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时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治理
分类
作者 刘洪银//田翠杰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
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
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经
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全面现代化成为经济社会转
型发展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深
化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可持续的高
质量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七大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需要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基础。其中,现代职业教育
是教育现代化的支柱之一。“中国制造2025”和乡村
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各类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国家
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
重视。三大群体(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
员)就业难的根源在于职业教育的缺失。每年春节过
后如期而至的“民工荒”既是劳动力相对短缺又是技
能结构性短缺所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
缺乏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因此,许多高校毕业生开
始主动学习职业技术;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的原因之
一也是技能素质不高。就业是民生之本,构建和谐社
会必须将解决就业问题放在首位。解决就业问题的关
键之一就是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从宏观层次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产业结构
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
级,非农产业由“三高一低”的传统低端产业向节能
减排的现代高端产业升级;农民就业从人畜力的传统
农业向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等现代农业就业转型,从
不稳定的体力型低收入非农转移就业向稳定体面就业
转型。“双转型”需要依赖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
新型产业,引领产业升级演进,而科技研发人才和科
技应用人才都是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结果,
尤其从事产业技术应用的技术工作者,技术的掌握运
用主要依靠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我国重学术轻技术的教育理念主导教育事业的发
展,学校教育在培养了大批全面型人才的同时忽视了
专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之一。与高等职业教育相比
,分布在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更加匮乏。近几年
虽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一
体化发展战略,但农村经济薄弱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
然困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与农村职业教育滞后
互为因果关系。
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特殊规律性。第一,与一般
人才不同,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能单独依靠理论灌输,
而应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开展实训实习,锻炼动手实
操能力和精湛技艺。这就需要增加实操设备、实训场
地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提高职业学校实践实习教
学硬件设施水平。因此,职业教育对教育投入具有较
高的依赖性。第二,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活动需要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鉴于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职
业学校独木难成林,需要行业企业的加入。行业企业
从职业教育的外溢价值中获益较多,职业教育成果可
以在企业中直接转化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大
企业设立职业技术学校所提供的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
替代了企业培训,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国际上
普遍实行的职业教育模式。第三,职业教育遭遇社会
歧视。无论在中国还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被看成是
低人一等的面向体力劳动的技术教育,技术劳动者创
造的剩余价值低于白领阶层的复杂劳动,人们参加职
业教育的动力不足。这就给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带来挑
战。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没有完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导致普通中高等教育单轨发展,理论型人才供给充足
,而高技能人才培养短缺。无论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
等职业教育,社会歧视情况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培养
的动力机制尚不完善,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技艺达不到
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不高,
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自主创新的职业发展格局。对中
职教育而言,大部分中职教育分布在农村地区,县级
以下基层财政对中职教育支持力度不够,中职学校硬
件设施不全、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初中毕业生没有参
加职业教育而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农民参加职业培
训的比率不高,职业农民培育开展缓慢。对于高职教
育而言,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机制不完善,现代学徒
制培养尚处于试点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轻视学生核
心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导致了高技能人才素质的
不全面,降低了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
可喜的是,职业教育发展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
,教育行政部门已着手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职业教育发
展战略。2009年12月,国家初步推行农村职业免费教
育,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
业学生以及城市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并对
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提供人均1500元的
中职助学金。《(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目录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
1.2 中职教育文献综述
1.3 高职教育文献综述
1.4 现有研究评析和本课题研究空间
1.5 研究方法
1.6 框架结构图
中职篇
2 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农民就业转型的互动关联机制
2.1 中职教育的理论基础:农村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劳动本位
2.2 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关联机制
2.3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就业转型的互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3.1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3.2 国内各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模式
3.3 本章小结
4 农村实行中职“9+2”义务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4.1 国家实行农村中职“9+2”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4.2 国家实行农村中职“9+2”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4.3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5.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
5.2 模式诠释
5.3 本章小结
高职篇
6 高职教育引领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6.1 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状况
6.2 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发展趋势
6.3 本章小结
7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7.1 公共财政对高职教育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7.2 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仍然存在
7.3 师资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7.4 专业建设没有精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求
7.5 高职院校办学改革走入误区
7.6 校企合作尚未找到“双赢”路径
7.7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不够深入
7.8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存在短板约束
7.9 本章小结
8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8.1 办学体制国际比较
8.2 中高职教育衔接比较
8.3 高职教育运行机制
8.4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8.5 高职教育政策法规
8.6 启示与借鉴
8.7 本章小结
9 新时代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9.1 研究背景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9.3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总体思路
9.4 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9.5 本章小结
对策篇
10 新时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对策
10.1 营造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
10.2 实行农村中职义务教育,构建现代化中职教育体系
10.3 加强职业教育监管,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10.4 以校企耦合渗透推进高职院校改革,构建现代化高职教育办学体系
10.5 以工学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
10.6 聚力培养学徒核心素养和工匠精神,锤炼学徒生自我成长能力
10.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过程中提交的咨询报告
咨询报告一 制造业转型需要加快培育高级蓝领——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咨询报告二 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约束与破解
咨询报告三 经济增长趋缓中应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咨询报告四 营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
咨询报告五 “大学后”就业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咨询报告六 建议加强天津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
咨询报告七 建议协同推进职业农民培育与增收
后记
序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
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现
代化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在国
家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运用社会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理论模型法、深
度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县级以下)
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治理对策,揭示新时代我国现
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洞察我国职
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寻找现代职业教
育治理的可行路径,以期为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和行政
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有助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
的实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
义。
中职教育研究表明,普及高中教育需要优先普及中职
教育。如果农村普及中职两年免费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支出的比重均可维
持在合理范围,国家具有发展农村中职免费教育的经济能
力和财政可行性,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率先
进入中职免费教育阶段。中职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
新生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等社会责任
,国家应将逐步实施的中职免学费教育升级为农村中职两
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不但免费,还具有强制性、普遍性
和世俗性特征。实行国家中职义务教育,有助于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树立职普平等的教育观,改变职业教育的被社
会歧视的现状。据此,本书研究构建了以农村中职义务教
育为特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学术教育与技术教
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交互发展、融合推进的农村职业
教育发展模式。建议政府主导农村职业教育,建立中央和
地方政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分担机制;建立学术教育与技
术教育交互发展通道,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改革农村职
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科学引导农村职业教育资
源的配置工作;严格执行特殊行业劳动准入制度,加强政
府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监管。
高职教育研究聚焦公共财政支持问题、招生难问题、
师资数量结构问题、专业建设问题、现代学徒制培养问题
等。在比较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办学体制、运行
机制、培养模式和政策法规基础上,从办学体制、功能拓
展、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等方面阐述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思
路,构建了基于功能互补耦合、教育责任拓展、业务相向
渗透的校企深度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诠释了高职
院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内涵、
工学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机制及从学徒到工匠的成长路径
。研究表明,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到工学融合的嬗变需要
培养目标从操作能力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等核心素养拓
展。从学徒到工匠的蜕变既需要掌握实操技能,也需要锤
炼人格品质,还需要培养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
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但现代学徒制教育偏离了核心素
养和工匠精神,中职教育不注重人格品质塑造,高职教育
轻视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重塑工匠精神需要人
格品质、心理资本、技术能力和政策法规的支撑。建议将
核心素养和工匠精神纳入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立法,制定
有关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条例;构建政行企校合作共同体,
制定校企人员互聘交流和实习管理责任分担制度;高职院
校开展招生制度改革和办学改革,建设生产性实训设施和
场所,实行高职导师制和职业培训师制,加强学徒生责任
感、坚韧性和关键能力培养。
作者
2018年10月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社会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理论模型法、深度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方法等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县级以下)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治理对策,揭示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洞察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寻找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可行路径,以期为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和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有助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