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徐建勇,男,1966年6月生,湖南辰溪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春秋》经学和新儒学。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多个项目。并在《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史学月刊》《江淮论坛》《学术交流》《湘潭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现代性与新儒家的界定 第一节 现代性 第二节 新儒家 第三节 现代性问题 第四节 中国现代性及其问题 第二章 现代性及其问题的缘起 第一节 人的觉醒 第二节 理性的反思 第三节 非理性 第三章 现代性及其问题的发展 第一节 主体性 第二节 科学性 第三节 经济决定论 第四节 民主制度化 第五节 自由个人化 第四章 新儒家的现代性认知与回应 第一节 文化观 第二节 科学与民主 第三节 社会观 第四节 弘扬价值世界 第五章 新儒家的主体性人格培育 第一节 生命主体 第二节 独立人格 第三节 理性信仰 第六章 新儒家的现代科学与教育思想 第一节 分析直觉派 第二节 逻辑价值派 第三节 知识教育与生命关怀 第四节 学术建设 第七章 新儒家的现代经济思想 第一节 以农业促进工业,统筹发展 第二节 工业化是中国走向自由之路 第三节 儒工儒商儒农协调发展 第八章 新儒家的现代民主思想 第一节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 第二节 培根固本发展民主 第三节 以工业与教育来培育民主 第四节 道德学术的法治 第九章 新儒家的现代自由思想 第一节 自由的观念 第二节 自由的获取途径 第十章 新儒家的现代性思想启示 第一节 儒家普适的价值 第二节 新儒家思想及其现代悖论 第三节 慎终追远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现代新儒家诞生于西方现代性问题出现和中国社会艰难的现代转型时期,现代新儒家对于西方的现代性问题回应方式,是将儒家的传统价值和西方现代优势的工具理性结合起来,建构出中国自己的现代性来。 本书运用诠释方法、逻辑与历史统一及比较的方法,以中国现代性的培育为中心,以现代性的主要表征及其所产生的现代性问题的出现和化解为线索,展开对现代新儒家对现代性问题的回应的梳理、分析,从而探索现代新儒家对于中国现代性培育所作出的贡献。 内容推荐 本书以现代性为线索,通过厘清现代性的五大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进程,揭示了现代性问题产生的缘由。而后围绕现代性问题的化解探讨了新儒家的出现原因,以及他们对于现代性及其问题的认知和回应,并进而梳理了新儒家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化解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路径,以及他们为培育中国健康的现代性,在科学教育、经济、政治、自由和新人格培育上所做出的努力。书稿力图以此为切口,揭开现代性迷雾,充实儒学根本,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略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