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诗人和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新英格兰超验主义
文学运动的代表,美国新生的文化发展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他被誉为现代生态保护运动的先驱。
梭罗出生于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一个小商人的家庭。
中学时代他喜爱希腊罗马古典作品,16岁入哈佛大学学习
,学业成绩优良,毕业后,曾在家乡的私立学校教文学、
科学和自然史,还当过家庭教师和测绘员。梭罗成长的时
代,经历了美国的文艺复兴,他深受超验主义大师爱默生
的影响,是爱默生的好朋友。1845年3月末,梭罗离开康科
德镇的家乡,走进瓦尔登湖畔的树林,他用三个多月的时
间,在爱默生于瓦尔登湖畔买下的一块土地上盖起一座小
木屋,在那里隐居两年,实践他回归自然的理想。他像一
个新世界的开拓者,在树林里伐木、盖房、种地;劳动之
余,也钓鱼、划船、游泳,与当地的印第安人交往,在清
新的大自然中读诗歌和哲学,静心写作。他在树林中独处
,但并不孤独,过着一种自由的双重生活:最简单的物质
生活和最丰富的精神享受。他用自己特有的眼光观察大自
然,对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留下了他那有价值的思想信
念:人不应为谋生而浪费宝贵的生命,人应该努力回到自
然中去,寻找生活的真谛。1862年梭罗因肺结核不幸去世
,他短暂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成果,主要作品有:
《远足》《缅因的森林》《书信集》《自然史文集》《康
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论公民的不服从》,约
200万字的日记,以及由18篇系列散文组成的《瓦尔登湖》
。
《瓦尔登湖》是一部独特的湖滨散记,探讨人与自然
的关系,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生活的结晶,书的全名
就是《瓦尔登湖,或树林中的生活》(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梭罗在这部大散文中详细记述了自己在
树林中简朴的生活、他心中美丽的大自然,以及他充满智
慧的思考。他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以自然流畅、充
满诗情的文笔,记录栩栩如生的动物、植物和四季风景。
他笔下许多优美的自然画面常常使读者感动:
有时候,我漫步到松树林中去,那些松树就像肃立的
庙宇,像海上全帆装备的舰队,枝丫像波浪起伏,涟漪般
闪烁生辉,如此柔和、青翠、荫翳,即便是德鲁伊特也会
离开他们的橡树圣林,到这里来敬拜神灵;……或者,我
到沼泽地去,那里的松萝地衣像花彩一样从黑色的云杉上
垂下,还有满地的伞菌,它们是沼泽地诸神的圆桌,还有
更美丽的真菌植物,像蝴蝶或贝壳,像植物峨螺,装点着
树墩;那里长着沼泽杜鹃和山莱萸,红色的冬青浆果像小
魔鬼的眼睛……
牛蛙的鸣叫迎来了黑夜,荡起涟漪的轻风从水上送来
夜莺的歌声。随风飘动的桤木叶和杨树叶与我的心境契合
,几乎带走了我的呼吸。然而,我的宁静像湖水一样,只
起涟漪而没有波浪。晚风吹起的微澜,像光滑如镜的湖面
一样远离风暴。
一条鱼跃出水面,一只虫落入水中,都呈现出这种圆
形的波纹和优美的线条,宛如它的泉水不住地喷涌,它的
生命徐缓地脉动,它的胸膛阵阵不停地起伏。无法辨别那
是欢乐的颤抖,还是痛苦的战栗。这片湖多么宁静啊!人
类的劳动成果又像在春天里那样闪闪发光了。是啊,每一
片树叶,每一根枝丫,每块石头和每个蛛网,都在下午三
四点钟闪光,好像在春天的早晨挂满了露珠一样。每一片
桨,每一只昆虫,它们的运动都会产生一道闪光,木桨溅
入水中,响起多么甜美的回声!
但是,如果仅仅将梭罗的名字与“大自然”联系在一
起,未免过于简单,梭罗并没有把大自然和人的精神世界
隔绝开来,他是思想家,可以说,他是同时接受了哈佛的
经典教育和树林中大自然的教育,他对自然的赞美有着深
刻的思想基础。梭罗曾研究东方哲学,对希腊罗马古典作
品也充满兴趣,他在书中常常引用《圣经》、东方经典和
神话典故,写作时也偏爱隐喻和双关语。读者细心阅读才
不会感觉他的文字晦涩,才能体会他那种抽象论述和具体
描写相结合的叙事风格,感受他对人类和自然的关怀。他
是将古代圣贤的箴言“了解你自己”,与现代人探索自然
的好奇心融为一体,他要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拥有智慧
与尊严,保持思想的自由权。
每天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让我的生活像大自然
本身一样简朴,也许我可以说,一样的纯洁无瑕。我崇拜
曙光女神奥罗拉,如希腊人那样真诚。我清早起床,在湖
中洗澡;这是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运动,是我做的最好的
事情之一。据说,在成汤王的浴盆上刻着这样的字,大意
是:“每天使自己彻底更新;日复一日,永远如此。”我
懂其中的道理。黎明将带回英雄的时代。天快亮的时候,
我坐在屋里,门窗敞开,一只看不见也想象不到的蚊虫在
我的屋中飞舞,我听它那微弱的吟声而感动,就好像听到
号角声传扬美名。那是荷马的安魂曲,空中的《伊利亚特
》和《奥德赛》,吟唱着它的天谴怒火和漂泊游荡。这之
中有宇宙的象征,永远宣示着世界无尽的活力与丰饶……
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