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甘之如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邵国梁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个人散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写的散文作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儿时在家乡的刻骨铭心的往事记忆;第二部分主要写读书、电影等感悟笔记;第三部分主要写游记,有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种种感悟和思考。 作者简介 邵国梁,浙江富阳人,20世纪60年代出生,20世纪80年代当过律师,20世纪90年代创办企业,21世纪后开始文学创作。 目录 一虫一世界 四季童年 春 夏 秋 冬 油菜花开 过年 掸尘 洗澡 办年货 放炮仗 新衣裳 年夜饭 拜年 后记 恍惚十年 山水如画 嫣然清香 又见炊烟升起 人生如期许 读书日偶记 流行 进步 初春的夕阳 芳华 乡愁 冬日笔记 一路繁花梦 三清山写意 九仰坪印象 游美笔记 纽瓦克机场 自由女神像 华尔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洛杉矶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 黄石国家公园 旧金山 青海湖边走 初识西宁 塔尔寺 在那遥远的地方 湖边的帐篷 茶卡盐湖 骑行 祁连山 序言 正儿八经讲,出版《甘之如饴》这本书为时过早。因 为在我看来。写文章这种事情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得好 的。它不仅需要天赋与才情,更需要学识与文笔。学识能 使文章写得从容,而文笔则会让文章写得好看。因此我是 心有余悸的,我自觉我写的文章还远远不到火候,与心目 中的目标相去甚远。 现在出书,着实有些勉为其难,也有沽名钓誉之嫌。 出书需要勇气和胆量,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能够看完我这 本寡淡的书。说这话不是谦虚。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 者明。我了解自己的不足,文章要写得完美无缺是不可能 的,就如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人和事。天衣无缝,无可 挑剔,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我不求声名,只求无愧。不过,话说回来,出这本书 就好比是我生的头胎,总有点瘌痢头儿子自家好的感觉, 因为这是用心血换来的,是我生命的痕迹,也是我对这痕 迹的一种眷恋。再想想看,一本书印出来总是有点儿沉重 ,逢友人递上一本,倒也是好神气。 聊以自娱吧。倘若能在友人之间传播一下就很满足了 。 我不是个特别有出息的人。 写文章只是我个人生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与其他部 分在意义上抑或价值上别无悬殊。我不是为了写而写,而 是想写的时候去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我图的是痛快。 觉得痛快是因为时常在写,不写难过,当然有时候是由于 不那么快活才写的。不那么快活也写,而且长时间坚持写 ,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喜欢。一个男人能喜欢一样 东西这么长久并不容易。 写文章是门手艺活,不是一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选择 的职业。很费劲。因此吃些苦头在所难免,而且只有自己 晓得。可是,在生活中,即便不写也要吃苦头。因为,一 个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一场艰辛的跋涉,需要去 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或许,只有阅历多了 ,心才会坚强,路也会走得踏实。或许,适当地吃些苦头 ,劳者善心生,反而会慢慢地引发善心。吃苦总得记苦, 生活给予我的体验多了,积累的感受也多,脑子里就有了 存货,便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欲望。这种欲望最好的发泄渠 道和方式,对我来说就是倾注于文字。用文字来记录生活 ,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想,这种方式诱惑着我 。 这种欲罢不能的诱惑,就是埋藏在我心底对写作的那 份痴缠的执念,融入骨血,无法剥离。没想过放弃,也没 想过不再继续。写作,是我多年以来唯一有色彩的理想, 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甘愿吃苦,甘之如饴。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众不同。 我知道。我是撑起自己的唯一。 因此,我从容自若地面对生活。 生活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就是一种心情。对待生活 ,每个写作者的处理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有人喜欢拿生活 本身开玩笑,于是,所叙述的故事便成了做娘的给女儿打 扮时所梳的辫子,怎么漂亮怎么梳。我没有这能耐。我只 能把生活从自己的眼睛里过滤一遍,然后写出我自觉有点 意思的文章让朋友们去看。至于朋友们怎么看,感受如何 ,我是不管的。 因为我不是专业作家。 我写文章只是叙述一下我认为值得叙述的故事,加上 我对这个故事的某些看法或情感,谈不上什么文学艺术。 有时候,叙述一个最朴素的故事,反而是最不易成功,因 为太寻常。但我的叙述必定是真实的,因为这是一种责任 。我的叙述与专业作家相比则大相径庭,就如向日葵,它 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但到了凡,高的笔下,就显示出了 惊人的辉煌。因此,同样的一个故事,就要看是谁叙述了 ,像我这种三脚猫与专业作家一道来叙述这个故事,所能 传递给朋友们的感受肯定全然不同。 人的素质一般与生俱来。后来的锻炼与培养当然有用 ,但有限。齐白石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丢掉 了斧头,拿起画笔,似乎随随便便就成了大师。同样的例 子还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上海文学》杂 志上看到了阿城所写的《棋王》,虽然是他的处女作,但 看了文章后就完全相信,这肯定是一个小说家。后来又读 到莫言所写的《红高粱》,总觉得眼前荡着一片湿漉漉的 红,我是感到吃惊的,这是个大家。我内心极其佩服这一 类于不经意中把一切该做的都做了的伟大人物。我始终这 样认为,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勇于分享自己的灵 魂。 我虽然说也写了些文字,但时常还能清醒地检点自己 的能力,或者说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我只不过 是一个写文章的爱好者,一个希望在工作之余,因为写文 章而获得更多享受和乐趣的人,这一点我心里非常清楚。 我感兴趣并关切的,是我周围的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 的梦想与选择,包括他们的情感、色彩或者光环。我热爱 并尊重的,是我熟悉的每一个生命的本体价值,包括他们 的扭曲、毁灭或者重铸。文章是情感冲击的产物,因此, 我写的文章,都是我自己或者我周围的人们真实的生活与 感受。与我生活无关的那些人和事,太遥远,我不熟悉, 不甚了解,无暇顾及也顾及不了。 我写文章也是为了记忆,记忆是最完美的影像。人有 时候会对眼前发生的事呈现模糊状态甚至遗忘,而对一些 年代久远的旧事似乎越发地记得清楚,好像还很新鲜似的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况。我每个月保持着写一篇文章和 看一本书的习惯,写文章总算勉强地坚持了下来,但看书 则不一定能够完成得了,其原因就在于记忆力的衰退,经 常性地会看过忘记,需要用回看来延续并加强记忆。这种 过早的健忘让我感到非常沮丧。 这样的时候,我索性就转过身去面对从前,让自己回 到往事里去。那些散落在往日时光里一串串温暖与忧伤的 故事,深入了我的骨髓,时不时地若隐若现、如影随形, 充斥着我的脑海。我要记录的就是这些在沉淀中重新泛起 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所带给我的深刻与坦然、收获与感 念。这些从久远的往昔弥漫至今,且真实而平淡的故事我 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故事就发生在我的生命里,发生在我 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把故事记录成了。就算作是一篇文 章。 我努力并艰难地学习写作,只是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 方天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栖息心灵的桃源。我写文章 并不是为了去影响别人、说教别人,而是为了安顿和约束 自己,让自己有点事情可以做。 每每到了寂静的夜晚,四周的灯光都暗了下去,独剩 书案那一圈光明,先沏一杯清茶,然后是点上香烟,这就 有了写的气氛,慢慢地进入写的状态。荷锄开荒,撒秧播 种,自得其乐。 这种写的状态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容易上瘾,但无害 。在这种孤独的写的状态下,保留并追回了我原本会被时 间带走的感悟。感悟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一些人,给我 带来一些难以忘怀的事,让笔下的故事变得饱满,变得耐 人寻味。我享受这种孤独。这种孤独不是寂寞,而是一种 完整的独白。蒋勋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 孤独则是饱满的。所言极是。 从我爱上读书到学习写作,时光于不经意中流过了三 十多个年头。现在的我,一副标准的中年人体态,在黄公 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中缓缓地来回奔波着。到了这个年龄 阶段,心理要承受的东西很多,生活的重心与思考的范围 也不仅限于写文章的这个空间。我要面对212作和生活中那 些绕不开也躲不过的事,为了安身与生计去操劳,如还能 够静下心来写点东西,算是一种奢侈了。 这种奢侈,能给我带来快感。写文章是一种精神漫游 ,是我的一种个人需要,但也需要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来阅 读,这些朋友就是我的文章所寻求的无数个隐形的投缘者 。这种写与读的关系,如同一次次事先没有约定的心灵握 手。 收入本集的,是我近几年来写的部分散文和随笔,这 些文章能反映出我对写作的有限能力,好在看我文章的都 是我的朋友,与朋友们在一起,我也不需要为自己护短。 我期盼来自朋友们的批评。 2018年3月30日 导语 邵国梁,浙江富阳人,20世纪60年代出生,20世纪80年代当过律师,20世纪90年代创办企业,21世纪后开始文学创作。本书包括:四季童、油菜花开、又见炊烟升起、读书日偶记、初春的夕阳、三清山写意、纽瓦克机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那遥远的地方、黄石国家公园、茶卡盐湖等。 精彩页 四季童年 春 我对春天的最初记忆是来自母亲说过的话,大概是在人小学前。惊蛰一到,春雷公公的几个响雷一打,就会惊醒蛰伏一冬的蛇虫鼠蚁。这个时候母亲就会说:那些蛇虫百脚又要爬出来伤人了。我虽然没有见过蛇虫百脚是怎样伤人的,但我相信母亲讲的话肯定不会错。蛇虫百脚无缘无故地伤人总不是一件好事情,因此,我自小对春天的感觉并不怎么美好。阳光明媚的春天怎么能与阴险毒辣的蛇虫百脚搅和在一起呢?我内心对春天和春天里的蛇虫百脚有了一种疏远和想要逃避的怕。但春天到了,厚重的棉衣、棉裤总算可以不穿了,又能够肆无忌惮地野在外面,虽然在外面野着的时候还要时刻提防蛇虫百脚们。 野在外面最为难忘的趣事,就是在北门畈的田畈沟里抲鱼。抲鱼的本事要数我小舅最强,我和我哥就是跟在小舅的屁股后头获得了抲鱼的乐趣。 母亲有姊妹兄弟五人,除母亲外,他们早些年都生活在农村老家。因为老家生活条件较差,吃口又重,小舅十五六岁的时候,我母亲就把他带在了身边。这是个饭量大得吓人的年龄,真正放开肚皮吃起饭来的话,大人是要讨饶的。刚开始发育的小舅其实没比我们姐弟大几岁,小娘舅大外甥.虽说是两辈人,但因年龄相仿,与小舅打小就不怎么生分.遇有什么稀奇古怪好玩的事情,小舅总是把我们哥俩带在一起。柯鱼抲蟹这种觅食技能,似乎是长在小舅的骨子里头的。事实上,我以为小舅一定是想通过这种默默的方式,抲些鱼虾,不仅贴补家用,也更加博得我父母的喜爱。这是一种朴实、勤劳而又聪慧的厚道。 原先的富阳老城是有城墙的,出了北城墙的北门就是北门畈。北门畈田畴千亩,阡陌纵横,沟渠交错。每年惊蛰时节的响雷一打,雨水就会增多。一夜春雨潇潇之后,沟渠里的水位猛涨,流速加快。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氧气充足,饵料丰富,沟渠里的野鲫鱼就会浮上水面,在此处逗留。一日涡到这种天气,天蒙蒙亮,小舅就会拿着脸盆或木桶悄悄出门,通过细心观察,选择某一段鱼儿比较多的沟渠.用田埂土将这段沟渠的两头分别堵住,截断水流,好像筑水坝一样。这种沟渠一般都只有几十厘米宽,最宽的也顶多一米左右,很容易筑坝。坝筑好后,鱼儿就跑不掉了。然后,用脸盆或木桶将沟渠内的水一盆一盆地舀干。待水舀干后,沟渠内满是一条条活蹦乱跳、大小不一的野鲫鱼,唾手可得。有时候还可以抓到河虾、河鳗、泥鳅和黄鳝。如果将沟渠底的烂泥翻一遍,说不定凑巧还会有黑鱼可以打到。柯鱼结束后,我们会将沟渠两头先前筑起来的烂泥坝挖掉.使沟渠内的流水重新畅通起来,水位顷刻复原。这趟鱼抲下来,收获颇丰,多的时候连家里的大脚盆、小水桶都会用来盛鱼。真是小沟渠里捧出了大饭碗。 在小舅凌晨摸黑出门时,我哥的反应很快,紧随其后,也许这两人在前半夜就已经商量好了。我比较迟钝,也懒惰一些,待我找到他们时,沟渠两头的烂泥坝早已筑好。只见他们两人将长衣长裤扔在田埂边开着紫红色蚕豆花的茎枝上,穿着短裤和汗衫背心,站在沟渠中配合默契地往坝外有节奏地舀水。我只有跑前跑后给他们干一些打打下手的活儿。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