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演进反思及展望/建筑遗产保护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沈俊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沈俊超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南京公司总规划师。
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乡村规划等。
2002年工作以来,负责和参与白勺规划设计项目获得全国、省、市级优秀规划设计奖50余项。在各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1南京名城概况
1.1 名城历史文化概况
1.1.1 历史沿革
1.1.2 城市变迁
1.1.3 空间演变
1.1.4 名城特色
1.1.5 名城价值
1.2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1.2.1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1.2.2 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
1.2.3 文化复兴成为国家战略
1.2.4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新时代主要矛盾
1.3 历史文化保护趋势
1.3.1 国内外历史文化保护思想的不断演进
1.3.2 国内历史文化保护的实施理念不断发展
1.3.3 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法规不断完善
1.4 南京城市发展动向
1.4.1 历史文化保护逐步达成共识
1.4.2 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优化转变
1.4.3 城市空间结构持续拓展优化
2历版规划概述
2.1 “1984版”保护规划
2.1.1 规划编制背景
2.1.2 规划主要内容
2.1.3 保护内容框架
2.1.4 规划总结评价
2.2 “1992版”保护规划
2.2.1 规划编制背景
2.2.2 规划主要内容
2.2.3 保护内容框架
2.2.4 规划总结评价
2.3 “2002版”保护规划
2.3.1 规划编制背景
2.3.2 规划主要内容
2.3.3 保护内容框架
2.3.4 规划总结洋价
2.4 “2010版”保护规划
2.4.1 规划编制背景
2.4.2 规划主要内容
2.4.3 保护内容框架
2.4.4 规划总结评价
2.5 历版保护规划评述
2.5.1 总体评述
2.5.2 内容评述
3保护规划理念
3.1 国外历史城市保护相关理念的演进
3.1.1 19世纪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理论的探索
3.1.2 20世纪初达成保护理念共识的单体保护
3.1.3 1960年代开始的地区与城镇保护
3.1.4 20世纪后期至今的多元化文化遗产保护
3.2 国内历史城市保护理念的演进
3.2.1 近代中同的古物保存和文物保护
3.2.2 1949年以后的文物保护
3.2.3 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3.2.4 1990年代开始的历史地段保护
3.2.5 新世纪以来的多元文化遗产保护
3.3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演进
3.3.1 “1984版”和“1992版”保护规划理念
3.3.2 “2002版”保护规划理念
3.3.3 “2010版”保护规划理念
4保护规划编制
4.1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技术理论演变
4.1.1 1982—1 986年建立保护体系
4.1.2 1987—1994年规划编制探索
4.1.3 1995—2008年形成规范条例
4.1.4 2009年以来完善编制要求
4.2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实践解析
4.2.1 西安:整体保护古城基础上的历史文化遗产分类保护
4.2.2 北京: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4.2.3 苏州: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基础上保护与彰显历史义化名城特色
4.2.4 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利用
4.2.5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系统综合
4.3 南京历版保护规划编制过程概要
4.3.1 “1984皈”和“1992版”保护规划编制过程
4.3.2 “2002版”保护规划编制过程
4.3.3 2002年《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编制过程
4.3.4 “20lO版”保护规划编制过程
4.4 南京历版保护规划编制演进总结
4.4.1 保护意识与考核机制
4.4.2 政策保障机制的建立
4.4.3 价值判断与保护对策
4.4.4 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4.4.5 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撑
4.5 规划深化及基础研究
4.5.1 保护规划的深化
4.5.2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5保护规划实施
5.1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战略的贯彻
5.1.1 “新区做加法”与“老城做减法”
5.1.2 “保老城、建新城”与“双控双提升”
5.2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和风貌的保护
5.2.1 山水环境
5.2.2 古都格局
5.2.3 传统风貌
5.3 关于历史地段的保护
5.4 关于古镇古村的保护
5.5 关于文物古迹的保护
5.5.1 文物保护单位
5.5.2 历史建筑
5.5.3 地下文物
5.6 关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5.7 关于历史文化的展示和再现
5.8 历史地段保护典型案例分析:南京城南民居型历史地段
5.8.1 南捕厅一评事街
5.8.2 仓巷一安品街
5.8.3 颜料坊G3G4地块
6反思以及展望
6.1 当前面临的形势
6.1.1 已有的成就
6.1.2 当前的挑战
6.1.3 面临的机遇
6.2 规划的相关反思
6.2.1 规划理念没有得到深入贯彻
6.2.2 规划编制技术方法仍需创新
6.2.3 规划相关内容需要优化完善
6.2.4 规划实施机制需要深化细化
6.3 规划编制的展望
6.3.1 关于规划理念
6.3.2 关于规划思路
6.3.3 关于规划编制
6.3.4 关于规划内容
6.3.5 关于实施机制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研究对象,在国际国内视野中,对历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规划理念、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等进行解析,揭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演进与国际、国内历史城市保护理论实践发展趋势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呼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总结历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成就,反思其不足之处,进而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改完善提出展望和建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