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研究,著有《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戏剧理论新体系建构 第一节 “移步”和“换形” 一 时间开始了 二 剧目的甄别 三 “移步”与“换形” 第二节 人民性与新人的塑造 一 禁戏和开放的博弈 二 “忠孝节义”和“人民性” 三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第三节 从“洋教条”到民族化 一 “洋教条” 二 编导制的引进 三 传统戏与现实主义 第四节 历史与历史剧 一 “反历史主义” 二 《蔡文姬》与翻案戏 三 古为今用的《卧薪尝胆》 第二章 政治与艺术的博弈 第一节 “毒草” 一 《李慧娘》和“鬼戏” 二 姚文元的《海瑞罢官》批判 三 “四条汉子”与文艺黑线 四 新的“毒草”不断出现 第二节 样板戏与“三突出” 一 “大写十三年” 二 京剧革命 三 “三突出” 第三节 现实题材与传统手法 一 表演理论的探索 二 戏曲音乐的探索与变化 三 样板戏的移植与改编 第三章 先锋与探索 第一节 拨乱反正 一 《报春花》 二 《大风歌》 三 传统戏的回归 第二节 探索戏剧与现代性 一 实验戏剧 二 《绝对信号》和车站 三 当代社会的反思 四 张继青和晓艇 第三节 戏剧危机和生存之道 一 “戏剧危机” 二 小剧场运动 三 小百花和《西厢记》 尾声 重建戏剧价值体系 一 戏剧命运的讨论 二 濒危剧种与非遗 三 孟京辉和孟冰 四 传统戏剧的新生命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49-2015年的中国戏剧批评。本书依历史发展的进程,勾勒该时期中国戏剧批评的全貌,并且通过这一研究,揭示当代中国戏剧批评话语的生成与演变,阐述戏剧批评与当代中国戏剧发展、戏剧创作演出之间的互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