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多热源协同焊接技术的细分领域——同轴共熔池双面焊接工艺方法为主体,从同轴共熔池双面焊接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出发,系统性地论述了该方法的工艺特征、热量分布与传输机制、熔透模式与电弧—熔池行为、熔池流动与电弧力变化规律,最后讨论了典型焊缝的组织性能评定。 本书可供从事多热源协同焊接技术人员,尤其是双面双弧焊接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双面双弧焊的特点 1.2 单电源型DSAW研究动态 1.3 双电源型DSAW的发展历史 1.3.1 电弧DSAW技术的发展进程 1.3.2 激光-TIG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1.4 针对大厚板的DSAw技术研究现状 1.5 DSAW的工程应用状况 1.6 同轴共熔池双面TIG焊(CC-DSTW) 2 CC-DSTW系统与工艺特性 2.1 CC-DSTW试验系统 2.1.1 CC-DSTW系统组成 2.1.2 CC-DSTW控制模块 2.1.3 电弧与熔池图像传感 2.2 CC-DSTW试验材料及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显微组织表征 2.2.3 力学性能检测 2.2.4 研究方法 2.3 铝合金CCC-DSTW工艺特性 2.3.1 CC-DSTW接头基本形貌特征 2.3.2 接头几何参数定义 2.3.3 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2.3.4 热量分配对接头形貌的影响 2.3.5 熔透工艺参数区间 2.4 高氮钢CC-DSTW工艺特性 2.4.1 纯氩保护高氮钢焊接试验 2.4.2 氩氮保护高氮钢焊接试验 2.4.3 氮气对电弧电压的影响 2.4.4 氮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2.4.5 氮气对钨极烧损的影响 2.5 CC-DSTW变形与缺陷控制 2.5.1 变形 2.5.2 气孔 2.5.3 驼峰 3 CC-DSTW传热特性 3.1 CC-DSTW温度场数值模拟 3.1.1 有限元模型 3.1.2 铝合金温度场 3.1.3 高氮钢温度场 3.2 能量利用率 3.2.1 熔化效率定义 3.2.2 CC-DSTW立焊熔化效率 3.2.3 CC-DSTW平-仰焊熔化效率 3.3 CC-DSTW热行为机制 3.3.1 热量集聚效应 3.3.2 热量增益效应 3.3.3 温度叠加效应 4 CC-DSTW熔透模式与电弧一熔池行为 4.1 CC-DSTW焊缝成形特征 4.1.1 铝合金收弧形貌 4.1.2 高氮钢收弧形貌 4.2 CC-DSTW熔透模式 4.2.1 CC-DSTW熔入焊“公共熔池”形成机理 4.2.2 CC-DSTW穿孔焊“小孔”形成机理 4.2.3 “小孔”不稳定机制 4.2.4 CC-DSTW熔透模式控制思路 4.3 CC-DSTW电弧形态特征 4.3.1 铝合金电弧形态 4.3.2 高氮钢电弧形态 4.4 电弧-熔池行为的影响因素 4.4.1 金属理化特性对熔池行为的影响规律 4.4.2 电流形式对电弧-熔池行为的影响 4.4.3 保护气成分对电弧形态的影响规律 5 CC-DSTW熔池流动行为 5.1 CC-DSTW熔池力学模型 5.1.1 CC-DSTW立焊熔池力学模型 5.1.2 CC-DSTW平-仰焊熔池力学模型 5.1.3 CC-DSTW横焊熔池力学模型 5.1.4 不同焊接位置的焊缝成形控制思路 5.2 CC-DSTW电弧力变化规律 5.2.1 CC-DSTW电弧力特征 5.2.2 铝合金CC-DSTW电弧力变化 5.2.3 高氮钢CC-DSTW电弧力变化 5.2.4 铝合金与高氮钢CC-DSTW电弧力对比 5.3 CC-DSTW熔池内部金属流动行为 6 CC-DSTW接头质量评定 6.1 铝合金CC-DSTW立焊接头性能 6.1.1 铝-镁合金相图 6.1.2 微观组织 6.1.3 焊缝成分 6.1.4 力学性能 6.2 铝合金CC-DSTW平-仰焊接头力学性能 6.2.1 拉伸性能 6.2.2 显微硬度 6.3 高氮钢CC-DSTW立焊接头性能 6.3.1 纯氩保护下高氮钢的接头性能 6.3.2 氮氩混合保护下高氮钢的接头性能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