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伟大成就伟大:与党员干部“谈四个伟大”》以党的***重要精神为指导,阐述了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凝聚伟大崛起的正能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等重大问题,以期对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四个伟大”内在逻辑、实践要求,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所帮助。
第一章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实现人民群众"八大期盼"
第二章立足世情国情党情
一、科学判断当今世界大势
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国情
三、清醒认识党情
第三章凝聚伟大复兴的正能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四章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伟大始于实干
二、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三、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第五章把握和运用科学方法
一、把握和运用哲学思维方法
二、把握和运用经济分析方法
三、把握和运用法治思维方法
笫六章进行伟大斗争
《用伟大成就伟大:与党员干部“谈四个伟大”》:
一、科学判断当今世界大势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要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要看到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
世界多极化继续向前推进。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形势的剧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标志着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陛的变化。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使得各种主义升温,冷战思维抬头,一些地区的旧有积怨和文化冲突不时爆发,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的新阶段。西方敌对势力遏制我国发展的战略图谋从未改变,西方国家加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美国高调推行“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引起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已经对我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世界局部地区发生的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世界多极化发展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政治经济等多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使得世界多极化进程充满矛盾和斗争。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当今世界的事务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协商解决,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的方式正逐步向各国以制度和规则协调相互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
这是一个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将以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四个伟大”载入史册。
“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论断,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把党的历史使命和国家的未来紧密结合在“四个伟大”所展现的壮阔奋斗图景中,完成了“四个伟大”的理论集成。
“四个伟大”,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探索、智慧和追求。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开启了“四个伟大”的征程。1936年8月25日我们党在致国民党书中将救国救民称之为“伟大事业”。1937年9月29日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指出:“共产党的这个宣言和蒋介石氏的这个谈话,宣布了两党合作的成立,对于两党联合救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基础。”1937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中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1939年9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指出:“中国的前途有两个:一个是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前途,这就是复兴的前途。一个是实行妥协、实行分裂、实行倒退的前途,这就是亡国的前途。”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诞生以来,在其二十四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三次的伟大斗争,这就是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