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巩宁城今昔(新疆是个好地方)/一带一路大型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袁正祥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袁正祥,曾任新疆八一农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委员会委员、新疆高校图书情报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图书馆学会专业教育委员会主任、《西北高校图书馆大事记》《西北高校图书馆年鉴》《西北高校图书馆通讯》编委。
后记
20世纪6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八农(原新
疆八一农学院的简称。现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书架上翻到
一本名为《乌鲁木齐史话》的小册子,打开一看,内有一
篇巩宁城方面的文章。我从头至尾读了两遍,对这篇文章
产生了兴趣。我想工作、学习、生活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
,就应该了解巩宁城这段历史。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即着手搜集有关巩宁城的史料。无论开会、参观,只要
到某个图书馆。如果发现与巩宁城有关的史料,便抄录下
来。每年寒暑假,至少用两周时间到新疆大学图书馆古籍
书库查阅并抄录。几十年中零零碎碎抄了好几本。1989年
离休后,整理撰文陆续发表在《新疆八一农学院院史》《
西域文化》《新疆日报》等图书和报刊上。
撰写校史回忆录最早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忆学校首批
新生》,原始资料主要出自一份新生花名册,写于1982年
,载于《八一农学院》院刊。第二篇文章是《功绩照后人
——记八一农学院创始人王震将军》,原始资料主要出自
《新疆八一农学院院史》,写于2008年7月5日,刊于《伟
业千秋——王震与新疆》一书。
新疆农业大学老干处主办的《桑榆》杂志的问世,激
发了我撰写校史回忆文章的热情,数年内连续撰写了《八
农五二年建校初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几十篇文章,分
别刊载于《桑榆》各期内。
现将巩宁城史料与学校回忆录两部分内容进行汇编,
定名《巩宁城今昔》,收入《“一带一路”大型系列丛书
——新疆是个好地方》,公开出版。笔者不胜感激,并对
编排、校对、设计等同志一并表示感谢!因笔者水平有限
,对于不尽如人意处,敬请读者指教!
袁正祥
2018年4月15日
目录
上篇 巩宁史话
引言
巩宁城历史概貌
巩宁城石碑和碑文
巩宁城“宝迪”铜钱
巩宁城寺庙
巩宁城变迁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下篇 满城书香
记学校创办人王震将军
学校首批学生
建校初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值得铭记的现场教学
学校首次举办的教学经验交流会
建校初期的教材建设
建校初期的图书馆
在北五岔支农的日日夜夜
回忆学校搬迁始末
学校从低谷中崛起
继承并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八一”忆校史
建校初期创办的教学、科研实习、试验基地
忆学校老年网球场初建
难忘的慰问
学校档案馆楼的历史变迁
学校图书馆创建与发展的一段历史
记学校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学职业中专班
委托学校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业务人员培训班结业
建校初期的闪光人物
校友李心弼忆校史短篇选编
学校大事记(1952年—1985年)
后记
精彩页
巩宁城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毁于同治三年(1864—年),计有92年时间。这与清政府在新疆的统治,从兴起到衰败的时间大体一致。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伊犁设将军作为新疆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其下设塔尔巴哈台(塔城)参赞大臣、喀什噶尔(喀什)参赞大臣,从而重新统一了祖国边疆。与此同时,在天山南北实行了一整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如修筑城堡、增驻军队、实行屯田制、铸造货币、兴办学校等。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皇帝欲在巴里坤与伊犁之间寻找一处向西可以应援伊犁将军、向北可以应援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向东可以弹压乌鲁木齐垦民、水草丰美、可谓“沃土良田”的驻军的地方,形成掎角之势。同年十月,乾隆皇帝传谕伊犁将军舒赫德可否在玛纳斯驻军,令其具奏。舒赫德接旨,经实地调查后复旨云:“玛纳斯虽然位置适中,但不产煤,不能安排过多兵员。乌鲁木齐可驻军队,粮食充足可产煤铁。该地河东无平原,惟河西福寿山(妖魔山)北,尚有依山傍水平原一处可资建城且有可险可扼。建议乌鲁木齐增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属伊犁将军统帅。”乾隆皇帝采纳了舒赫德的建议,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调各营镇兵1000余名,教之版筑,庀材则伐木于山,开冶于矿,辇载以官之车马牛,迄一年城成,赐名“巩宁”。乾隆皇帝旨云:“调凉州、庄浪满兵三千员名,移驻乌鲁木齐巩宁城。索诺木策凌任乌鲁木齐参赞大臣,德云任领队大臣,俱受伊犁将军节制。”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五月又旨云:“将乌鲁木齐参赞大臣改为都统,仍属伊犁将军节制,索诺木策凌任乌鲁木齐都统。”从此,巩宁城成为乌鲁木齐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所有军政和文化机关均移驻城内。都统总揽军政大权,除管理驻防营务外,还管理乌鲁木齐辖属地方事务和屯田事务。
清朝后期由于朝廷腐败,经济萧条,内外交困,全国各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疆各族人民深受官府、王公伯克、宗教头目三重剥削与压迫。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叶尔羌(今莎车)高朴玉石案涉及南疆办事大臣与伯克勾结剥削人民,涉案60余人,处死官员四人。至道光时期腐败加速,军队已寅吃卯粮,军饷拖欠时间间隔逐渐拉大。当时新疆军饷来源于陕甘,陕甘财力不足需依靠全国其他地方补助。即便筹划到一些银两也很难顺利到达关外,解送途中处处截留,以铜代银、以零充整时有发生。同治三年(1864年),由军士聚众索饷开始,乌鲁木齐都统向地方民众搜刮,州役倚势横征苛敛,民怨沸然,引起械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上层与上层之间争夺政权的矛盾日益尖锐。受尽苦难的新疆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纷纷组织起来掀起反清斗争。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南疆的农民首先揭竿而起,攻人城内杀死了清朝政府的地方官员和王公伯克。这一胜利促使南疆各地农民积极响应,先后夺取了南八城和东四城。同年六月,南山西沟一带的农民占领达坂城后与吐鲁番农民汇合集结于迪化城(今乌鲁木齐市)外。驻迪化城绿营参将索焕章暗中组织南关起事并扣留派往南疆绿营的数百名士兵,集结于魁星楼。同时,索焕章在提督衙门诱杀了乌鲁木齐提督业布冲额,然后里应外合一举夺取了汉城并包围了满城。被困79天的满城守军弹尽粮绝,无力抵抗,文武官员百余人、兵民万余人与城化为灰烬,从而结束了巩宁城这段历史。P3-5
导语
《巩宁城今昔》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巩宁史话”,主要写清朝乾隆三十七年建成到同治三年城毁期间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下篇为“满城书香”,叙述了王震将军及在校官兵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全校教职员工同甘共苦,在古城的废墟上建起八一农学院的生动故事。
序言
“一带一路”倡议中,新疆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
心区。并以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和辐射效应,与21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逐步衔接。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
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近年来,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文化事业得
到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特别
是随着稳定红利持续释放,文化创新呈现快速增长。实践
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高瞻远
瞩、英明睿智,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
,新疆形势就能朝着全面稳定的方向发展、就能实现社会
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经济就一定能够贯彻好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新疆地区走向现代化、融
入现代化潮流、发展现代文化的一次新机遇。在这一背景
下,《一带一路大型文化系列丛书——新疆是个好地方》
出版项目正式推出,其目的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推进新疆稳定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文化支撑。
丛书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
正确文化导向,团结、稳定、鼓劲,弘扬正能量;紧紧围
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使文学作品服务大局,形
成文化艺术的强大合力。丛书作品内容注重创新意识、创
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文学作品的传播
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坚持“高举旗帜、引领导
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
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
界”。
丛书的出版发行,将对发展新疆区域文化产生积极的
正面效应。基于此,我们遴选了疆内的数十位知名作家,
通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小说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
反映新疆现代文化发展,展示各民族同胞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以及逐步形成的进步、文明、开放、包容、科学
的理念。讴歌各民族同胞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和浓厚氛围
,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同胞之间的认同感,更好地维护新疆
地区的长久稳定和繁荣助一臂之力。丛书视角独特、文字
量浩繁、信息量巨大,让新疆人民可以真正全面地知道自
己。让疆外的读者可以全面地认知新疆,也让世界客观地
了解新疆、了解中国。
丛书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中共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审读处、国家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
,使得这部丛书得以顺利出版。
编者
内容推荐
本书叙述了巩宁城(老满城)从建(乾隆三十七年即公元1772年)至今,计有244年间的兴起、衰亡和荒废。含选址、修建、驻军、屯田、马场、铁厂、“宝迪”铜钱、寺庙、军台、墩塘等辖属单位的设置与发展,以及城毁、变迁、残垣等内容。还有巩宁城92年记事、庙宇祭文、碑文、历任都统、领队大臣、提督的任职姓名与时间。其内容包含巩宁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发展概况。巩宁城是新疆农业大学诞生、成长、发展的家园,在这片土地上浸透着党中央对新疆的关怀以及新农大为“科技兴国”、“科技兴农”不懈地作出的贡献。这里包含古老和崭新、传统与现实的交汇点,是研究新农大校史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本珍贵的历史资料,填补了乌鲁木齐地方史志的一项空白。同时对新疆地方史志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6: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