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这样的旅游我是第一人(刘润旅游散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润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刘润,民革党员、上海作协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者50年来不遗余力地为党(共产党)宣传,前后发表了500万余字的文章、创作,其中,有7个作品获奖,大型民族舞剧《半屏山》获文化部创作二等奖、建国三十周年上海优秀剧目奖(1979年8月1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作者开展旅游是较早的,20世纪80年代初就陆续写了《上海玉佛寺》《花香四溢的丁香花园》《謁严子陵钓台》《绍兴沈园游记》等文章,在中国新闻社、《中国建设》(对外宣传杂志)等地发表,世界各地华人报刊、杂志纷纷转载。201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刘润文集》上下册,80万字。 后记 旅游,我起步得较早。“文化大革命”中,旅游被批 判为小资产阶级思想,连我喜欢看的《旅行家》杂志也被 停刊了。利用当时物资匮乏,我们带了十分紧缺的香烟、 火柴、肥皂、粮票、布票等“贿赂”司机,一路搭顺风车 ,只花9角钱,一家3口登上了风景秀丽的黄山。这样的旅 游,十分有意义,终身难忘。(见书中《一次难忘的旅游 》) 回想我写旅游文章的经历,也是蛮有趣的,也可以说 我是第一人。我记得,我在写《赵四小姐》一文的时候, 利用我的特殊身份(民革党员,持有介绍信)敲开了封闭 已久的蒋介石故居的大门,并在丰镐房住了一宿,并乘机 游览了溪口的景点。 我会写文章了。有一天,我拿着《玉佛禅寺》《花香 四溢的丁香花国》等文章,径自找到了当时还在延安西路 乌鲁木齐路口的中国新闻社。办公室的周大姐热情地接待 、鼓励了我。因为,那时形势稍稍开放了,阶级斗争的弦 绷得没有那么紧了,国家在拨乱反正,需要对外展示中国 的积极面。无疑,这时宣传祖国大好河山是没有错的,是 最好的契机。所以,我一连写了《谒严子陵钓台》《沈园 游记》等十几篇文章,中国新闻社全发了。而且,世界各 国华文报纸、杂志纷纷转刊了这些文章。最有意思是一位 旅居美国的朋友送给我一本在美国出版的《源流》,上面 就有我写的《谒严子陵钓台》3000字的全文,并配上了照 片,这是出口转内销了。 回想起来,由于喜欢旅游,我在这方面也作了些贡献 。有一次,我和陈从周先生闲聊,陈老说:“你喜欢旅游 ,我介绍你去南北湖,让鲍翔麟接待你(陈老的学生,浙 江海盐县博物馆馆长)。”晚宿南北湖,只听到轰轰的炸 山卖石的声音,于是,我即写了一篇《南北湖再也不能炸 山卖石了》。这篇文章登在《城市建设报》首版,后来, 《人民日报》也进行了转载。为此,中共南北湖县委还专 门发文向我致谢: 南北湖风景区保护下来了。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的旅游兴起来是由浙江旅游 起的头,而浙江旅游里,临安“小九寨沟”起步最早。在 “小九寨沟”刚开发时,我就去探险,并写了一篇《临安 发现了“小九寨沟”》的文章,一下子引起了上海、苏州 、南京、杭州的注意,游客蜂拥而至。这样,我和白沙村 的支部书记夏玉云、“小九塞沟”的开发商华抗美交了朋 友,一直到现在。 大型民族舞剧《半屏山》的创作,是我一生最大的成 就。为此,我曾游览了浙江洞头的半屏山,并带了《旅游 天地》编辑部10余人去了半屏山。回来后,《旅游天地》 用了4个版面介绍了半屏山,这是半屏山第一次在媒体上露 面,也是第一次向全国人民介绍了浙江百岛之县的洞头, 从而使半屏山成为旅游的热点。现在,半屏山每年游客量 达百万人次。所以有人称赞说: 一部作品,扬名了一个地 方,捧红了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 我愿今后游览更多的地方,写下更多的游记,充实这 本书的再版。 目录 我最喜欢的10篇文章 写字也要讲博大精深——访周谷城教授 升仙峡纪游——诗和苏步青老 一个真诚、坦率、大度的朋友——记我和瞿建国的二三事 生命不息追梦不止 《珠光宝露》图 金色的梦想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读刘祖鹏《银装》有感 亚妮,你在哪里? 赠阿部 我见证了“破冰”首航历史 旅游散记 苏北行 一次难忘的旅游 韩国沈氏寻踪记 天下沈氏出竹墩 小平同志托您福了 溪口: 历史的节点仙灵的山水 在蒋经国旧居倘佯 “帅府”今犹在,“少帅”何时归?! ——陈从周教授谈沈阳张学良将军旧居 五月的鲜花 白云深处里的天堂 重游半屏山 萍水相逢的文友——平望行 情系太湖源——小九寨沟 用禅心培育出来的茶 太平畈访王妹 湖州民国纪念馆 纯朴的语言踏实的作为——陈云故乡练塘纪怀 官路村观香火龙 福泉山庄泡温泉 二都杨梅冠天下 临安“小九寨沟 上海玉佛禅寺 花香四溢的上海丁香花园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纪游 一条不可复制的野人谷——湖州狮子山庄纪行 富春江畔“双龄亭 台湾柳——相思柳 普陀山的海蜃奇观 游严子陵钓台记 谒王羲之之墓 绍兴“沈园”纪游 美哉,南北湖! 西涧草堂 盖北的葡萄熟了,上海的人儿醉了 清凉世界——莫干山 超山赏梅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 苏州西山美 蓬莱仙岛翡翠岱山 在海滩上徜徉——浙江嵊泗纪游 在悬崖峭壁上行走——浙江衢州天脊龙门纪游 棒槌山记游 天上瑶池人间仙居——浙江仙居纪游 山河依旧在旧貌换新颜——浙江天台山纪游 名山碧水哺徐州楚风汉韵颂彭城——江苏徐州纪游 郭洞、寿仙谷游记 幽幽南山悠悠人生 浙江永康行 到徐州吃狗肉去 方岩留痕 千年古镇沙溪 兰溪的五十里杨梅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木渎的人间四月天 东山再起东山湖 我与甪直的情缘 水清河秀育泰州文昌雄才颂海陵——江苏泰州纪游 闻香留步的梅陇镇 粤菜世界食在新雅 沪西状元楼与“童鸡 淮扬菜中佼佼者——莫家菜 吃蟹到名都 日本的“猜冬猜 人物素描 陈从周先生和《说园》 水晶晶的心——记南浔老书记朱倍得对桑梓的情怀 女人有梦更精彩——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新型职业农民蒋文英 湖州第一怪——访湖州赵孟研究会会长、湖州交响乐团团长鲍宗盛 影艺生涯五十年传神佳作献人民——访著名电影艺术家白杨 我心中的胡蝶——访王丹凤 上海芭坛上一颗灿烂的明星——访著名芭蕾舞蹈家石钟琴 搜尽奇峰打草稿——记邓伟志学术人生十部曲 相敬相亲六十载——访上海市副市长赵祖康和夫人张家惠 祖国今日更可亲——访不久前从台湾归来的朱达君老先生 我是中国人国宝不外流——记澳门著名古文物鉴赏、收藏家谭伟先生 将水火融汇于生活的人 ——记上海开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瞿建国 天使的父亲是“魔鬼 东方的卡拉扬——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指挥、音乐总监陈燮阳的风范 一个奔波者的足迹——记述台湾艺人凌峰的跌宕起伏 她从台下“偷艺”——记东方歌舞团演员李玲玉 洒向人间都是笑——记王汝刚 不畏艰苦的人——记京剧演员齐淑芳 “我在台湾有许多知音”——二胡名家马晓晖三赴台湾访谈录 一首献给母亲的歌——与《安魂曲》编导曹诚渊一席谈 奇石大王觅石记——台湾收藏奇石的大王杨昆峰 愿做日中友好桥梁的一颗螺丝钉 ——记热情帮助中国留学生的日本友人江见和子 吴局长与香港记者访谈录 国际美容教母——郑明明 成功进军上海滩的香港人士之一——罗康瑞和他的“新天地 汤子嘉对张江无限深情——专访汤臣“少帅 兄弟情义在,沧海隔不断 ——访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名誉会长林朝权 真情比金子贵——记吴青霞 我与周清泉 奇人周清泉 书法艺术宝库的瑰宝——记周清泉《谈人生感悟》《中华书经》 琴瑟唱和伉俪情深——记天下第一景观武校周清泉、曾松平夫妇 东方的朝霞——兰香山观日出 我所走过的路 我所走过的路 音乐给了我艺术修养——校庆65周年,同学会60周年感言 我和死神照个面——音乐歌舞剧《半条被子》前因后果 后记 精彩页 写字也要讲博大精深 —访周谷城教授 笔者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1898年生,湖南益阳人。早年他和毛泽东同师受教,并同执教鞭于湖南师范学校,两人友谊深厚。他曾受毛泽东同志的影响,参加了1924-1927年的大革命运动,1926年任湖南省农民协会属问兼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师。后曾任中山大学教投兼社会学系主任、暨南大学教投兼社会学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等。60多年来,周老著述10多部,论文200多篇,文字达300万字之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癸亥(1983年)夏初,我接到《文化娱乐》主编裘金康的来信,委托我请周谷城教授撰写关于书法方面的文章。周老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但谱熟古今中外的历史,是当代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在哲学、美学等领域造诣极高,曾著述作品10多部,论文200多篇,文字达300万字之多。周老是一位繁忙的人,他担负的社会工作很多,自己还要著书立说。但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还是不揣冒昧地打扰了他。 在一个绵雨霏霏的晚上,我终于以忐忑不安的心情,按响了周老寓所的电铃。来开门的是周师母,她热情地将我让进了客厅。不一会儿,周老从内室走出来接见了我。周老今年虽然已经85岁了,但他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步履矫健、声音洪亮。当听我说明来意后,他随手翻阅了我呈上的《文化娱乐》杂志。“我知道这个杂志编辑部在杭州。杭州很美,前些时候,我刚从那儿回来。你看,这里还有我在杭州西湖拍的照片呢!”周老指着他于西子湖畔,在垂垂的柳丝下,安详地端坐在一张藤椅上的照片,高兴地对我说。我请他谈谈书法,周老用那浓郁的“湘”音哈哈一笑说:“我不是书法家。不过,书法是一种艺术,也是属于美学范畴里的事。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许多想法倾吐出来。” 周老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如果从1905年我7岁时进家乡湖南益阳周氏族立小学’念书写字起,和文字打交道至今已近80年了。如果从我1921年春从北京高等师范毕业,回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和毛泽东共执教鞭于一校起一—那时,他任小学部主事,我任师范部英文和伦理的教师,至今治学已经有60余年了。在这些年中,和文字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写了一辈子的字。当然,我不是书法家,没有专门研究过书法。我是一个搞社会科学的。搞社会科学,很重视‘博大精深’四个字,我觉得,在研墨写字这个问题上,‘博大精深’这四个字也是适用的。” 接着,周谷城教授向我谈起他小时候读书的情况。他虽然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但是他的母亲对他充满希望和期待,培养他从小勤奋好学,从小养成与困难做斗争的倔强性格,他的这种求知欲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完全是受他母亲,一个虽然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妇女,却有一颗伟大母爱的心,对他不断熏陶和影响。周老说,他的性格很像他的母亲。1913年,周谷城进入了省立第一中学,从这个时候起,他就系统地读了《史记》《汉书》《国语》《战国策》等古书。当谈到在省立一中读书时的情况,周老说:“那时候,我很喜欢古文,是班级里写字、作文最好的一个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那时候,写作文都是眷抄在一本簿子上,交给老师的。每次,我都抄得工工整整,深得老师的垂青。因而,老师给我的分数不是100分,就是95分。那时,教国文的老师叫袁吉六,他是前清的一位进士,长得一脸浓黑的络腮胡子,样子虽然很凶,但是人却很和蔼,同学们都叫他‘袁大胡子’。袁吉六是第一师范的国文老师,同时,也兼我们一中的国文老师。那时,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不少人以为我和毛主席是同班同学,实际上不是同学,只不过是教过毛泽东的三位老师都教过我,可以说是学友。这三位老师是杨昌济、袁吉六和符定一。杨昌济是杨开慧的父亲,他在省一中教修身课,这是枯燥乏味、流于公式的一门课,上到后来,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和另外的几个学生了。我十分敬佩杨老师的学问渊博,但反对他的教材中一些僵化的内容。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坚持将修身课上完了。因为,它毕竟也是一门知识。每逢袁吉六老师上国文课,我的心情是很愉快的,我们的关系很好。他逢人常常说,我在第一师范教书时,古文好的学生是毛泽东;在省立一中教书时,古文好的学生是周谷城。” 周老对我谈到书法时,他讲了很精辟的辩证法。他说:“这么多年来,因为忙于学术活动,对于写字倒没有进行什么认真的研究。如果说研究,那也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才真正在写字上下了点功夫。我觉得练习写字,初学的人,并不一定要先照哪一个名家的碑帖临摹,当前书报上的印刷体就很美,完全可以拿这些字来当帖,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一没有研究过甲骨,二没学过钟鼎,三没练习过草书,四没写过篆体…… P2-3 导语 《这样的旅游我是第一人(刘润旅游散记)》是一部散文集。作者刘润,曾当过《青年报》《团结报》《大公报》《上海观察》等报刊记者、《长三角》杂志副总编辑,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几十年来写过不少散文,发表过不少作品,其成名作《半屏山》多次获奖。收入这部散文集的,有不少曾经出版过作品。刘润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旅游,本书稿主要内容为旅游见闻、人物素描,也叙述了他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故事,也涉及历史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等,比较复杂。作者文笔不错,文章质量较高,有些表述有很强时代特征。 序言 我知道刘润的名字,已经有30多年了。先是他在民革 上海市委宣传处工作时,代表《团结报》来到我的寓所向 我约稿。后来,刘润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中心的邀请 ,前往苏州协助创办《长三角》杂志并任副总编辑,他又 前来邀请我和厉无畏(经济学家、民革中央主席)两人担任 《长三角》顾问。2010年,世界温州人第二届论坛在上海 举行,刘润又借温州市统战部副部长潘一新前来我的寓所 ,力邀我作为大会的嘉宾,这样陆陆续续、林林总总,我 们已有好多次的接触了。 刘润几十年如一日,创作约500万字,他的成名作《半 屏山》,屡获奖项不说,还被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和 其他省市电视台演播,盛名一时。其文章有的刊登在全国 性的报纸,如《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香 港《大公报》等100多家报纸、杂志,有的作为专稿、特稿 ,有的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选中 播出,记录了历史的一个侧面。 这里,我想谈谈他的《我所走过的路》一文。文中, 涉及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这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 的历程,许多人面临过的问题,有的至今仍然是需要解决 的问题。 百德孝为先。在中国社会里,对于“孝”字,是很讲 究的,并且大力提倡的。前几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 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风靡一时,千家万户诵唱:哪 怕涮涮锅,洗洗碗,也是重温亲情,对父母长辈的一种慰 藉,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孝”字。刘润在《我所走过的 路》中用了许多篇幅讲述孝,特别是他与儿子之间的纠纷 ,其笔下所描述的儿子多种不孝行径,是令人十分感慨的 。 为什么讲“百德孝为先”?因为父母是人间最神圣的, 是生我养我的人,是人类生命延续的首位功臣。你所以能 得到生活,事业有所成就,首先归功于父母,他们给你身 躯,你不孝敬他们,该孝敬谁呢?有一次刘润与我谈及,他 并不缺乏物质,他要的是慰藉,如过年打个电话,发个短 信,间个好,间个安就可以了,可是连这点他都享受不到 ,令他十分心酸。 孝是世间最纯真的美德,许逆不孝是人生最大的耻辱 。 此外,还有一个身份问题,也包括出身问题,这在中 国几十年间是个大问题。虽然出身你不能选择,但是,由 于你的出身,很可能你就被打人另类,使你的人学、择业 、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刘润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然而,刘润利用他家的一些条件,顶着“革命干部子弟 ”“工人阶级”的名头,在社会上闯费了几十年,这点他 回避了60多年,不但进了各种令人羡慕的单位,还进了市 委对台办的大地文化社、市政府新闻办的《上海观察》, 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了表扬。走出了一条“光明 ”“灿烂”的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试想,如果各 单位知道了他的真实出身,他家的历史情况,还会拱手让 他进去吗?!)当然,这些问题现在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了, 但是残余影响还在,只有拨乱反正,彻底消除,这才是社 会真正的一个进步。 啪到刘润从一个穷小子,奋斗到藏书万卷,著作等身 ,生活富裕,确实不易。刘润学了文艺,却又被文艺所抛 弃。但他不悔,另择他路,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自学成 才,创作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写了这么多的文章,确实 是一种典范。不半屏山,海峡这边有个半屏山,海峡那边 也有个半屏山,合在一起就是“全”屏山。文章也一样, 集零为整,合在一起为“文集”。文集中有过程,文集中 有全貌,有升华。 作者是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2015年3月18日 内容推荐 旅游,我是起步较早的。 奉化蒋介石故居还是紧闭的时候,我就利用“特殊的身份”打开了铁锁,在丰镉房蒋介石副官处宿了一夜。随后,写了一些旅游文章向全国、世界各地刊发……特别是《一次难忘的旅游》叙述了用粮票、布票、香烟、肥皂全家浏览黄山的经历。一句日语不懂,一个日文不识,独自浏览了远离东京市区的升仙峡;一句韩语不懂,一个韩文不识,一个韩国人朋友没有,带上一张银行卡,雇了个临时翻译(只用了2天)赴韩国采访,写了长达16000字的《韩国沈氏寻踪记》… 这些文章读来饶有趣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