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此次重译《高老头》,于我是极大的挑战。最大的压 力自然来自前译。有傅雷大师的经典妙译在前,后人要想 超越,谈何容易?更何况还有韩沪麟、张冠尧等前辈的佳 译在先。但在好友的一再鼓励下,我还是接受了,因为一 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译者的特殊经历 、气质和语言表达会赋予同一部作品以新的面孔、新的生 命。带着这一理念,我坦然地踏上了重译的征程,目的并 非是要超越,而是力求呈现一部新的具有一定可读性和文 学性的评作。在借鉴前人翻译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我给 自己的重译工作定下了以下准则:用自己的心去理解,用 自己的情去衡量,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当然,最后的结 果如何,还得由读者来评判。份使能打动一部分与我心心 相的的读者,则此心足矣。 要说翻评心得,因无系统可言,只能在此略说一二。 我在翻译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巴尔扎克独特的语言风格 ,他擅长使用比喻、反问、排比、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 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心理。 例如在本书第三部分“初见世面”中,伏脱冷为引诱 拉斯蒂涅跟他一起干,用其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讲 述了自己对这个可怕世界的独到见解。其中有一句更是一 针见血地道出了拉斯蒂涅的处境和想法。其原文为:Quant a nous, nous avons de 1'ambition, nous avons les Beauseant pour allies et nous allons a pied (1), nous voulons la fortune et nous n'avons pas le sou (2), nous mangeons les ratatouilles de maman Vauquer et nous aimons les beaux diners du faubourg Saint-Germain (3) ,nous couchons sur un grabat et nous voulons un hotel !(4)这里作家通过 四组对比性质的短句,对处境窘迪的拉斯蒂涅心有不甘、 野心勃勃的心理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同时也塑造出一 个巧舌如簧、深思熟虑的伏脱冷形象。翻译时,我保留了 排比句式,并将连词et(此处意为“但是、然而”)做了 前后不同的处理,以避免过度重复。我的译文如下:“而 咱们自己呢,咱们有野心。鲍赛昂家是咱的靠山,但这路 还得靠两条腿走。咱们想发财,但却身无分文。咱们吃着 伏盖妈妈做的粗茶淡饭,向往着圣日耳曼区的山珍海味。 咱们睡在破床上,梦想着酒店的舒适豪华。”此外,这里 用“咱们”而非“我们”(原文为nous),也符合伏脱冷 为拉拢拉斯蒂涅,故意显得亲密的内容要求。巴尔扎克还 喜用重复的表达,以增强行文的感染力,突出某些关键性 内容。如在刻画伏盖公寓的全貌时,他在详细描写公寓的 各处如何破烂不堪之后,用了这样一句话进行了总 结:“Enfin, la regne la misere sans poesie; une misere e conome, concentree, rapee. Si elle na pas de fange encore, elle a des taches; si elle a ni trous ni haillons, elle va tomber en pourriture.”句中加黑的部分为重复的词或句式。我在 翻译时,也试图呈现同样的修辞风格。给出的译文如下: “总之,整个一副破败样,一种吝音的、浓重的、无可救 药的破败样。虽然尚未减上泥浆,却早已污迹斑斑;虽然 尚无破洞亦无烂孔,却注定会变得腐烂不堪。”希望译文 读者在阅读时能体会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乐趣。 除努力对原文的修辞效果进行再现外,我在翻译时还 较多使用内涵丰富的习惯表达来增强读者的认同感。原文 中,伏脱冷在对拉斯蒂湿和盘托出有关杀死维克多琳哥哥 的计划时,没有直接用“杀死”这个词,而是比较委婉地 说要“送他(指姑娘的哥哥)到阴间去”(原文为a l'ombre)。如果在翻译时进行直译,会显得比较突元,不 符合评文读者的习惯,于是我译成“送他上西天”。这一 用语既传递了内容,又与原文一样含苗,且易为中国读者 理解,可谓形神兼备。另有一例,原文为:“Il avait continuelement hesite a franchir le Rubicon parisien.”这是拉斯蒂涅手拿两张参加德·绝赛昂夫人举 办的舞会的请束,去德·组沁根夫人那里报告喜讯时的心 理。他一方面受到巴黎上流社会的诱惑,急切地想跻身其 中,获得发财和晋升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有着南方人的优 柔寡断和胆小畏惧,害怕一旦进入,便无任何退 路。“franchir le Rubicon”在法文中是个固定用语, 源自一个有关古罗马恺撒大帝的典故,其字面意思是“采 取断然的行动,破签沉舟”,应该说整句话直译过来也未 尝不可,如“他仍在犹豫是不是该去巴黎目险”,但听起 来比较平淡,反映不出拉斯蒂湿的复杂心理。于是,我考 虑再三,选择了以下译文:“对于是否要去踩巴黎这个雷 区,他仍在犹豫。”因为“踩雷区”即意味着“闯过便是 胜利,闯不过便是灭亡”的双重含义,与原典故中恺撒义 无反顾地穿越卢比孔河,最终赢得对古罗马的统治权的情 形相仿,也即危险与契机共存。这样,便将拉斯蒂湿当时 的心境较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 翻译中我还适当使用了一些时代感较强的词汇,以更 如符合当代读者的口味。如在需要表达伏盖太大的水桶腰 时, 目录 导读 一部剖析人性的典范之作 进一步阅读书目 作者生平及创作年表 高老头 伏盖公寓 两处访问 初见世面 鬼上当 两个女儿 父亲之死 译后记 精彩页 伏盖公寓 龚弗朗家族出身的伏盖太太如今已是一位老妇。四十年来,她在巴黎拉丁区与圣马尔索镇交界处的圣热内维埃弗新街上开有一家管饭的经济型公寓。这家公寓素以“伏盖之家”之名著称,欢迎男女老少等各类宾客人住。公寓作风正派,一向都有极佳的口碑,但三十年来却从未有年轻女子光顾过,即使有年轻男子来住,那也是由于家里负担不起太高的生活费之故。然而,就在本书讲述的悲剧发生之时,也即1819年,这里倒是住着一位可怜的姑娘。尽管“悲剧”一词被如今盛行的虐心小说滥用而失去了其信誉,但还是有必要在此使用它。不是说这个故事真的有多么悲惨,而是说,书一旦写成,intra muros et extra的读者们看完后也许会掉几滴眼泪。巴黎以外的读者能否看懂这个故事呢?这倒有些说不准了。该故事充满了对生活的观察,且地方色彩浓厚,唯有蒙马特尔高地和蒙鲁日高地的居民才懂得欣赏。在这两个高地之间的洼地上,随时可见墙灰脱落,阴沟里满是黑乎乎的泥浆。此处,痛苦是真,欢乐则往往都是假的。人们整日生活在不安与骚动中,不知要发生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能触动他们。然而,丑与美的交汇有时也会将痛苦变得更加巨大和庄严,使得自私小人及唯利是图者在其面前也不得不停下脚步,唏嘘感叹几声。只是他们内心的感触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好比美味的水果被一口吞下。文明之车跟毗湿奴偶像的神车一样,即使遇上一颗较为坚硬的心,也只是稍稍减慢一点速度,然后很快将之碾碎,继续其荣耀之行。你们这些读者也是如此。你们用白皙的手拿着书,坐在软绵绵的太师椅上,心想:“也许这个故事能让我开心。”读完高老头的悲惨故事后,你们的胃口丝毫不减,还把自己的冷漠怪罪到作者头上,说他夸大其词,尽搞虚的。喂,我可告诉你们,这场悲剧既非虚构也非小说。All is true,而且极其真实,任何人都能从中发现些自己的东西,甚或是内心的东西。 这家公寓是伏盖太太的房产,就坐落在圣热内维埃弗新街的下半段。那里的地面向弓弩街方向倾斜,斜坡又急又陡,很少有车马经过,这给慈谷军医院和先贤祠之间的小街小巷平添了几分清静。周边的环境完全被这两座黄色的建筑所笼罩,高高的穹顶庄严肃穆,使一切都显得阴沉而暗淡。此处地面干燥,阴沟里既无积水,也无泥浆,墙边长满了杂草。即使是乐天派到此,也会跟其他行人一样黯然神伤。车马声绝对令人稀罕,房屋阴沉沉的,墙壁则给人以牢狱之感。若某个不熟悉道路的巴黎人来此,只会看到几家经济型公寓、几所私立学校,还有贫穷和烦恼,以及垂死的老者和被迫辛苦工作的那些原本快活的年轻人。可以说,在巴黎,再也找不出比这还可怕、还要名不见经传的街区了。特别是圣热内维埃弗新街,犹如一张用青铜制成的镜框,构成了这个故事唯一合适的发生地。用灰暗的色彩和沉重的语调来讲述该故事,对于启发读者是再好不过的了。正如游客在参观地下墓穴时,沿着台阶往下走,感觉天越来越暗,导游的解说声也越来越空远。这样的比喻再恰当不过了!谁又知道,干涸的心灵和空洞的头颅,哪个更可怕呢? P3-5 导语 《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描绘了一幅以金钱为杠杆的巴黎社会的全貌:“巴尔扎克的人物不只是一个人物,而是时代的典型,悲剧的因素也不限于个人的性情气质,而尤在乎淫靡腐化的社会环境。鲍赛昂夫人代表没落的贵族,以隐遁终场,拉斯蒂涅与伏脱冷代表新兴阶级的两种作风:一个像瘟疫般钻进社会,一个像炮弹般轰进社会。野心家求名求利的挣扎,与高老头绝望的父爱交错之下,使小说内容愈显得光怪陆离,动人心魄。” 序言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文学经典可资反复阅读,并 且常读常新。这也是巴尔加斯·略萨等许多作家的共识, 而且事实如此。丰富性使然,文学经典犹可温故而知新。 《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下。”首先,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世 道人心的最深刻、最具体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最坚韧、 最稳定的基石。盖因文学是加法,一方面不应时代变迁而 轻易浸没,另一方面又不断自我翻新。尤其是文学经典, 它们无不为我们接近和了解古今世界提供鲜活的画面与情 境,同时也率先成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乃至个人心性 的褒奖对象。换言之,它们既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情感 和审美的艺术集成,也是大到国家民族、小至家庭个人的 价值体认。因此,走进经典永远是了解此时此地、彼时彼 地人心民心的最佳途径。这就是说,文学创作及其研究指 向各民族变化着的活的灵魂,而其中的经典(及其经典化 或非经典化过程)怡恰是这些变中有常的心灵镜像。亲近 她,也即沾溉了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的人类心流。 其次,文学经典有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又毋庸置疑是民族集体无意识和读者个人无意识的重要 来源。她悠悠幽幽地潜入人们的心灵和脑海,进而左右人 们下意识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举个例子,如果一见钟 情主要基于外貌的吸引,那么不出五服,我们的先人应该 不会喜欢金发碧眼。而现如今则不同。这显然是“西学东 渐”以来我们的审美观,乃至价值判断的一次重大改观。 再次,文学经典是人类精神的本能需要和自然抒发。 从歌之蹈之,到讲故事、听故事,文学经典无不浸润着人 类精神生活之流。所谓“诗书传家”,背诵歌谣、聆听故 事是儿童的天性,而品诗鉴文是成人的义务。祖祖辈辈, 我们也便有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如是,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思,雨雪霏霏”到“落叶归根”,文学经典成就和传承了 乡情,并借此维系民族情感、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和社会 伦理价值、审美取向。同样,文学是艺术化的生命哲学, 其核心内容不仅有自觉,而且还有他觉。没有他觉,人就 无法客观地了解自己。这也是我们拥抱外国文学,尤其是 外国文学经典的理由。正所谓“美哉,犹有憾”;精神与 物质的矛盾又强化了文学的伟大与渺小、有用与无用或“ 无用之用”。但无论如何,文学可以自立逻辑,文学经典 永远是民族气质的核心元素,而我们给社会、给来者什么 样的文艺作品,也就等于给社会、给子孙输送什么样的价 值观和审美情趣。 文学既然是各民族的认知、价值、情感、审美和语言 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那么其经典就应该是民族文化及 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并且是民族立于世界之 林而不轻易被同化的鲜活基因。古今中外,文学终究是一 时一地人心的艺术呈现,建立在无数个人基础之上,并潜 移默化地表达与传递、塑造与握升着各民族活的灵魂。这 正是文学不可或缺、无可取代的永久价值、恒久魅力之所 在。正因为如此,人工智能最难取代的也许就是文学经典 。而文学没有一成不变的度量衡。大到国家意识形态,小 到个人性情,都可能改变或者确定文学的经典性或非经典 性。由是,文学经典的新读和重估不可避免。 一、时代有所偏侧。就近而言,随着启蒙思想家和浪 漫派的理想被资本主义的现实所粉碎,19世纪的现实主义 作家将矛头指向了资本。巴尔扎克堪称其中的佼佼者。恩 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时,将现实主义定格在了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性格。这个典型环境已经不是启蒙时代的封建法国 ,而是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的“自由竞争”。这时 ,资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典型论乃至传统现实主义 逐渐被西方形形色色的各种主义所淹没。在这些主义当中 ,自然主义首当其冲。我们暂且不必否定自然主义的历史 功绩,也不必就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某些亲缘关系多费 周章,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并相对确定,那便是现代艺术的 多元化趋势,及至后现代无主流、无中心、无标准(我称 之为“三无主义”)的来临。于是,绝对的相对性取代了 相对的绝对性。恰似巴尔扎克、托尔斯森在我国的命运同 样堪忧。 与之关联的,是其中的意识形态和艺术精神。第一点 无须费述,因为全球化本身就意味着国家意识的“淡化” ,尽管这个“淡化”是要加引号的。第二点,西方知识界 讨论“消费文化”或“大众文化”久矣,而当今美国式消 费主义正是基于“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一种创造 ,其所蕴涵的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不言自明。好莱坞无疑 是美国文化的最佳证,而其中的国家意识显而易见。第三 点指向两个完全不同的向度,一个是歌德在看到《玉娇李 》等东方文学作品之后所率先呼唤的“世界文学”。尽管 曾经应者寥寥,但近来却大有泛滥之势。这多少体现了资 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之后,文学何以率先伸出全球化或 世界主义触角的原因。遗憾的是资本的性 内容推荐 “我的朋友,千万别结婚,也别要孩子!您给了他们生命,他们却盼着您死……钱会带来一切,甚至女儿……”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法国巴黎,回荡着高老头的呐喊。贵族的没落,新兴阶级的兴起,对名利的渴望和追求,交织着高老头绝望的父爱。各种人情世相,在这部“人间喜剧”中轮番上演。巴尔扎克的人物不只是一个人物,更是时代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