
向,开始针对中外生态文化文学著作进行重点研读。我一
本又一本地阅读,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生态文化类评论。承
蒙很多编辑老师的厚爱,我的书评陆续发表在《光明日报
》《中国文化报》《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环境报》《
中国绿色时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深圳特区报》
《环境经济》《环境教育》等报刊上。
在阅读生态文化文学著作的同时,我也阅读《生态学
》《环境学导论》《普通地质学》《人文地理学》《环境
设计概论》之类的专业教材,一方面提升基本理论素养,
另一方面也可增强生态文化文学评论的底气。当然,生态
文化文学和生态文明一样,是一个异常庞大的知识体系,
我所理解、认识、表达的,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2016年,我萌发了将生态文化文学评论结集出版的想
法。我当时的领导喻芒清教授得知后非常支持,他从自己
的科研经费中拨出了款项予以资助,令我感念不已。在随
后的两年中,我继续在生态文化文学评论中摸爬滚打,那
些文字终于“积攒”成一本书的厚度。当书稿初具雏形后
,他又欣然作序。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刘传
红老师。有阵子我对书评写作产生迷惘的情绪,是他给我
鼓励,“任何领域都有大学问”这句话我一直安放于心头
。拙著之出版,要感谢湖北人民出版社的马骏、赵世蕾两
位编辑老师,若不是他们的策划、编校和指导,拙著不可
能呱呱落地。感谢我的堂兄陈三华,他是一所乡镇小学的
美术老师,也是我年少时学画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一位
隐藏在民间的绘画高手。他得知拙著即将出版,便不遗余
力地帮忙绘制插图。在书稿后面,我也将平时画的一些与
生态文化有关的钢笔画作收录其中,给拙著增加一点鲜活
性。感谢赵俊明老师为拙著封面提供绝佳的摄影作品。感
谢妻子吴艳博士,她是一个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科研的人,
她的治学态度给我莫大的启迪。感谢已快五岁的女儿陈书
菡,若不是她给我带来欢乐,我简直无法安心阅读和写作
。最后,我要感谢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总是激励
我,为我加油。
由于学识、笔力所限,难免有疏漏之处,请读者诸君
指正。
陈华文匆草于2018年农历腊月初九,生日之时
精彩页
探寻唐诗的自然世界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而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最为鼎盛的辉煌年代,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灿若星河的伟大诗人。唐诗也如同一个巨大的万花筒,涵盖和涉指的内容极为繁杂和宽广。古往今来,不少学者潜心研究唐诗,然而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唐诗,还并不多见。而《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版)立足现代科学的立场,从植物学、动物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等维度,试图解开掩藏在唐诗内部的“文化密码”。
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的是对自然领域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与分类。博物学内涵丰富,囊括了自然学科的部分内容。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般是指某个自然或者技术领域的专门学问。对于普通人而言,系统而深入的现代科学,具有知识认知方面的门槛和壁垒。而博物学则不同,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博物学就如同现代科学领域的“博雅教育”或者“通识教育”。《唐诗的博物学解读》这本著作的问世,一方面还原了古代历史中的自然科学常识,另一方面从理性的维度挖掘了古代文学的自然魅力。本书将文学与科学融通,极大地拓展了唐诗研究的深度、广度与力度。
《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一书的作者胡淼先生,1961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他虽然长期在基层从事植物保护工作,但他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他撰写的《(诗经)的科学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曾一度在古典文学圈引起广泛关注。《唐诗的博物学解读》是继《(诗经)的科学解读》后作者的又一力作。胡淼花费十数年时间潜心研究,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渊博的学识,配以丰富的插图,对唐诗中涉及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天文、地理、气象和水文等进行了科学分析,纠正了历代注释和理解上的差错,赋予千年古诗全新的现代面貌。本书收录了唐代120多位著名诗人的500首诗篇,对诗中出现的自然科学相关问题做了精到的解读。
唐诗是一座瑰丽的艺术殿堂,在这个殿堂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宝藏。与现代社会相比,唐朝的科技并不算发达,但是诗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丝毫也不亚于今人。1000多年来,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历经了巨大的变迁,当时的一些植物、动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加上诗歌对语言高度凝练的要求,使得不少唐诗中所牵涉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成为无解的难题。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揭开其中的一些秘密,这对于重新认识唐诗的魅力,无疑大有裨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长期是两条平行线,搞文学研究的人不懂自然科学,而搞自然科学的人对于诗歌的理解也有局限性。如果将两者打通,这对于人的知识修养是一种直接的考验。胡淼大胆“吃螃蟹”的学术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当然,他也并非全才和通才,也并没有对所有唐诗逐一进行科学解读,本书所要表达的,仅是他的个人见解,至于这种见解对错与否,人们自有评判。
在阅读本书时,我不禁想到了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教授的一本著作《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在这本著作中,他关注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与植物的关系。由于该著作涉及的古典文学作品过于繁多,在分析古典文学中的植物科学时,不免泛泛而谈。而《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不一样,它主要的分析对象是唐诗,并且“剑指”科学领域中具有争议性的名诗名句。从科学格局和文化视野两个方面来看,此书在研究的专业性方面更高一筹。当然,本书110万字、1000余页的分量,对于读者而言,是不小的阅读挑战。
胡淼的本业是从事植物保护,这给他探寻唐诗中的植物的隐秘世界带来了先天的便利。经过考证,他在唐诗中新发现的植物大约有22种(含类群)。如,很多唐朝诗人写到“枫”,经过比照,书中得出的结论是:“枫”可能泛指数种植物。而诗人李百药在《途中述怀》中写到的“江上枫”,顾况在《小孤山》中写到的“古庙枫林江水边”的“枫”,以及杜甫《寄韩谏议》中“青枫叶赤天雨霜”里的“枫”,都是指金缕梅科的高大乔木枫香树,这种树叶色青绿,经霜变红,树液清香。在唐诗中,“枫”常常象征才高志大的在野人士。
对于唐诗中所提及的植物,胡淼进行了专业层面的比较分析。比如木棉、树棉、贝树等,在唐诗中经常出现,而很多人对这些树的认知模糊不清,存在各种误读。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中“汉女输檀布”里的“檀”是什么?有人说是木棉,有人说是树棉,还有人说是植树,等等,总之是一种其花朵可以织布的树木。在胡淼看来.世界上没有一种树木的花是可以用来纺纱织布的。他提到,橦就是今天属锦葵科的棉花的一种,即海岛棉(旧时称“木棉”)。这种植物,唐代在四川等地就开始栽培了。但是张籍在《送蜀客》中“木棉花发锦江西”一句所说的“木棉”,则又是另外的植物,即现代植物学木棉科的木棉。这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先开花,后放叶,花多红色,大而艳丽,开花时满树红花欲燃,异常壮观。果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3: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