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春,一枚炸弹从天而降,落在了女教师贾慧的家中……是谁投下这枚“秘弹”,却又为何没有爆炸?青年女教师意外地卷入一段非常历史中。
这是一个流传于苏中地区关于“苏鲁皖游击队”抗日的真实故事。黄桥战役打响,新四军挺进苏北,而一支“杂牌军”纵放新四军东进,皖南事变后,多方势力摩擦日趋白热化,“炸弹事件”只是日军向各方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女教师在多方势力的旋涡中挣扎,其情感历程、前途命运与错综复杂的历史一同起落。具有强大磁吸力的复杂情节,呈现“杂牌军”由鼎盛走向覆灭的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杂牌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建波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1941年春,一枚炸弹从天而降,落在了女教师贾慧的家中……是谁投下这枚“秘弹”,却又为何没有爆炸?青年女教师意外地卷入一段非常历史中。 这是一个流传于苏中地区关于“苏鲁皖游击队”抗日的真实故事。黄桥战役打响,新四军挺进苏北,而一支“杂牌军”纵放新四军东进,皖南事变后,多方势力摩擦日趋白热化,“炸弹事件”只是日军向各方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女教师在多方势力的旋涡中挣扎,其情感历程、前途命运与错综复杂的历史一同起落。具有强大磁吸力的复杂情节,呈现“杂牌军”由鼎盛走向覆灭的历史……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后记 导语 民国三十年,日军侵华的阴霾飘浮在吴尚小城的上空,任何生活于其下的人们,都无法挣脱精神和肉体上双重辖制。黎星源、黎星斗兄弟二人,本可依靠三万人的杂牌军部队驻扎吴尚小城,过点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侵华日军的枪声突然搅了平静,坚守民族气节肯定是第一位的,但身为国民党非正规军,又似乎不得不给弟兄们寻条出路。 本书是一部罕见的正面描写抗战时期非正规军的军事小说,展现了杂牌军由鼎盛走向覆灭的过程,时间跨度从“皖南事变”之后,至“太平洋战争”。 后记 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抗战中一支杂牌军队由鼎盛走向 覆亡的过程。这支军队的原型是抗战时期占据江苏泰州地 区的苏鲁皖游击部队,首领李明扬、李长江时称“泰州二 李”,亦即小说里所讲的“吴尚二黎”。 杂牌,顾名思义,即非嫡系,但这支军队之杂,远远 超过一般意义。它非但没有蒋氏嫡系部队的印记,甚至连 西北军、东北军、川军、滇军等军阀部队都不如。说穿了 ,它就是因国民党抗战正面战场溃退留下的特殊产物。但 就是这么一支杂芜不堪,更多靠江湖义气维系的武装,却 在抗战中期,参与并制造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影响 了抗战以及抗战后的历史进程。 前者,是黄桥战役;后者,是臭名昭著的“曲线救国 ”策略的产生。 先谈一谈黄桥战役。1940年初,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执 行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渡江北上,先头部队进入苏鲁皖 游击部队防区,首度摩擦,二李所部败退,但新四军方面 却胜而不追,趁势表明要借道东进。二李为切身利益计, 纵放新四军从防区通过。尔后,新四军与国民党江苏省主 席韩德勤所辖势力几度交锋,韩德勤聚集重兵向新四军驻 地黄桥发动进攻。三路进攻部队中,二李为其中一路。新 四军分别采取拒、打、拉的战术,以抵抗韩部七十九军、 独立六旅和二李。二李果然默契,在此战中按兵不动,结 果,新四军大胜,乘势东进,与南下的八路军会师,实现 了贯通南北的战略意图。国民党就此在苏中、苏北失去了 主导权。 再说“曲线救国”。黄桥战役之后,日伪对仍在国民 党势力控制下的苏北垂涎三尺。尤其是汪伪政权,自成立 以来一直是空架子,缺乏基本的武装-力量。汪精卫对“ 二李”的部队心存觊觎,一心想将它收归己有,于是,与 日伪协同,针对二李采取了利诱、暗杀和武力威逼等诸种 手段,强迫其易帜归降。时值1941年,抗战处于最为艰难 的阶段,以二李为代表的处于沦陷区的国民党部队,生存 愈加艰难。重庆国民政府无法顾及他们,任其自生自灭。 在这样的形势下,二李行使所谓“妙计”:兵分两支,一 支打原来的旗号,离开泰州下乡坚持;一支投降日伪,企 图以泰州城为依靠,互为倚仗,暗通款曲,形分神不分。 但是,由于这支杂牌部队首开大建制投降日伪的先河 ,随即,国民党部队附应投敌者不计其数,大量杂牌军打 着“曲线救国”的旗号,沦为伪军,“曲线救国”也就此 成了中国军队抗战史上难以洗刷的耻辱印记,而书中写到 的所谓“妙计”,最后也因中下层军官被汪伪分化瓦解而 破产。二李最后的结局,一为日本人下毒致残,一被日军 俘获。这支杂牌部队就此为历史尘埃所湮没,不复为人所 知。 小说的内核重点部分,是吴尚二黎,象征性不言而喻 。二黎的困境是战、降两难,二黎的策略是战、降并行, 二黎的选择则正是所谓“正面战场”和“曲线救国”平行 的方式。二黎如同一张牌的正反面,蒋、汪岂非如此?当 时,蒋介石和汪精卫,一个抗日图存,一个变节投降。蒋 、汪二人不同的选择,或许恰恰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民族 困境中的两条道路的选择。最终,历史是仲裁者,它给出 了另外的答案。但无论迫于什么样的形势,在民族的生死 存亡面前,投降卖国的选择都是永久的耻辱。 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笔者有意避免全景式的描述,将 历史事实和文学加工巧妙结合,将日、伪、国、共、杂五 方势力矛盾的集中点,落实在一个小女子的身上,大处着 眼,小处入手,展现非常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从某 种程度上说,女主人公贾慧个人的爱恨情仇的纠结,也是 这支军队身陷各种势力而进退维谷的写照。 这部作品起笔于皖南事变之后,收笔于太平洋战争爆 发。这一阶段,中国抗战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时期,一部 分人看不到希望,动摇了抗日的信心,但更多的人在这看 似渺无生机的绝境中坚持了下来。历史往往在关键的时间 节点和矛盾节点上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的后效,往往在 多年之后才能显现。这是历史的魅力,也是小说的魅力… … 精彩页 1941年的春天,女教员贾慧坐在澡桶里,正在轻柔地擦洗着肌肤,一枚数百斤重的铁疙瘩从天而降,以摧枯拉朽之势接连洞穿了天花板和红木桌面,轰然砸入水磨方砖地面,半截没入泥土。湛蓝的天幕在宽敞的破口处显现,两架涂着红日的日本飞机在上空盘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着,地动山摇,灰土扑簌。 贾慧脑子里一片空白,瘫坐在温暖的水中,失去了起身的力气。五六分钟后,她像是从噩梦中惊醒般,凄厉地喊叫了一声,手忙脚乱地去寻衣物。春日的午后,她那雪白的肤色和精巧的乳房,在涂着绿色油漆的航空炸弹映衬下,宛若梦中景象,忽闪摇曳。 门外的半边院墙已经坍塌,街头慌乱的人群嘈杂混乱,邻近几处地带,浓烟升腾。所有人此刻都明白过来,这是日本人的空袭。吴尚,这座被邑人白诩为300年未遇兵戈的县城,在民国30年,正式遭受了来自天空的袭击。 贾慧光脚趿鞋冲上大街,指着自己的房子,大声喊道:“有一颗炸弹落在我的屋子里了!” 她话音未落,人群像是被急流席卷似的,四散开来。贾慧被人流裹挟,远离了自己的居所,一时间难以回头。她并不知道,这凭空落下的炸弹并非冲她而来,真正的目标是相距半里地的古刹光孝寺。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就设在寺内。有两枚炸弹击中了前殿,另外三枚偏离了方位,唯一落地未炸的,就是害得她有家难回的那枚。 不过,这次日军空袭吴尚,远远没有达到目的:其一,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三天前撤离了光孝寺;其二,该部大半兵力不在吴尚,正奉了第三战区总部电令,远离防区配合国军主力对新四军北撤军部的合围,负责外围截击。眼下的吴尚,几乎是座空城。副总指挥黎星斗率一部虚张声势,驻扎在邻近日军的莲花镇,成为全军沿江布防的一字长蛇阵的尾部,一旦日军进攻,便逐次抵抗北撤,直至和总指挥黎星源所率的主力汇合,入皖境投奔三战区总部。至于吴尚的归属,他们是放在第二步考虑的。此地处于日本人和新四军东进各部的夹峙当中,原来可以依靠的省府势力,在黄桥一役中早已损失殆尽,只能蛰居水乡,苟延残喘。 日军轰炸吴尚战果如下:炸死、炸伤平民和僧侣12人,摧毁光孝寺前殿一座,民房若干。半天之后,城里人心惶惶的情形有所缓解,房屋待修,伤者治伤,死者入土。唯一的麻烦事,就是落在小学女教员贾慧小姐住所堂屋里的那枚炸弹。那里是吴尚城中的繁华地带,居民密集,万一什么时候发生爆炸了,那才叫倒霉呢! 众邻重跟着贾慧,一起去了警察局和县府。马县长算是个体恤民情的好官,但哪里懂得应对这枚说炸就炸的玩意儿?而且,手底下那些人,查毒禁赌是行家里手,排除炸弹的活计,自出娘胎来就没干过。 他暗自斟酌,这年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便以县府的名义出大洋100,悬赏招揽拆解炸弹者。这公告贴出不久,便有人来揭了榜文。不过,此人开口先要300大洋。他抬高了赏金价格,马县长有些为难,转而跟那些住户商量。毗邻贾慧住所的李盐商,家底丰厚,生怕家私在一声轰响中灰飞烟灭,答应代为支付那多出的200块大洋。 交易谈成,次日一早便开工卸弹。这位领了300块银洋的男人,是外地口音,走路瘸拐,搬到吴尚不足半年。有知晓底细的人说他本是国军三十三师的伤兵,跟队伍失散了,人已残疾,无人管顾,这次自告奋勇地揽下这活计,兴许他在军队里是工兵出身,受过训练。 他穿了件短褂,赤膊扛着镐锹、提着布袋,歪歪斜斜地去了贾慧的住处。进了门后,他先去盛满水的犹自散发女人香气的木桶那边瞅了两眼,又掉头朝着院子里的贾慧端详了两眼,竖起了大拇指。他这手势暧昧,不知道是夸奖她运气好,躲过了生死一劫,还是赞叹她女人味重,余香袅袅令他动心。 贾慧脸色绯红,没有吭声,躲到街对面的巷口,远远地望着。 这位前国军伤残工兵,没有帮手,独自劳作,先用镐头撬开了地面的砖头,然后改用铁锹,同绕着弹体挖掘。这体力活,费时耗劲,他足足于到了中午时分,才弄出了一个三尺多深、五尺来宽的凹坑来。那枚炸弹因为下面泥土被掏空,由入土时的直立改为了横卧。触底的弹头悬空,改变了触发状态。 他松了口气,去屋外抽了袋炯后,又回到屋里,蹲在坑底用螺丝刀和扳手捣鼓了半个钟头,终于直起腰板来,向远处的人群招手,大声地说:“引信拆掉了,没事啦!弄辆板车来,把它拖到城外去!”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