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将中外经典著作《沉思录》与《道德经》进行新鲜结合的哲学普及读物。这两部著作分别是西方和东方的经典哲学著作,都是关于人生、社会、自然多层面的思考。
本书将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元素进行排版和阅读形式设计,梁实秋的译读及胡适《中国史大纲》解读精选,帮助当下读者在困顿和迷茫中于哲学经典里寻得人生答案,让这部作品既“好读”又“好玩”,亦让《沉思录》与《道德经》里沉睡千年的哲思与年轻的读者们产生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活了很久的智慧(东取道德经西问沉思录)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古罗马)玛克斯·奥勒留//(春秋)老子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将中外经典著作《沉思录》与《道德经》进行新鲜结合的哲学普及读物。这两部著作分别是西方和东方的经典哲学著作,都是关于人生、社会、自然多层面的思考。 本书将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元素进行排版和阅读形式设计,梁实秋的译读及胡适《中国史大纲》解读精选,帮助当下读者在困顿和迷茫中于哲学经典里寻得人生答案,让这部作品既“好读”又“好玩”,亦让《沉思录》与《道德经》里沉睡千年的哲思与年轻的读者们产生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目录 《活了很久的智慧(东取道德经西问沉思录)》无目录 序言 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 位居至尊、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 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玛克斯·奥勒留外恐怕没 有第二人。这位1800年前的旷代奇人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 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 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 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 与这部书同一类型差可比拟的应推15世纪德国僧侣学 者托马斯·坎佩斯(Thomas Kempis)所著之《效法基督 》,但是以文笔之亲切动人和对人影响之深巨而论,后者 与前者仍不能同日而语。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以笃行实践 的孔门哲学为其根基,益以佛学的图通深邃和理学的玄妙 超绝,可以说是把宗教与伦理熔于一炉。 这样的民族性应该使我们容易接受这一部斯多亚派哲 学最后一部杰作的启示。译者对于此书夙有偏好,常常觉 得这一位古罗马的哲人,虽然和我们隔有18个世纪之久, 但开卷辄觉其音容宛在,栩栩如生,Renan于1881年所说 :“我们人人心中为玛克斯·奥勒留之死而悲戚,好像他 是昨天才死一般。(Tous,tant que nous sommes, nous portons au coeur le deuil de Marc—Aueble colnlTle s'ileait mort d'hier.)”确是大家共有的 感想。1958年受林挺生先生嘱,早此书,耗时逾年始克竣 事,平生翻译以此书最为吃力,亦以此书为受益最多。今 将付梓,爰将作者生平及有关资料略为叙述,以为读者之 参考。 一、玛克斯的生平 玛克斯·奥勒留·安东耐诺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于西历公元121年4月(26日,或6日,或21日 )生于罗马。他的本来的姓名是Marcus Aurelius Verus ,出自贵族家庭,据说是罗马第_二任国王Numa Pompilius(715~672B.C.)之后裔。他的父亲Annius Verus是罗马的显宦,祖父(亦名Annius Verus)曾三度 任执政官。玛克斯不幸父母早故,由祖父抚养长大。幼时 颖悟过人,深得当时皇帝Hadrian(76~138)之赏识,曾 不呼之为Verus而昵称之为Verissimus(most truthful )。 6岁时获骑士衔,8岁时为古罗马战神祭司。姑母 Annia Galeria Faustina嫁给皇帝Hadrian的义子Titus Antoninus Pius,这一位姑父后即于138年继位为帝。姑 父Antoni FlUS无子,便以玛克斯为义子,使改姓名为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这是他改名换姓之由来。 玛克斯十五岁时与姑父另一义子Commodus之姊Fabia 订婚,至是解除婚约,与姑父母之女Faustina订婚。玛克 斯所受的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分别由私聘教师指导授 业。他主要的训练是斯多亚派哲学,所以他自幼即学习着 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于吃苦耐劳,锻练筋骨。他 体质夙弱,但勇气过人,狩猎时擒杀野猪无惧色。对于骄 奢逸荡之事则避之唯恐若涣。当时罗马最时髦之娱乐为赛 车竞技,每逢竞技,朝野哄动,趋之若狂,甚至观众激动 ,各依好恶演成门户(Factione),因仇恨而厮杀打斗,对 于此种放肆过分之行玛克斯不以为然,他轻易不现身于竞 技场内,有时为环境所迫不能免俗,他往往故意借端于竞 技不加正视,因此而备受讥评。 (三)James Moor and Thomas Hutcheson合译本,刊 于一七四二年。近于直译,信而不雅。一九O二年, G.M.Chrystal刊有修订本,颇佳。 (四)Richard Graves译本,刊于一七九二年,无特 长。(五)George Long译本,刊于一八六二年,常被誉 为“标准译本”,流通最广,在四十年间独步一时。文笔 近于拙朴,是译者故意模仿玛克斯原文作风所致。 (六)Hastinss Crossley译本,刊于一八八二年, 仅刊第四卷,余稿未刊行。 (七)G.H.Rendal1译本,刊于一八九八年。许多批评 家认为是最佳译本,信雅兼备。 (八)John Jackson译本,刊于一九O六年,牛津大学 出版。译笔极佳,惜有大胆窜改处。 (九)C.R.Haines译本,刊于一九一六年,有希腊原 文对照,收入Loeb Classical Library。 以上九种译本,译者手边仅有四种,即(一)、(五) 、(八)(九)共四种。经参阅后,决定选用Haines的对 照本为根据,因为这一译本是比较最忠于原文,最能保持 原文的面貌。可能Long和Jackson译笔较为流畅,但是翻 译古典作品还是应以忠实为第一义。Haines自己说:“我 情愿犯错,如果算是错,错在过于忠实方面。因为此书之 面貌大部分是由于其文笔所造成。”玛克斯的文笔确实是 相当朴拙。书中前后重复之处甚多,句法有时奇简,意义 有时不甚清晰。此中文译本亦曾妄想努力保持原作风格, 但由英文转译,与“含饭哺人”犹有一间,能存几许原作 风味,殊不可知,译成重校,不禁汗颜。幸原书价值具在 ,过去曾感动无数读者,如Frederick theGreat,Maximilian of Bavaria,Cap.John Smith,General Gordon均曾受其影响甚巨。此中文译本如 能引起读者兴趣,成为人格修养之借镜,则是我所企望的 。 导语 《活了很久的智慧(东取道德经西问沉思录)》是奥勒留与老子的首次“隔空对话”,一次“有趣灵魂”的碰撞。东西方哲学对读,正反书走心设计,采取复古“蒸汽波”设计元素。经典叠加,奥勒留+老子+梁实秋+胡适,古今中外智慧强力“集结”——经典译本+大师解读,中外大师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智慧“360度展开”呈现,趣味比对,发现不一样的他们和不一样的自己。 精彩页 卷一 一、从我的祖父维勒斯(Verus)我学习了和蔼待人之道,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 二、从别人对我父亲的称赞和我自己对他的回忆中,我学习了谦逊和勇敢。 三、从我的母亲我学习了敬畏上帝,慷慨;不仅是不肯为恶,甚至不起为恶的念头;并且进一步,过朴实的生活,摒绝一切富贵之家的恶习。 四、是我的曾祖送我进了公立学校,给我延请优秀的家庭教师,并且指示我在求学方面不惜斥用巨资。 五、我的教师”训导我:不要在竞车场中参加拥护蓝背心派或绿背心一派,也不要在比武场中参加拥护那轻盾武土或重盾武士;不要避免劳苦,要减少欲望,凡事要自己动手做,少管别人的闲事,不可听信流言。 六、戴奥格奈特斯(Diognetus)②训导我:不要关心琐细的事情;不要听信奇迹贩子与巫师们所说的有关驱鬼符咒的话,以及类似的怪话;不要养鹤鹑,不要对类似的游戏发生兴趣;听了别人的直言不要温怒,要勤修哲学,先研读Baccheius 再诵习Tandasis与Marchinus;从幼时即练习写对话;并且喜欢小木床、羊皮以及其他一切与希腊苦攻哲学有关的事物。 七、由于拉斯蒂克斯(Rusticus),我才注意到我的品格有改进与锻炼的必要;不要误入诡辩的邪途;不要写空疏的文字,不要作老生常谈,不要装作为一个健者或无私的人;要避免修辞、诗歌与绮丽的文辞;不要穿着长袍在屋里踱来踱去,以及类似的荒谬举动;写信不要装腔作势,要写得像他自己从Sinuessa写给我的母亲的那封信的样子;对于那些容易发脾气冒犯人的人们,要随时准备和平相处,并且如果他们有意悔过知返,要半路迎上去;读书要细心,不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对于每一个鼓舌如簧的人,不可太快地表示同意;最后,由于他,我才得读到埃皮克提图的《回忆录》(Memories of Epictetus),这本书是他从私人度藏中拿出来借给我的。 八、从阿波娄尼阿斯(Apollonius)我学习了自恃自立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任何事都不听从运气;除了理性之外,绝不仰仗任何东西;在急剧的苦痛中,纵然是一个孩子的天殇,或是疾病缠身,也永不改变常态;我看出他本身就是一个活的榜样,一个人可以是很威严猛厉,同时也是很柔和,诲人从不知倦;我还看出,他有实际经验,讲起道来从容不迫,但他从不认为这是他的特长;我还学得了如何接受朋友们的恩惠,既不可因此而丧失自尊,亦不可漠然地视为事之当然。 九、从塞克斯特斯(Sextus)@我体会到一个和善的性格,个家长控制下的家庭;合于自然之道的人生观;严肃而不虚矫;随时小心照顾到朋友们的利益;对于没有知识的人和不讲理的人能能容忍。他善于适应,和他在一起比听受阿读还令人愉快,同时与他交往接触的人无不对他极度软仰;对于人生的基本原则之如何发掘、如何安排,他有把握,他有办法。他从不表现出温怒或其他的情绪,而是完全超出情绪的影响之外,永远是和蔼可亲;对人赞美而不誉扬过分,饱学而不炫弄。 十、从文法家亚历山大(Alexander)@我学习了避免挑剔别人的错;别人谈吐中用了粗鄙的字眼,或不合文法,或发音错误,都不要公然指责,要在回答的时候巧妙地正确地使用那个词句,或是作为同意他的意见而重复使用一次那个词句,或是作为共同研究那一件事而不是推敲某一个字,或是采用其他的委婉而不伤人的方法来提醒他。 十一、从佛朗图(Fronto),我注意到一个暴君所惯有的猜忌、狡诈与虚伪;并且一般讲来,我们所谓贵族阶级都缺乏慈爱的天性。 十二、从柏拉图主义者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Platonist),我学习到—在不必要时不可常对任何人说,或在信里说:“我太忙了!”也不可以此为借口而逃避我们对人应尽的义务。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