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女起解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贤才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京剧艺人方吟桐,男主人公是外科大夫郭累甫,两人因京剧《女起解》结缘、相爱,并顶着巨大的外界压力结婚、生子。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围绕着京剧表演和改革、医学译著和实践,双方的事业起伏波折,生活历尽艰辛,两人感情经受了严酷的考验,最终却以悲剧结尾。故事通过讲述两位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展现了特定的年代下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王贤才,1933生,江西九江人。专家。1951年在同文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内蒙古、山西等地工作。出版《希氏内科学》《英中医学辞海》等译著43部逾5000万字。1984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获卫生部“医学翻译特别奖”,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政府特别津贴”享受者。2017年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九三楷模”荣誉称号。曾任《江西医药》主编,江西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员会副主委,第五、六届江西省政协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长。被编入《世界名人辞典》。 目录 序:爱了一生的京剧 1.《女起解》 2.从天而降 3.守得云开见月明 4.你就是“梅派” 5.私订终身 6.“大圈圈里的一个小圈圈” 7.都只读了三年书 8.表舅公的“肝癌晚期” 9.“人在曹营心在汉” 10.《兰为媒》 11.那眼神好像有些特殊 12.风流小戏《梅龙镇》 13.好戏还在后头哩 14.记下个完整的剧本 15.要给小院装部电话才好 16.送来了《兰为媒》唱片 17.今晚的“幸运观众” 18.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爱一个人就会变得唠叨 20.二本《游龙戏凤》 21.一级演员 22.“崇公道”说有办法了 23.“灭门知县” 24.不能伤到吟桐 25.《白毛女》的“戏眼” 26.要有几句散板过渡才好 27.“跑题”和“扯淡” 28.右腕戴着一个玛瑙串 29.“交心运动” 30.在劫难逃 31.知道我的事了 32.《夜深沉》 33.露滴牡丹开 34.要做苦守寒窑的王宝钏 35.劳改医院 36.一介书生 37.我也是做贼心虚呀 38.守得云开月不明 39.北京万花山 40.衣冠冢 41.肯定想不到的事 42.红楼 43.约稿合同 44.就像当年烧鸦片一样 45.树欲静而风不止 46.驱逐出境 47.这是《惊梦》那场戏吧 48.送福巷小院 49.凤凰那年12岁 50.钨矿医院 51.这话可是说深刻了 52.施了“仁政” 53.爬满青藤的德国别墅 54.红楼里的猖狂“复辟” 55.黄家窑大队 56.是个光荣的政治任务 57.还是《女起解》好 跋:《女起解》的由来 序言 爱了一生的京剧 我是江西人,20世纪30年代,出生在上海法租界的一 个里弄里。祖父是一家之主。继祖母爱看京剧。谁陪她老 人家上戏园呢?最终这任务落到我头上。所以我从4岁起就 是戏园常客,结缘京剧,爱了一生的京剧。 那是京剧的黄金年代。现在人们很难想象当年京剧在 人们心中有多得宠:上自达官贵胄,下到平民百姓、贩夫 走卒,无论学问大的、学问小的,甚至不识字的文盲,都 爱听戏,京剧算得上全民艺术。许多唱词像“苏三离了洪 洞县”(《女起解》)、“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四郎探母》)、“好一个聪明小韩信”(《追韩信》)等 ,传遍大江南北,凡有井水处都能有人哼唱。梅兰芳、马 连良这些“角儿”的名气,家喻户晓,盖过今天最跑火的 国际巨星。据说毛主席初见梅兰芳时都说过:“你的名气 比我大。” 抗战胜利后,我们家搬回原籍九江。这是个小城市, 像当时很多县城一样:可以没有电影院,但得有戏院。所 以还能看到京剧。1951年考入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青岛 也是国内有名的京剧码头、“角儿们”的必争之地,所有 名角都到青岛演出过。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幸看了程砚 秋先生的《锁麟囊》。之后不久,这戏就被禁了。程先生 深爱此戏,生前多次要求,哪怕只演《春秋亭》一折,但 也不行。当然被禁的也不止《锁麟囊》,许多戏都禁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没禁的戏越来越少了)。后来大演现 代戏。终于所有流传下来的一两千出老戏全禁了,就连演 这些戏的行头、用具都点火烧了。最终剩下八个“样板戏 ”。 京剧现代戏跟传统老戏有个很大不同:演的是现代生 活,都穿时装,因此除了唱,京剧的其他表现手法和程式 大多用不上了。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出来的。其实骨子里还 有个更大不同:现代戏特别是样板戏是要教育人的,所以 非常注意内容,注意情节。当然也关注艺术,但要服从主 题,为主题服务。而传统京剧没有安上这么崇高的目的, 就是供人休闲的,以艺术立足。还不叫它“艺术”,就是 梅兰芳、马连良这些大师,口口声声说的也是“我那点玩 艺儿”,心心念念的就是他们的“玩艺儿”。观众欣赏的 也是他们的“玩艺儿”,不在意故事情节。这方面的例子 俯拾皆是: 《二堂舍子》是常演的老戏,我看过多次。有位京剧 名家觉得这戏有些地方不合情理:两个未成年孩子在学馆 失手打死了太师爷的儿子,逃回家里告诉父亲(罗州知州 )。面临太师府追凶、家破人亡的危急境地,戏倒“拖” 起来了:父亲追问哪个儿子打死人时,两个儿子都说是自 己打死的。父亲见他们“兄不攀弟,弟不攀兄”,大为赞 赏,竟发起古人的幽思来,叫他们席地而坐,听他评说伯 夷、叔齐二大贤的故事。于是有了那个很有名的二黄唱段 。究竟该让哪个孩子去偿命,又请出夫人商量。夫人唱着 二黄导板出场,接下来也是一大段脍炙人口的回龙和二黄 慢板唱腔。为弄清究竟是哪个儿子闻下大祸,来来回回问 了多次。这位名家觉得与当时应有的气氛不合,做了精心 改动,使之更合情理。我也看了她和她先生(非常优秀的 须生)的这个改良演出。演得不错。但是这个“更合情理 ”的本子好像影响不大,一般还是沿用原先那个不合情理 的老本子。重要的是,观众看戏时好像并不在意那些不合 情理的地方,不觉得在太师府问罪之师即将汹汹而至时, 这些似乎很“拖”的慢节奏,有什么不妥。所以我常说京 剧情节虽说“似是而非”(不合情理),但又“似非而是 ”(能出“玩艺儿”)。出“玩艺儿”就好,观众要的、 爱的不就是那“玩艺儿”嘛! 其实这戏不合情理的地方还有很多。说条最“重要” 的:谁能相信当朝太师会把自己儿子放在一个普通学馆里 ,和众家顽童一起读书呢?请的还是个那么颟顸、冬烘的 先生!就是戏中男主角的知州大人,恐怕也会请上耆宿名 儒在家读书,不会让儿子到那样学馆上学吧。但是不把他 们放在一起,怎么有机会失手打死太师之子呢?这戏就唱 不成了。好在观众是“圣明”的:不过是给演员搭个平台 ,让他们表演,这才能听到那些脍炙人口的唱腔。所以观 众也不会有形势紧迫的感觉。 不只《二堂舍子》,很多京剧内容都是漏洞百出、经 不起推敲的。百年流传的优秀剧目也是如此。比如《红鬃 烈马》,从《花园赠金》起,就很荒诞:相府千金在后花 园偶遇“花郎”薛平贵(不是什么才子,也未必一表人才 ,就是个叫花子),居然一见钟情,爱上了,赠金不说, 还一门心思要嫁他!《彩楼配》也是荒诞不经:从古到今 ,哪家父母会用这个方式来择婿嫁女?但观众也能接受, 从不追究。不过是来看戏的,这情节有趣,演起来也很好 看。《别窑》一样荒唐:制伏了“西凉国”进贡的一匹红 鬃烈马,居然就做了“后军都督”(这官有多大?大约相 当于现在的战区司令)!让他当先锋领兵出征。于是就有 了著名的《平贵别窑》一折。这也是常演不衰的好戏,唱 、做俱佳。以后还有很多荒唐情节,最后到《大登殿》可 说荒谬到了顶峰:薛平贵居然用西凉军灭了大唐,自己登 殿做了皇帝。戏是好看极了,百看不厌,但那情节不仅荒 唐,简直大逆不道!但也无人追究,不当回事。怎么变得 如此宽宏大量呢?不是什么宽宏大量。这是看戏。看戏就 是看艺人的表演,看他的“玩艺儿”,不去与现实世界瞎 联系。所以京剧从来都是形式大于内容。 改革开放后,禁演的戏全都开禁了。随着时代的进步 ,业余生活也更丰富多彩。但是岁月流逝,观众也有了很 大改变。看了十多二十年现代戏的观众,面对曾使老一辈 人看得如痴如醉的老戏,观感可能也很不同,觉得没什么 好看的:情节简单,很多地方还不合情理…… 一代观众就这样逐渐流失,京剧也从大众文化逐渐成 了小众文化。原来艺人需要培养,观众也是需要培育的。 我不知道早先艺人们是怎么编本子的,但我想大约是 “玩艺儿”先行,不会是“主题先行”。就是在艺术上( 比如唱腔、身段、道白或者武打上)有了想法,再来编戏 ,编到能出“活儿”,编到适合它们表现的本子里。哪怕 编的剧情不很合理甚至很不合理,但“玩艺儿”出来了, 观众要的就是你的“玩艺儿”。新编历史剧的故事当然好 很多,而且一样穿蟒挂髯,“四功五法”也都有了,像是 传统老戏,但真正好“玩艺儿”出得不多,恐怕还是“主 题先行”编出来的吧。 走笔至此,忽然想到:毛主席喜欢京剧,这是大家知 道的。其实蒋介石也爱京剧。当然,蒋介石喜欢的是老戏 。毛主席支持现代京剧,支持“样板戏”,但他老人家心 里深爱的我想也是老戏。民国年代都是老戏,他也只能是 从看老戏中喜欢上京剧的。国共两党领袖都爱京剧,可知 京剧就是个人见人爱的“玩艺儿”,与意识形态无关,没 什么“阶级性”的,也不要搞得太复杂化了。 王贤才 2018年3月5日,南昌 导语 《女起解》是从《警世通言》里《玉堂春落难遇夫》改编的,也是那种“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才子佳人戏。公子是官二代的王金龙,佳人则是名妓玉堂春,原名苏三。公子花完了嫖资被赶出妓院,就落了难。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大官,救了受冤的旧情人苏三,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本书是一本写京剧艺人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二十世纪五六十代发生在山东Q市的故事。 后记 《女起解》的由来 孟白先生您好: 在先生安排下,拙作《十四岁男子汉》已进入编辑流 程,甚是感激。我现在是想和先生谈另一件事。 1986年,我历经坎坷译成的《希氏内科学》第15版全 书(460万字)出齐,又接着做补译的事。译稿先在一个医 学期刊上连载,两年后发完,决定在“学苑”出书,这就 是《(希氏内科学)第17、18版补译本》。由此认识责任编 辑郭强同志。 郭强那时还只20多岁,刚出校门,给我的印象是非常 敬业,与人有很强的“亲和力”。《(希氏内科学)第17、 18版补译本》顺利推出(吴阶平同志为它写了序)。这里 没有什么故事,但我与郭强成了“忘年交”、好朋友,则 是一大收获。 我们都是学医的,但我们在一起时,谈医学不多。他 有两点足以引起我的注意:一是他有很好的国学基础,而 且对国学很有感情。更重要的是,对京剧也很有兴趣,而 我是个“资深”戏迷。4岁起就随祖母出入戏园,赶上了民 国年代京剧那个黄金时段,但郭强的年龄使他无缘结识真 正的京剧。他应该是看现代京剧特别是“样板戏”长大的 。但他却说传统戏才是真正的京剧。这话使我对他另眼看 待,引为知己。在京剧上我们只有一点差异,其他观点都 很相同或相似。这差异就是:我对程(程砚秋)派发声和 唱腔不太习惯,而他对程派极其推崇。当然这不是问题, 而且谁也没想着说服谁。京剧流派纷呈,各有特色,观众 也各有所取。所以这个差异没有影响我们的交往,倒更拉 近了我和他的距离,因为它使我相信他和我说的都是实话 ,不是刻意顺着谁说的。 我对他说过,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写京剧艺人的, 他居然到图书馆找到,那还是“文革”前,1956年在浙江 《东海》发表的(《谢幕》)。郭强建议我再写一部京剧 的小说,他说您爱了一生的京剧,京剧明显已在走下坡路 了,还不该写一写吗?这话真打动了我。可是那时候我的 确很忙,顾不上。郭强说:“什么时候写都行,我都奉陪 。”这是他的原话,至今言犹在耳,记忆犹新。 这期间我到北京来,见过他几次。还有一次是在深圳 邂逅的。他从不催我,我也不着急,总觉来日方长。 2004或2005年,我到北京参加一个活动,和朋友从北 京饭店出来,他正和几个朋友下车(我注意到他是从司机 座下来的),我说:“你买车了,日子不错呀!” 他向我问好,凑近我笑眯眯地说了句:“我还等着哩 。” 我明白他的意思,笑着给他说:“面包会有的,牛奶 也会有的……” 不想这匆匆一面,竟是永别。 2D09年,三卷本《希氏内科学》22版中译本问世 (815万字),数点译作已逾5000万字,我也垂垂老矣,再 不译书了,整理旧作,也写些散文(回忆之作),一边酝 酿京剧艺人的小说,就是《女起解》。 2014年初稿甫成。我想可以向郭强交差了,应该和他 联系一下,这才知道他已走了几年了!不陪我了!这是我 怎么也没想到的。他小我30多岁,隔着一代人不止,怎么 能走到我的前面呢? 《女起解》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没跟出版社联系过 。总觉有点亏负郭强,亏负了与他的约定。这些年我与“ 学苑”也从未联系,不清楚现在的情况。于是先用《十四 岁男子汉》试着敲下门。郭强虽然走了,《女起解》还是 先与“学苑”联系为好。不是说郭强和我的那个“约定” 是个多大的事儿,有什么约束力(其实也就是朋友间的“ 戏说”),但我知道“学苑”在振兴京剧上也着实做了很 多事。京剧是国粹,国之瑰宝。“九三”与京剧也有很深 渊源。“九三”早年一些领导人对京剧都很有感情,现在 也不乏京剧行家。我对京剧爱了一生,愧无以报,也就是 在郭强鼓励下写成的这部未必像样的小说了,现在给“学 苑”发去,请孟先生在百忙中安排审稿。我期待先生的回 音。 匆此拜闻,并颂文祺 王贤才 2017年8月7日于南昌 精彩页 1.《女起解》 我是学医的。1955年大学毕业,同学们都被分配出去了。只有我留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做恩师莫主任的助手。可是一年多以后,忽然通知我到山东Q市去,说那里才是我被分配的地方,也就是我该去的地方;虽然这时距离毕业分配已迟了一年多。 要说Q市也是个很好的海滨城市,但我心情不好,对这次分配很不满意。虽然1949年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已是常态,无可抗争,也不会另存他念。但这个分配对我,还是很出意外。因为我原已被许诺留校。我和恩师莫先生(著名外科专家)有个宏伟计划,要把美国一部医学名著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以后在此基础上,再写一部我们自己的外科学。而此前我在实习期间,已经翻译出版了一部英国教授为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生写的《临床外科纲要》,被莫先生看好,觉得我的中文和外文根基都还不错。莫先生因此决定留我。他是一级教授,还是医卫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同学们也认为以我的条件,留校任教应该没有悬念。所以我根本没有外分的思想准备。当同学们忙着毕业实习,分配后又忙于回家和赴任时,我一直在附院外科上班,稍有空闲,就埋头译书,忙得不可开交。 那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真是百废待兴,到处都称人才缺乏。几年来,我们医学院各届毕业生都被国家统分走了,自己附属医院里都留不到毕业生。当时医院里还是执行英美制:主治医生是技术上的最高职位,教授也是主治医生,没有什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的说法。主任只是行政职务。我在普外上班时,头上就是莫主任直接领导,主治和住院两级医生几乎断层了。这当然也给了我更多临床和手术的机会。同事们说我一年足足做了往常一个普通住院医生两三年的手术。 我只知埋头工作,不知道围绕我留校发生的许多交涉和争议。最终我还是得走,这时已到了1956年7月。莫先生告诉我这个结果时,脸色很难看。我知道他心里也许比我还要难过。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无言对坐了很长时间。 那时Q市人口已过百万,是山东省最大的城市,但比上海还是小很多。市立医院比我们学校的附属医院,也相差甚远。但也只能如此了。我得接受现实,努力在这里安身立业。将来能否调到更好的单位,只能听天由命了。 报到后,给我分了间单身宿舍,是一栋三层小楼里的一间,在一楼的阳面。有一张两层木床(以前我们在学校也是睡上下铺)。但是总务科说只安排我一个人住,这就含有优待的意思。所以我可以把自己的衣箱等放在上层。桌椅也都是现成的。稍事整理,就算安顿好了。今天不用上班。先给老家(江西K市)唯一的亲人母亲,写了封报平安的家书,在食堂吃了饭,就到附近街上随意走走,熟悉一下环境。 转弯路口的墙上,有红纸贴的戏报,就是剧院的街头广告。那时报纸上虽也有影院、剧院的广告,但报纸不是每家都有、每人都能接触到的。单位订的报纸,也是放在阅览室,或者是给领导订的,直接送到领导的办公室。一般员工和市民很难看到报纸。所以从民国时起,就有了在街头贴演出(映出)广告招徕观众的做法。这是一份京剧演出广告,说今晚压轴戏是著名梅派青衣方吟桐的《女起解》。方吟桐这人我不清楚,但《女起解》倒是一出很有名的旦角唱功戏,也是科班里学旦的开蒙戏,所以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都演《女起解》,各有各的特色。正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演《女起解》,就要接受这样的挑战。俗话说: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一个演员没有点真功夫,是不敢轻易贴演这戏的。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