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底两万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和内莫艇长在海底深处旅行的故事。他们游历了世界许多海洋,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蕴含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使读者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多产的优秀科幻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其中,使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科幻文学流派影响颇为深远。2005年是凡尔纳的百年忌辰,法国将这一年定为“凡尔纳年”。
目录
第一部分
一 飞逝的礁石
二 赞成与反对
三 “悉听尊便,先生!”
四 内德·兰德
五 漫无目的的航行!
六 全速前进!
七 种类不明的鲸鱼
八 动中之动
九 内德·兰德发火
十 海洋人
十一 “鹦鹉螺”号
十二 一切都用电
十三 几组数据
十四 黑水
十五 邀请信
十六 漫步海底平原
十七 海底森林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里
十九 瓦尼可罗群岛
二十 托雷斯海峡
二十一 在陆地上的几天
二十二 内莫艇长的闪电
二十三 强制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一 印度洋
二 内莫艇长的新建议
三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四 红海
五 阿拉伯隧道
六 希腊群岛
七 四十八小时穿越地中海
八 维哥湾
九 消失了的大陆
十 海底煤矿
十一 马尾藻海
十二 抹香鲸和长须鲸
十三 大浮冰
十四 南极
十五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十六 缺氧
十七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十八 章鱼
十九 墨西哥湾暖流
二十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二十一 大屠杀
二十二 内莫艇长的最后一句话
二十三 尾声第一部分
序言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于一八七〇年问世
,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
,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
大。主张书不及百岁不看的读者,是大可放心一阅的。
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亚伯拉
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
花一现,姑且算半个;内景只是一艘潜水艇。但就是这么
四个半人,这么一艘潜水艇,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
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
面;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
。这样一部小说,读来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令人动魄惊心

故事并不复杂: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博物学家,
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其时,海上出了个怪物
,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博物学家
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
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
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
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博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
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
都成了“怪物”的俘虏!“怪物”非他,原来是一艘尚不为
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
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内莫从此永远
不许他们离开。阿罗纳克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
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
情况下逃脱,博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海底两万里》写的主要是他们在这十个月里的经历。
《海底两万里》已经有几种中译本,“两万里”也就
成了个约定俗成的说法;究其实,这里的“里”指的是法
国古里,而古法里又有海陆之分,一古海里约合5556公
里,一古陆里约合4445公里;既然是在海底周游,这里
的两万里,理应为两万古海里。如此说来,他们在海底行
驶的路程,就应该在十一万公里以上了。这是要说明的。
十一万公里的行程,是个大场面,一路所见,可以说
无奇不有。谁见过海底森林·谁见过海底煤矿·谁见过“
养”在贝壳里、价值连城的大珍珠·当了俘虏的阿罗纳克
斯和他的朋友们都见到了,而且曾经徜徉其间。他们在印
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兰德手刃了一条凶
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儒
艮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
血战,一名船员惨死;这些场面,都十分惊心动魄。此外
,书中还描写了抹香鲸如何残杀长须鲸,“鹦鹉螺”号潜
艇又是如何杀死成群的抹香鲸的,那情景也十分罕见。
阿罗纳克斯是个博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
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
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孔塞伊,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
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
,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罗纳克斯还把在海洋中
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知道
了什么是太平洋黑流,什么是墨西哥暖流,飓风是怎样形
成的,马尾藻海又是什么样……我们知道珊瑚礁是怎样形
成的吗·知道海洋究竟有多深吗·知道海水传播声音的速
度有多快吗·这一类知识,书中比比皆是。
“鹦鹉螺”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
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
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着潜艇
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
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
凡尔纳时代,潜水艇刚刚面世,还是一种神秘的东西
;“鹦鹉螺”号艇长内莫又是个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
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
殊联系。凡此种种,都给小说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既是
小说,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作家给“鹦鹉螺”号艇长取的
拉丁文名字,更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这一点——“内莫”,
在拉丁文里是子虚乌有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妨碍作者把他
描写成一个有血有肉、让读者觉得可信的人物。
本书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
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
,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
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
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
,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
行》的丛书。《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
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后有《神秘岛》。作者
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胜,
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
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
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译者
二○○四年三月
导语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内莫艇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精彩页
第一部分
一 飞逝的礁石
一八八六年出了一件怪事,出现了一种没人说得清楚、也无从解释的现象,大家可能还都记忆犹新。且不说种种流言使港口居民惴惴不安,令内陆公众惊诧不已,就连那些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也都大大地受了震动。那些从事大宗买卖的商人,船主,船长,打鱼的,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欧美两大洲的各国政府,对这件事都表示了高度关注。
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船只在海上碰到过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梭形物体,有时还闪着磷光;和鲸鱼相比,这个“庞然大物”体积要大得多,动作也快得多。
有关这个巨大物体出现的情况,不同船只的航海日记上记得相当一致:那个东西,或是那个动物,呈现的是一样的外形,活动起来是一样的神速,动力同样惊人地强大,似乎生来就具有特别的活力。假如这是一种鲸类动物,比起到那时为止科学上进行过分类的鲸类来,它的个头要大得多。无论是居维叶居维叶(1769—1832),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拉塞佩德拉塞佩德(1756—1825),法国博物学家。,还是迪梅里迪梅里(1774—1860),法国博物学家、医生。先生和卡特拉法热卡特拉法热(1810—1892),法国博物学家、人类学家。先生,都不会承认这种庞然大物的存在——他们只承认见过的东西,即所谓经他们这些学者的法眼审视过的东西。
保守的估计,认为这个东西长二百英尺;夸张的估计,说它有一海里宽,三海里长。把这两种估计都撇开,在多次观察所得的结果里取其中,我们也可以肯定,这种庞然大物的个头,比鱼类学家迄今为止所见过的要大得多——假如这种东西果真存在的话。
然而,这东西果真存在,事实本身已经不容否认;根据人喜欢相信神奇事物的习性,我们就会明白,这种不可思议的事物一旦出现,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什么样的轰动。至于把此事斥为无稽之谈,这种做法不足为训。
实际上,一八六六年七月二十日,加尔各答-伯纳克轮船公司的汽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就碰上过这个会动的大家伙。一开始,巴克船长以为是碰到了一座不熟悉的礁石,他甚至还打算对这座礁石的准确位置进行一番测量呢;但就在这时,从那个奇怪物体身上喷出了两根一百五十英尺高的水柱,呼啸着冲上了天空。这样看来,除非这座礁石上有间歇性喷泉,不然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汽船碰上的就确确实实是某种水生哺乳动物了。这是一种到那时为止尚不为人所知的动物,能用鼻孔喷出夹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
同年七月二十三日,西印度-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里斯托巴尔·科朗”号汽船,在太平洋上也看到了相似的东西。这就是说,这条异乎寻常的鲸类动物能够以惊人的速度从一个地方游到另一个地方,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里斯托巴尔·科朗”号是在两个相距七百古海里一古海里等于5.556公里。的不同地点看到它的,而时间只隔了三天。
十五天之后,在距离“克里斯托巴尔·科朗”号看到那个庞然大物两千古海里的地方,国家轮船公司的“爱尔维修”号和王家邮船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之间的大西洋上一处海域迎面近舷对驶的时候,同时看到了那个怪物,那里是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通过这次共同观察,估计这只哺乳动物的身长至少在三百五十英尺以上,因为,尽管“爱尔维修”号和“香农”号船身都有一百米长,和这只哺乳动物相比,身形还是小了些。但是,经常出没于阿留申群岛海域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的鲸鱼,最大的,身长也只有五十六米,从来没有超过这个身长的。
这样的报告一份接着一份。横渡大西洋的“佩雷尔”号最近所做的观测,走依兹芒航线的“埃特纳”号和那个怪物的相撞,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上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菲茨-詹姆斯的参谋部在“洛德·克莱德”号上测到的准确方位,都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一些国家里,生性幽默的人拿这件事开玩笑,但那些严肃务实的国度,如英国、美国和德国,对这件事都极度关注。
在各大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咖啡馆里有人津津乐道地说它,报纸上有人嘲弄它,还有人把它搬上了舞台。小报碰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任意编造谣言。各种想象出来的巨大动物在报纸上再次出现,从极北地区可怕的白鲸“莫比·狄克”莫比·狄克,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小说《白鲸》里那条可怕的鲸鱼。,到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里硕大无朋的海妖,应有尽有。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里的海妖能用触角把一条五百吨重的船缠住,拖下海底深渊。有人甚至引经据典,搬出亚里士多德和老普利尼老普利尼(23—79),古罗马作家,共写作品七部,现仅存百科全书式著作《博物志》三十七卷。的观点,这两个人都认为世上存在着怪物;接着又提到彭陶皮丹主教的挪威故事,保尔·赫格德的游记,最后还抬出了哈林顿先生的航海报告。哈林顿先生的诚实是不容怀疑的,他肯定地说,一八五七年他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过一条大蛇,那条蛇到那时为止只在旧时的北极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