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日本御宅族这一亚文化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及媒体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御宅族的生活方式、思维及行为方式进行深度描述,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整体论的视角出发,探析御宅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系统。以期增进对御宅族这一亚文化群体的了解,以及对这一文化现象所承载的知识形式和文化特征的理解。 作者简介 博日吉汗卓娜(1985一),女,蒙古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2004—2010年留学日本,获得地域文化学学士学位及教育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专业方向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主要从事日本动漫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包括:日本动漫视觉系的社会学研究、中国受众对日本动漫认知的社会学研究、日本动漫御宅族生活方式的人类学研究等。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经历 四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日本动漫概述 第一节 日本动漫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 萌芽时期 二 近代探索时期 三 战时低谷时期 四 战后转型时期 五 成熟经典时期 六 数码延伸时期 第二节 日本动漫的基本特征 一 文化特征 二 艺术特征 三 产业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御宅族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御宅族的定义与演变 一 御宅族的定义和内涵 二 御宅族的形成、演变和现状 第二节 御宅族与普通动漫爱好者的比较 一 御宅族与普通动漫爱好者的定性比较 二 御宅族界定的定量分析方法 第三节 御宅族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一 客观因素 二 主观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御宅族的语言、着装与人际互动 第一节 御宅族的形象 一 御宅族眼中的自我形象 二 御宅族的社会形象 第二节 御宅族的别样人生 一 语言 二 恋声 三 审美取向 四 痛车 五 恋爱 六 日常衣着 第三节 御宅族互动方式及其特点 一 互动方式 二 互动基础 三 互动特点 第四节 圣地朝圣与巡礼 一 秋叶原:圣地朝圣 二 池袋乙女路:女性御宅族(腐女)的圣地巡礼 三 鹫宫町神社:圣地巡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御宅族的角色扮演 第一节 角色扮演概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角色扮演的缘起和发展 三 角色扮演的特征 四 角色扮演的过程 第二节 女仆餐厅 一 女仆餐厅的概况、发展过程和服务特色 二 女仆餐厅天堂之门的概况及调查经过 第三节 执事餐厅 一 执事餐厅的概况 二 执事餐厅燕尾蝶的概况及调查经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御宅族生活方式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御宅族的身份特征 一 动漫文化资本的拥有者 二 动漫文化的发烧解读者 三 永不餍足的动漫消费者 四 动漫文化的社会实践者 五 游离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特殊人群 第二节 动漫文化的象征符号体系及其意义 一 动漫文本内容 二 动漫传播媒介 三 动漫受众 第三节 御宅族生活方式的意义及其获得途径 一 愉悦感和幸福感的获得 二 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实现 三 以文化消费为特征的消费动机与消费行为 结语 一 本书的逻辑结构 二 主要观点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导语 本书通过对日本御宅族生活方式和行为、思维特征的系统研究,能够为日本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种跨文化研究的范例,同时,也能够为中国的动漫研究、御宅族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借助动漫亚文化这一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增进了对御宅族文化现象所承载的知识形式和文化特征的理解,为中日两国跨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