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赋是诗、词之外,在中国绵延两干多年经久不衰的重要文学体式,兼采诗与散文之长,取诗歌押韵的同时,再取散文字句的长短不齐。叶嘉莹先生通过对六篇经典赋作的细致解读、赏析,不但展示了赋铺陈状物、文藻华美的语言特点,而且剖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志意风骨。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中。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目录 鲍照《芜城赋》讲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庾信《小园赋》讲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庾信《哀江南赋序》讲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欧阳修《秋声赋》讲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苏轼《前赤壁赋》讲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苏轼《后赤壁赋》讲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导语 本书将叶嘉莹先生在《文史知识》上刊登的讲赋的内容集结于一册。叶先生讲诗词大家并不陌生,但有关赋的讲解,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是头一次与大家见面,所以具有新颖性。叶先生讲解了赋体大家鲍照的《芜城赋》,庾信的《小园赋》《哀江南赋序》,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既梳理了赋这种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又深入浅出、丝丝入扣地讲解了各篇文中涉及的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典故、语言常识等。读者可以在一种娓娓道来的氛围中,对赋这种文体及其最负盛名的作家的几篇名作有一个生动鲜活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