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马尔库塞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目击人,洞察到现代性的物化与技术工具化直接导致人的异化、自然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进行生态伦理向度的现代性批判。他从异化入手,反抗被“量化”、“客观化”、“祛魅”了的生活世界,试图通过生态伦理的重建,激活人原初的、生动的、鲜活的感受力,在审美意义上超越此在的“非本真存在”状态,努力构建“政治一生态伦理”、“科技一生态伦理”、“自然一生态伦理”、“审美一生态伦理”四个向度相互统一又对照区别的逻辑递进关系的理论系统,突显自然对人类生存的价值,重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栖居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作者简介 步蓬勃,男,黑龙江省泰来县人。东北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毕业,哲学博士。现任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西方哲学、中西伦理思想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研省级课题3项。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思想前提的理论廓清 一、马尔库塞生态伦理的理论定位 (一)马尔库塞生态伦理的理论构件 (二)马尔库塞生态伦理的内在逻辑构成 (三)在现代意义上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超越 二、马尔库塞生态伦理的思想建构 (一)异化——人的“非本真存在 (二)反抗——技术工具化的批判 (三)超越——生活世界的审美重塑 三、马尔库塞生态伦理的致思向度 (一)“自然-生态伦理”维度 (二)“政治-生态伦理”维度 (三)“科技-生态伦理”维度 (四)“审美-生态伦理”维度 四、马尔库塞生态伦理的审美特质 (一)尊重生命的双重解放 (二)双重解放的诗意栖居 (三)诗意栖居的审美塑造 第二章 生态危机的伦理审视 一、资本主义危机的生态解读 二、生态伦理向度的哲学转向 三、生态危机导致的伦理失衡 (一)人与自然的伦理失衡 (二)人与自身的伦理失衡 (三)人与社会的伦理失衡 第三章 总体异化的哲学反思 一、单向度的人 (一)批判张力的丧失 (二)压抑的心理机制 二、单向度的社会 (一)政治制度的一体化 (二)语言的滥用与污染 (三)否定思维的被挫败 三、单向度的自然 (一)自然成为人“功利”性的逻辑起点 (二)在人的“自为”意义上丧失主体性 第四章 危机根源的批判揭露 一、技术理性批判 (一)传统理性转化为技术理性 (二)技术理性转变为政治工具 二、消费社会批判 (一)非满足需要的生产 (二)非生产而存在的人 (三)非和谐的人与自然 三、大众文化批判 (一)大众文化对技术的屈从 (二)高层文化敌对性的消解 四、意识形态批判 (一)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 (二)意识形态愈发虚假化 五、生产方式批判 (一)重占有的技术化生存 (二)人对自然的肆意攻击 第五章 多维解放的拯救之路 一、自然的解放 (一)自然解放的一极指向 (二)自然解放的二重维度 (三)自然解放的三层意蕴 (四)自然解放的四条路径 二、爱欲的解放 (一)劳动的解放——“非压抑性生存方式 (二)培养新感性——“感性和理性的新关系 三、审美的解放 (一)“艺术的政治潜能 (二)“审美的改造就是解放 (三)“按照美的原则塑造世界 四、革命新理论 (一)寻找新的革命主体 (二)“大拒绝”的革命策略 (三)新技术的艺术设计 第六章 解放幸福的终极价值 一、解放理念的幸福承诺 (一)解放幸福观的内蕴 (二)解放幸福观的维度 (三)解放幸福观的实现 二、解放幸福的双重难度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人的非压抑性生存 三、解放幸福的终极关怀 (一)人的总体性的实现 (二)多向度的生存拓展 第七章 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构建 (一)走出困境的理论自觉 (二)重建和谐的理论构想 (三)尊重生命的爱的伦理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 (二)生态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一)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二)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三)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四)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五)有益于发展观的转变 (六)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丛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