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森林报·春 森林报第一期 春季第一月(大地复苏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城市新闻 乡村消息 林野专稿 森林剧场 八方呼叫 竞赛场 森林报第二期 春季第二月(候鸟回归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鸟邮员带来的快信 乡村消息 城市新闻 林野专稿 竞赛场 森林报第三期 春季第三月(栽歌载舞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乡村消息 城市新闻 林野专稿 竞赛场 竞赛场答案 森林报·夏 森林报第一期 夏季第一月(林鸟筑巢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乡村消息 林野专稿 八方呼叫 竞赛场 森林报第二期 夏季第二月(雏鸟出生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乡村消息 林野专稿 竞赛场 森林报第三期 夏季第三月(结队飞行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绿色的朋友 乡村消息 林野专稿 竞赛场 竞赛场答案 森林报·秋 森林报第一期 秋季第一月(告别故乡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城市新闻 追踪报道 乡村消息 林野专稿 八方呼叫 竞赛场 森林报第二期 秋季第二月(储备冬粮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追踪报道 乡村消息 城市新闻 林野专稿 竞赛场 森林报第三期 秋季第三月(冬客临门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乡村消息 城市新闻 竞赛场 竞赛场答案 森林报·冬 森林报第一期 冬季第一月(银路初现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乡村消息 城市新闻 林野专稿 八方呼叫 竞赛场 森林报第二期 冬季第二月(饥饿难耐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城市新闻 林野专稿 竞赛场 森林报第三期 冬季第三月(忍受残冬月) 太阳诗篇 林中要闻 城市新闻 林野专稿 竞赛场 竞赛场答案
精彩页 太阳诗篇 森林的新年从三月底开始,从三月二十一日春分这一天开始。这一天,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这一天,太阳管半天,月亮管半天。这一天是森林的节日,鸟兽喜迎回归大地的春天。 咱们老百姓对三月有个说法,道是“三月暖洋洋,檐水连日淌”。从这个月起,太阳开始驱赶在大地上盘踞了几个月的严寒。积雪一天天塌陷下去,塌成一个个的小窝窝,颜色也变灰暗了,再不是冬天那模样了——冬天向太阳屈服了,向春天认输了。人们凭雪的颜色就能知道,冬天完了,没戏了。亮晶晶的雪水顺着檐头的根根冰柱滴里嗒啦,一滴滴,一串串,不停地流淌,院里院外到处都是一个个的水洼子。小麻雀从角角落落飞出来,它们可开心了,在水洼子里扑棱着翅膀,涤去身上一冬积下的污垢。园子里的山雀鸣叫起来,声声如银铃摇响,清脆而又响亮。 太阳展开一双双温暖的翅膀,把和煦的春天送到人间。春天干活是有严格程序的。她的头一项工作是把大地从冰雪下解放出来,让土地直接接受太阳的温暖。不过,这时候,水还在冰下沉睡。积雪覆盖的森林也还没有苏醒。 在俄罗斯,老祖宗传的习俗是这样的:三月二十一日春分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用白面做出“云雀”来,然后在炉子上烤了吃。这是一种节日小面包,捏成小鸟的样子,前面揪出个鸟嘴,再拿两粒葡萄干,给小鸟安上一对乌溜溜的眼睛。这一天,按规矩,我们打开鸟笼,把伴着我们唱了一冬的鸟儿放归山林。而我们近些年通常就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飞禽月”。孩子们纷纷为我们的羽翼小朋友忙碌:把成百甚至成千的鸟屋——椋鸟房啊,山雀房啊,做成树洞式样的鸟巢啊,一只只挂到树上去;把树枝交缠到一起,方便鸟儿们来做窝;为即将到来的可爱小客人们开办免费食堂。学校里、俱乐部里,也在这一天举行护鸟报告会,讲羽翼大军的到来,将怎样有利于我们的森林、庄稼、果园、菜园;讲应该怎样对它们倍加爱护,应该怎样欢迎这些欢乐的羽翼歌唱家们。 三月,母鸡就可以在家门口喝水了,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林中要闻 白嘴鸦揭开春天的帷幕 春天的帷幕是由白嘴鸦揭开的。卸去冬装的地面上,出现了成群成片的白嘴鸦。 白嘴鸦在我国南方越冬,但是我们这北方是它们生儿育女的地方,春天一到,它们就急不可耐地回到家乡来了。在归途中,它们一次又一次遭遇暴风雪的酷寒,几十只、成百只白嘴鸦因为气尽力竭而在半道上丧命了。 最先飞回故乡的,自然是体魄最健壮的一批。这会儿它们正休息呢。它们散落在大道上,绅士般地踱着方步,时而伸出它们的硬嘴壳去刨刨土。 本来大片阴沉的乌云遮满了天空,这会儿不见了。现在是一块块雪堆般的白云飘浮在蔚蓝的天空上。森林里最早的一批小野兽出生了。驼鹿和狍子都长出了新角。黄雀、山雀和戴菊鸟开始在林中唱歌了。我们在等待着椋鸟和云雀飞来。我们在树根裸露的一棵云杉下,找到了一个熊冬眠的洞。我们轮流在这个洞旁守候,待熊一出来,我们就立即报道。 一股股雪水,在我们看不见的冰面下汇集。森林里到处在滴水,滴滴答答响成一片。树上的雪也在融化。夜间依旧很冷,严寒再度将水冻成了冰。 (发自森林的第一封电报) 雪地里的奶娃子 田野里满是残雪,但是野兔妈妈们就陆续开始生产了。 小兔崽子们一生下来,就东瞅瞅西瞧瞧,身上裹着件暖融融的皮大衣。它们一出世就会跑,只要吃饱奶,就从妈妈身边蹦开,躲到矮树林里,藏到密密的草丛中,趴着,悄没声儿的,不叫,也不乱跑乱跳。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野兔妈妈在田野里四处蹦蹦跳跳,它们早把自己的娃娃给忘记了。兔娃娃依旧趴在它们躲藏的地方。它们可不敢随便乱跑哟——它们一蹿动,就会被在天空巡视的鹰隼们发现,或是脚印被正到处觅食的狐狸觉察。 它们就这么趴着。终于,它们看见自己的妈妈从眼前跑过去了。噢,不是的,这不是它们的妈妈,而是别的小兔子的妈妈——一个兔姨妈。不过,小兔子还是跑过去相求:“给我们点儿奶吃吧!” “行啊,请吧,请吃吧。” 兔姨妈把小兔子全喂饱了,自己才接着向前跑去。 小兔子又回到矮树林里去趴着。这时,它们的妈妈正在给别家的兔娃娃喂奶呢。 原来,野兔妈妈们有这么一种规矩:它们把所有的兔娃娃看成是它们大家的孩子。野兔妈妈在田野里跑动,不管在哪里遇到一窝兔娃娃,就给它们喂奶。自己生的,别的兔妈妈生的,反正都一样。 你们以为,小兔子没有大兔子照料,就一定活不成了吧?才不呢!它们身上有妈妈给它们的皮大衣,穿着可热乎呢。野兔妈妈们的奶浆又稠又甜,它们吃一顿饱的,就能几天不饿。 到了第八九天,小兔子们就能自己吃草了。 头一个蛋 母老鸹在所有林鸟中,头一个生了蛋。高高的云杉,那繁密的枝丫上还堆着积雪呢,母老鸹的窝就筑在那上面。老鸹妈妈从不离窝,这样窝里的蛋才不会冻坏,小老鸹才不会受寒。它的食物,公老鸹会去找来给它的, 导语 一部比故事书更精彩,比童话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部分内容被选定为小学语文教材必修课程。 这是一份独特的报纸,没有记录人类的忙碌喧嚣,也没有描绘城市的钢筋水泥,每个版面都在报道来自森林、田野、荒漠的居民的生活。在这份报纸里,可以听到斑鸫鸟春天的歌唱,看到候鸟伟大的迁徙,闻到铃兰花迷人的芬芳,还能步入那一个个惊险、刺激的狩猎故事。 序言 韦苇 比安基的动物文学同其他动物文学作家的同类作品相 比,譬如与欧·汤·西顿、椋鸠十的动物文学相比,有一 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安基的动物文学是专意为儿童创作 的,其中没有妈妈们担心的场景描写。比安基的动物文学 是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而且是有着稳定的优秀品质的儿 童文学。明确的儿童文学性质,是比安基动物文学成为世 界儿童文学经典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比安基动物文学的儿童文学性质 。 我们先从比安基的崛起,看比安基动物文学的儿童文 学性质。比安基介入儿童文学,最早是1922年,因为他参 加了彼得格勒学前儿童教育学院儿童图书馆的儿童文学作 家小组的活动,后来在苏联儿童文学奠基人马尔夏克的引 导下,1923年在新创刊的《小雀儿》杂志(《新鲁滨孙》 杂志的前身)上连载《红头雀旅行记》,这才迈上了动物 文学的创作道路。比安基的动物文学生涯与儿童文学生涯 是同时开始的。他最早的五本动物文学作品全都是为低龄 孩子写的。这五本书是《林中小屋》《戴脚环的大雁》《 头一次到林中打猎》《谁用什么歌唱》《谁的嘴好》。这 些书即使从标题上也能看出,它们是特意为了让孩子更多 更好地认识大自然,唤起孩子对了解大自然、接近大自然 的兴趣而写的,是为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而写的。 比安基为孩子写作的宗旨非常明确。他的动物文学作品, 无例外地都发表在儿童刊物上,共计有三百篇之多。 我们再从比安基大自然文学明确的教育题旨,看比安 基大自然文学的儿童文学性质。传递爱,引导孩子爱大自 然、爱动物、爱祖国,是比安基创作大自然文学的出发点 和归宿。他的作品都包蕴丰富的精神道德内涵,正如比安 基研究专家格·格罗京斯基所说:“它们还能在孩子心灵 上激发起这样一些做人的重要品性:勇敢、坚毅、扶助弱 小,对目标追求的矢志不移。”比安基的大自然文学中, 有一大类是为了给孩子提供奇妙的有趣的大自然知识,让 小读者分明感受到,作家接触大自然、接触动物时,心胸 中是怎样满怀深情的爱意,怎样满怀人道主义的善情和善 心,观察大自然用的是怎样一双明亮而能明察秋毫的眼睛 ,让孩子感受到和各种动物打交道是多么有意思,而跟野 生动物打交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人的聪明智慧 ,需要人的机灵头脑和敏捷身手,让孩子在动物文学的阅 读中学习到考察大自然的种种方式、方法和本领。《雪野 寻踪》《写在雪地上的书》《从餐桌上逃生的虾》《戴脚 环的大雁》,都是这类故事的优秀篇章,还有也属这类作品 的《小老鼠皮克历险记》《小蚂蚁赶在太阳下山前回到了 家》,还有《森林报》,顺着季节变化对森林动植物做特 写性的生动描写,它无疑也是比安基的代表作。《写在雪 地上的书》被湖北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收为课文。关于《 写在雪地上的书》,湖北组织了一批语文教育家写了一个 教案,不过教案的主要用意没有放在文学鉴赏上。《戴脚 环的大雁》是我从俄罗斯一本插图非常精美的、出得很大 气的幼儿文学书上译出来的。1923年的作品,今天我们读 来一点隔膜感也没有,如当今的作家写出来的一样的新颖 、丰富、亲切,可读性还这么强,足见比安基动物文学生 命力之强大和不朽。《小老鼠皮克历险记》在上海印行后 ,也有评论者对它做了热烈的赞赏性的评价。 比安基的动物文学往往把教育的题旨溶解在人兽情之 中。比安基有一句名言:“对野兽没有恻隐之心的人是算 不得人的。”这一句名言集中道破了他的动物故事所贯穿 的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他主张人道主义思想应该向大自 然各个领域引申。《大山猫传奇》《没娘的小鸟》是这类 故事的代表作。比安基在作品中最发人深省的内涵是他关 于动物园的思考。动物园的建立,不可避免地要以动物失 去自由为前提。而和动物的生命密不可分的第一需要,就 是动物的自由——它们生来是自由的。而现在,人的观赏 需要让它们失去自由,失去莽莽的森林,失去辽阔的草原 ,失去漫无际涯的天空,失去长长的河流。观赏它们的人 很开心,但是它们开心吗?这个问题,人没有替动物们想 过。这样的思想,比安基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已经提出 来了,到今天,这仍是个新鲜而难于回答的问题,是人类 的一项尴尬。《没娘的小鸟》被江苏著名的老教育家徐传 德收在他的儿童文学精选读本《向着太阳歌唱》中,徐传 德就《没娘的小鸟》这篇抒情故事写道:柳莺抚养没娘的 小山雀,小山雀得救后帮助小柳莺,这个故事让人感动, 更令我们感动的是那位帮助小山雀找妈妈的“我”。一个 连小动物都同情的人,他的仁爱之心无疑是博大的。 比安基简直就是大自然文学的化身,他的整个生命就 与大自然文学融合为一体。比安基生长在彼得堡一个小有 名气的生物学家家庭中。他曾回忆说:“父亲在我还小的 时候,就带我往森林里钻。他把每一种草、每一种野兽的 名称都告诉我,教我根据鸟的形状、鸣叫声、飞行姿态来 识别各种鸟类。”(《我为什么要写森林》)生物学家的 家庭环境使他从小生活在鸟兽、鱼龟和虫蛇中间。父亲的 引导唤起了、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并让带着好 奇心的他学会了观察森林、世界。少年和青年时代,他就 爱上了林中狩猎,参加了乌拉尔和阿尔泰森林考察队,做 了大量的森林考察记录,大学生时代就去接近、探访对森 林复杂情况了如指掌的山民、农人、守林人和老猎人,为 他描写大自然打下了雄厚而扎实的基础,为一位动物故事 作家的崛起准备了必要条件。大自然是比安基成才的摇篮 。他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倾注于大自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 对禽鸟野兽的形状、叫声、行动的姿势留神观察的比安基 ,积累了大量对大自然的直接经验和知识,所以他笔下的 动物和植物都能在“大自然的登记簿上找到存根”。他写 动物,没有一笔会是走形走神的,绝对可以做到每个细节 都到位,每个情节都真实,每个形象都传神。 比安基动物文学能成为儿童文学经典,还因为孩子可 以从比安基的动物文学的叙事、描写中,学习到简洁、清 丽、明快、细腻而富有诗意的文学表达方式。比安基的大 自然文学作品,其行文有一种简洁、清丽而又满含柔情的 个性风格,甚至可以说,它是“比安基型的抒情表达”。 把比安基的作品同其他动物小说作家的作品对照起来阅读 ,则不难发现,比安基的动物文学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种 感染力很强的诗意。 动物文学图书是长销书。它之所以成为长销书,是因 为动物文学对儿童有特殊的阅读价值。 1.动物文学能给孩子以独特的生命教育,从而有助于 孩子的健康成长。 儿童从动物文学的形象中获得审美感动,与动物文学 里的形象发生共鸣,与此同时,孩子会认识到,动物是一 种与人类不同的生命存在,它们的行为可以促使孩子对人 类的行为进行反观和反思,促使孩子审察人类自私本性的 后果,从而克服人类的骄横和偏见。孩子在受到生命教育 的同时,他们的人格也就可能在更宏阔更丰盈的背景上得 到健康的发展。 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世界儿童文学史》中 ,记录了俄罗斯大作家契诃夫就他自己的《卡什唐卡》说 过的一段话:“我有时觉得家畜素有的那种对人的容忍、 忠实、大度和真挚,对孩子所发生的肯定性影响,远比冗 长的说教要强有力得多。”这就是说,与人类不同的生命 以及生命的表现,能给孩子以更多更好的成长教育。 2.动物文学的诗意和神秘性,能激发起孩子强烈的阅 读欲望。 孩子的活动范围多在家庭和学校。森林、湖泊、沼泽 、海洋里的种种生命现象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这陌生 感中就包含着原生态的神秘性,而动物文学用洋溢着诗意 的叙事所呈现出来的文字,就浓浓地浸透了这种神秘性, 而这,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充满探险欲望的孩子们所期待 的。在文学读物不同程度被边缘化的现今,用动物文学去 吸引他们阅读,不失为一种上策,我们可以期待到令我们 惊喜的效果。 3.动物文学是“神灵启示下的文学”,能使孩子在面 临大自然时,其思想不停留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层面 上。 动物文学能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能促进人类加 快保全动植物物种的步伐,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动物文 学作为一种“神灵启示下的文学”,其优越性还在于它让 人们的思索不停留在环境保护和物种保全的意义上。 所谓“神灵启示下的文学”,指的是这样一种理念指 导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世间万物包括海里的鱼、空中的鸟 、森林里的野兽和地上爬动的昆虫,它们的生命都是神灵 所护佑的,人无权随心所欲地攫取和掠夺,人只可以使世 界更完美,并在完美世界的过程中完美人类自身。 森林里所有的生物,都是依靠太阳过日子的。所以, 《森林报》上所载的文章都可以叫作“太阳的诗篇”。候 鸟的迁飞就可以说是鸟类在逐太阳而行。 《森林报》虽然也分十二个月,但这十二个月的划分 和我们普通历书的划分是不一样的。《森林报》里十二个 月排序是以太阳为准的。春天来了,森林苏醒了;熊从洞 里爬出来;水把森林动物的地下洞穴淹掉,鸟儿飞来,又 开始嬉戏和舞蹈;野兽繁衍自己的动物族群。森林就这样 开始了自己的年。所以森林的年理所当然就从三月开始, 因为三月里,太阳温暖的手才缓缓揭开森林的诗章。从三 月开始到次年二月的一年,是森林历的一年。森林历的一 年十二个月,就像是车轮上的十二根轮辐,十二根轮辐全 都滚过去了,就是太阳的车轮转了一圈。接着,新的一圈 又开始。 《森林报》的起源,是1924~1925年间比安基主持《 新鲁滨孙》杂志,在这个杂志上开辟了一个栏目,专门刊 载森林生活的故事特写,渐渐形成“报纸”的特点,在这 基础上形成了《森林报》这部在苏联儿童文学中占有独特 地位的巨著——一部森林百科全书。 关于《森林报》的意义,比安基曾说:“我们的读者 为了改造大自然,让大自然按我们的意志生长植物和动物 ,使森林的生命裨益于祖国,必须先了解大自然的生活。 我们《森林报》的读者长大以后,他们就能培植出植物新 品种来,能让森林的生命有利于祖国。然而,为了把事情 真正办好,得先热爱和熟悉祖国的大地,熟悉我们的大地 上都有些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生存状态。” 在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森林报》里的一切能让我 们感觉到文学还别有一个洞天。它一开始就赢得了读者的 普遍认可和评论界的如潮好评。 春,夏,秋,冬,每一个森林季里,都有精彩绝伦的 篇章。 雪炸了…… 小熊洗澡…… 蜘蛛飞翔…… 味道鲜美的蘑菇和毒蘑菇的区别在哪里…… 大雁的故事…… 大山猫的故事…… 聪明的小个子猎人、对野兽习性了如指掌的塞索依奇 讲的林野传奇故事…… 《森林报》每年都重版,每次重版内容都有开拓和加 深。于是,《森林报》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自然百科全书。 拥有了《森林报》就是拥有了大自然百科全书。 一切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 用《森林报》来保持你的好奇心! 用《森林报》来培养你的好奇心!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世界著名儿童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与《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同列为世界十大经典的科普名著,也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重点推荐书目。该文稿按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发生的各种故事,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读者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文稿以新闻的形式和诗歌的语言描绘森林中动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是培养儿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必读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