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次见面,这样说话让人印象深刻
克服紧张心理,自信地与人交流
生活中,不少人缺乏自信,害怕与陌生人讲话或是当众讲话。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种心理,或者说是怯场。
1993年,布拉斯金·戈德林调查公司做了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45%的人当众讲话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另外,亚特兰大行为研究院的罗纳德。塞弗特所做的研究也表明:有4000万美国人不喜欢发言,他们宁愿做任何事也不愿意当众讲话。而且,多达4000万需要经常发言的人在发言时无法摆脱焦虑和紧张。所以,你如果以为只有自己害怕讲话,那么,你尽可以放心,你绝非那么孤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可能在说话前后或说话过程中出现紧张的心理: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者如此,天性活泼、思想活跃者如此,即便是演说专家、能言善辩者也不例外。如果你想要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说话说得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放下思想包袱,每个人都会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别人议论也是正常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让自己变得洒脱一点,勇敢正视别人的指指点点。
那么,如何克服说话时的恐惧心理呢?按照以下几点建议去做,你就能泰然处之,游刃有余。
1.放松目已
有些人在说话时特别紧张,大都是由于他们说话时呼吸紊乱,氧气的吸入量减少,头脑一时陷入混乱状态所致。
说话时发生不正常情况通常都是这样的顺序:怯场——呼吸紊乱——头脑反应迟钝——说话支离破碎。要克服紧张,就要学会调整呼吸。
说话时全身要尽量放松,静静地做几次深呼吸,吐气时可以略微用点力。这样一来,人的心里就会感觉踏实。
2.不要给自己反面的刺激
在讲话过程中还应尽量避免令自己不安的反面刺激,比如,总是设想自己会犯语法错误,或总担心自己会突然停顿下来,讲不下去了。这些反面刺激,很可能会动摇你的信心。因此,在开口时,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或集中精力听别人怎么说,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感。
3.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
有时人出现紧张的原因,是由于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假若你能经常读些书籍、报纸杂志,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你就会发现,在社交场合你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你的意见。这将会有力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紧张。
初次见面,自我介绍要得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自我介绍是最常见的与他人认识、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方式。
在有些情况下,自我介绍的内容很简单,只要讲清姓名、身份、目的、要求即可。例如某建筑公司采购员到某钢厂买钢材。他一进销售部门,就对坐在办公桌边的一位先生说:“您好!我是某某建筑公司的采购员,来你厂买圆钢,希望你能帮忙。”说着掏出名片。那位先生接过名片看了一下,赶忙说:“我叫×××,是厂里的推销员,咱们坐下来谈谈。”通过这样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钢材贸易的大门打开了,洽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自我介绍是一个人的“亮相”,人们的评价就从此时开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我介绍是社交活动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如果运用得好,可使你在以后的活动中得心应手;反之,若造成了不良的第一印象,也会使你觉得困难重重。那么,应该怎样做自我介绍呢?心理学家为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注意内容
自我介绍的内容,通常包括本人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特长、兴趣等。至于是否要“和盘托出”,你可根据交际的目的、场合、时限和对方的需要等做出恰当的判断,尽量使介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
2.注意时间
自我介绍一定要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通常以半分钟左右为佳,如无特殊情况最好不要长于1分钟。为了提高效率,在做自我介绍的同时,还可利用名片、介绍信等资料加以辅助。
3.注意态度
进行自我介绍,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矫揉造作,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进行自我介绍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词。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