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史演义(现代白话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蔡东藩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卓越的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历时10年,蔡东藩将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尽书于笔下,成书11部,21册,1000余回,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书“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语皆有本”,较之《三国演义》,更忠实于历史;较之“二十四史”,更通俗易懂;较之《国史大纲》,自评自注更加生动有趣。此书一经出版,即受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风靡全球,重印几十版,累计销量逾千万册,实为通俗史著之经典巨著。蔡东藩因此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书评(媒体评论)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 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著名史学家 顾颉刚 我们的民族历史要承,要绪,读蔡先生的书可以 导你入门,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著名作家 二月河 如果我们需要理解中国历史的丰富和复杂,蔡著 确实是一部难得的线索清楚、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 作品。 ——北大教授 张颐武 毛泽东为何喜爱蔡著?原因很多,但蔡著成功实 现了历史真实和趣味性的统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 ——著名学者 杨天石 目录 第一章 破庙里走出的穷和尚 第二章 朱元璋发迹 第三章 岳父郭子兴 第四章 鸿门宴“死里逃生” 第五章 常遇春受赏识 第六章 徐达首战告捷 第七章 智擒二将 第八章 廖永安战死平江 第九章 大谋士刘伯温 第十章 义救小明王 第十一章 决战鄱阳湖 第十二章 兵败如山倒 第十三章 徐元帅北伐 第十四章 朱元璋登基 第十五章 元顺帝出逃 第十六章 北征军再次出发 第十七章 天下第一奇男子 第十八章 狼子野心胡惟庸 第十九章 南北平定 第二十章 “孝慈”马皇后 第二十一章 建文帝削藩 第二十二章 燕王朱棣清君侧 第二十三章 靖难之役 第二十四章 大军集结 第二十五章 箱子里的秘密 第二十六章 壬午年的惨事 第二十七章 郑和出使西洋 第二十八章 张辅三下安南国 第二十九章 妖妇唐赛儿 第三十章 成祖的四次北征 第三十一章 朱高煦谋反 第三十二章 狸猫换太子 第三十三章 太平盛世 第三十四章 土木堡之战 第三十五章 景帝登基 第三十六章 太上皇回国 第三十七章 太上皇复辟 第三十八章 于谦受冤 第三十九章 太监曹吉祥 第四十章 贵妃万贞儿 第四十一章 韩雍破大藤峡 第四十二章 阿丑的戏中戏 第四十三章 孝宗即位 第四十四章 太监刘瑾 第四十五章 刘太监的恶行 第四十六章 百姓哄抢刘瑾肉 第四十七章 河北剿匪记 第四十八章 武宗的义儿 第四十九章 游龙戏凤 第五十章 沉迷酒色的武宗 第五十一章 宁王府的叛乱 第五十二章 一代儒将王守仁 第五十三章 黄石矶与王失机 第五十四章 百步穿杨 第五十五章 武宗去世 第五十六章 世宗新政 第五十七章 声势浩大的大议礼 第五十八章 真人邵元节 第五十九章 命中注定的“火劫” 第六十章 世宗遭宫变 第六十一章 兵临城下 第六十二章 俺答退兵 第六十三章 舍生取义的杨继盛 第六十四章 义子赵文华 第六十五章 胡宗宪巧擒海盗 第六十六章 十三岁的嫔妃 第六十七章 邹应龙梦里锄奸 第六十八章 严家的末日 第六十九章 树倒猢狲散 第七十章 海瑞之谏 第七十一章 边陲纳降 第七十二章 闯入深宫的男子 第七十三章 贤母教子 第七十四章 春风一度暗结珠胎 第七十五章 立储风波 第七十六章 三娘子的三段情缘 第七十七章 援助朝鲜 第七十八章 玉盒里的蛀虫 第七十九章 被冷落的太子 第八十章 明末三案之梃击案 第八十一章 三案之红丸案 第八十二章 三案之移宫案 第八十三章 后宫之难 第八十四章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 第八十五章 新巡抚上任 第八十六章 外妖内孽 第八十七章 魏忠贤的点将录 第八十八章 党狱迭起 第八十九章 半途而废的谋逆 第九十章 怀宗治魏党 第九十一章 徐光启举荐洋人 第九十二章 袁崇焕冤沉碧血 第九十三章 曹文诏扬威 第九十四章 秦良玉千里勤王 第九十五章 卢象升之死 第九十六章 十八子主神器 第九十七章 李自成横霸中原 第九十八章 紫禁城沦陷 第九十九章 怀宗殉国 第一百章 明朝覆亡 精彩页 第一章 破庙里走出的穷和尚 如今天下太平,现世安稳,大地回暖,惠风和畅,鸟语花香,窗明几净,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搁笔一个多月了。回忆去年编写《元史演义》,写到元末明初时恰好年关将至,只好将元史交代清楚后便匆忙收笔。现在年关已经过去,身子也渐渐闲了下来。《元史演义》的余味,尚还留存脑中;《明史演义》的开头,恰好从此下笔。淡淡写来,兴味盎然,不禁就想把《明史》接着写下去了,于是,这才有了《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元帝赶出了中原,建立了明朝。死后传世十二,明朝历史一共二百七十六年,期间,有一段极大的原因,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得清楚的。 所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然是至理名言,但我总觉得有些笼统,不能用它来概括每一段历史盛衰的原因。 虽然明代开国,与元太祖、元世祖时的情形有所不同,但后来由兴转衰,由盛而亡却也重蹈了元朝的五大覆辙。哪五大覆辙呢?第一是骨肉相残,第二是宦官争权,第三是奸臣横行,第四是内戚恃宠,第五是流寇殃民。这五大弊端循环不息,足以损伤明朝元气,改写明朝命运。再加上内有党争,外有强敌,胶胶扰扰,致使整个明朝愈发混乱不堪,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得一败涂地,把锦绣江山拱手让给了他人。 后经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今感世事变化之沧桑,话前朝之兴替,虽国体和以前不同了,但其中的一些道理应该还是相通的。 远鉴元,近鉴清,不如以明史为鉴,所以元、清两史演义,既都依次编成,这《明史演义》,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况且历代正史中,笔墨描写最多的除了《宋史》,就是《明史》了。若要把《明史》三百三十二卷,从头至尾看一遍,差不多要好几年,而现在的学子又有几个能做到一心一意地研究史书的?就算他们买部《明史》,大多也只不过是收藏在书室里,做一个读史的样子罢了。何况还要忙于生计,连工作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哪还有时间来读史书?不读史书,他们又如何了解明朝的历史?一想到这里,我就更加觉得有加强历史教育的必要。 《明史演义》就是在这种想法下诞生的。本书该详写的地方详写,该略写的略写,对正史没有记载的奇闻轶事也都进行了记录,其中的是是非非就要靠各位读者来评判了。 我之所以说这些,是要告诉大家,明朝历史不能不写,而且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崛起的时候正是元朝末年。当时盗贼四起,叛乱不断,黄岩人方国珍在台温起兵,颍州人刘福通和栾城入韩山童在汝颍起兵,罗田人徐寿辉在蕲黄起兵,定远人郭子兴在濠梁起兵,泰州人张士诚在高邮起兵。还有李二、彭大、赵均用等一帮草寇,攻掠徐州,弄得四海纷争,八方骚扰。 虽然元朝廷调兵遣将,连年征战,却只抓住了韩山童,驱逐了李二,其他地方的叛军不仅丝毫未损,反而更加猖獗。那时元顺帝昏庸得很,整天只顾着和一群番僧变着法子作乐,搞什么演揲儿法、双修法、天魔舞、造龙舟、制宫漏……把军国大事全都抛在了脑后。贤相脱脱出征有功,元顺帝反而将他革职充军,以致脱脱死得不明不白;佞臣哈麻兄弟和秃鲁帖木儿犯上作乱,元顺帝反而对他们言听计从,恩宠有加。 也许是冥冥中惹怒了上苍,当时,山崩、地震、旱灾、水灾接连不断,甚至血雨、陨石、陨火等奇异怪象也时有发生。这些无非都是想让元顺帝改过自省罢了。可元顺帝怙恶不悛,仍然整日整日地和淫僧、妖女、妃子、宦官、奸臣们在一起,研究什么欢喜禅、秘密双修法,根本就不知道今夕何夕。这是天要亡元,于是中原大陆上群雄逐鹿,人人都想当皇帝。刘福通奉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做皇帝,国号宋,占据在亳州;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也居然自封为诚王,立国称周等等。或许是上天觉得这一群草寇太得意忘形了,毫无纪律,不配做中国的皇帝,所以就另选了一个人。此人不是别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父亲名叫朱世珍,家从泗州迁徙到濠州的钟离县。相传汉钟离就是在这里得道成仙的。朱世珍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就是朱元璋。 据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刚怀孕时,晚上做梦,梦见神仙给了她一颗药丸,她将药丸放在手心,光芒四射,她按照神仙的吩咐把药丸吞了下去,只觉得甘甜可口,及至醒来时,嘴里仍有余香。等到她足月临盆,将要分娩的时候,忽见一片红光直冲云霄,附近的人见了,还以为是火警,于是都赶去救火。到了他家门外,反而看不见什么火焰,可站远了再回望,还是红光冲天。 大家觉得莫名其妙,惊奇不已。后来才探听到,朱世珍家里生了一个小孩。于是大伙都把这个孩子的出生看作奇谈,说他肯定不是普通人,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这年乃是元文宗戊辰年,而朱元璋诞生的时日乃是九月丁丑日未时,于是后来有人推测命理说,朱元璋辰戌丑未四库俱全,是天子命。这也不在话下。 更让人不可思 导语 民国时期精挑细选的学生课外读物;系统学习中国历史的入门级读本! 柴德康、顾颤刚等众多著名史学家联袂推荐! 被誉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用千秋神笔,草蛇灰线,深入历史深处记录朝代更替。 以铁闻为纬,既有《三国演义》式的血肉丰满;以正史为经,更有《资治通鉴》的确凿严谨。 序言 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大明一代的历史,官方记录的和民间撰写的有许多版 本,其中,我认为尤以《明史》《明通鉴纲目》及《明史 纪事本末》三部最为详细。《明史》《明通鉴纲目》,是 朝廷的官方正史;清代谷应泰编写的《明史纪事本末》则 是民间版本。 我曾研读过《明史》三百二十卷,《明通鉴纲目》二 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这些作品多的上千万字 ,少的也有数百万字。这么浩大的著作,不花上几年时间 专心阅读,是不可能把它们全部看完的。 而且历代史料里面,还有许多野史掺和进来,因此就 算我有想考究明史的志愿,却也因为精力有限,实在无法 搜遍一朝的各个版本史料,并都能够详细阅读。况且,即 使我有时间、有精力将它们找出来全部详细阅读一遍,也 没法都能将它们详细记下来。 此外官方正史和民间野史,其实有很多互相参照的成 分在里面,有的大同小异,有的详略不一,有的是据实记 载,有的则略有猜度……历史的是非真假,完全靠读者自 己来评判鉴定。因此,就算只是单单看史,也很少有人能 够全部明辨吧? 我潜心涉猎历史有些年头了,很惭愧资质愚钝,不敢 妄论历史。在这些年里,我先完成了《清史通俗演义》一 百回;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我博采众长,不避讳海内外 著述,对它们均有引用考据。 不过,此书的完成只是计划的一部分,实际上,我想 完成的是《元明清演义》,想把这三朝历史,一并讲述清 楚。所以去年我又完成了《元史演义》六十回,今年则又 刚刚写完《明史演义》一百回。 《元史》史料缺漏太多,考证的时候我颇为苦闷;而 《明史》则因为史料太多,在资料选择上费了不少心,最 终勉强成书。不管是官方正史,还是民间著述,我都尽力 各方搜证参考;乃至于泱泱明史的治乱兴亡,我也尽量去 选取其中的重大和重要的事件,并将其转化成通俗易懂的 语言,依次编纂,汇编成书。 特别关于忠臣义士、贞夫烈妇的这些史实,我更是要 记录表述出来,为的是对后世能有所引导。此外那些奸邪 凶恶的人物,我也尽力直接揭露,不让其遁形于历史。 以史为鉴,不仅好的一面值得学习,不好的一面也值 得学习,以便引以为戒,这是我历来撰写历史的宗旨。而 在写《明史演义》这部作品时,我尤其着重表达了这方面 的思考。 在写作的时候,我不列正史,但凡是有史料可证明属 实的,我一概留存;没有证据而且太荒谬的内容,我则尽 量略过,或者明确说明此处虚构,以便读者明辨。跟我写 元、清两代历史一样,内容上我尽量追求真实,笔法也尽 力做到通俗。 《明史演义》现已编写完成,今写下这些个人的见解 ,权当此书序言。 中华民国九年九月,古越蔡东藩自序于临江书舍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记叙了朱元璋从平民发迹到建立大明王朝,再到明朝灭亡二百七十六年间的历史。作者将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再加工,以人物演义的形式生动描述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面貌;采纳众多历史典籍,咏叹大明王朝的兴亡,并启发后世引以为鉴。 全书旁征博引,文史详备,真实可靠,行文张弛有度,自批自评,妙趣横生,其人物丰富,主次分明,故事生动,点评独到,集文学性与历史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人读来不忍释卷,可谓通俗史著的经典之作。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