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参考我国在农村土地和国有企业等公共产权管理制度方面的成功模式,尝试揭示水资源产权的内在机理,试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水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制度,使其产权清晰,以此构建我国以流域为单元的水权制度,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合理配置,即在流域水权制度框架下,通过建立排他性的水资源的使用权制度和交易制度(包括排污权),以从根本上解决用水浪费和水污染问题。本书在对国内外水权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对我国的流域水权制度、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制度和水权交易制度以及水市场的理论和实践、利用产权管理制度防治水污染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本书以流域为主体,分析了流域水权制度的特征,重构了流域水权制度体系与制度安排,对流域水资源的使用权制度、交易制度和水权监管制度等进行了研究,对我国以用水目的为标准确定的初始水权配置优先位序予以重新界定,确定了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优先位序的规则。基于公平、环境与效率,提出了初始水权配置的两步合成法,即通过行政手段与民主协商相结合向用水户配置初始水权,通过拍卖途径对剩余水量进行竞争性市场分配。提出以流域为单元建立水权交易所,探索性界定了流域水权交易所的公司性质、组织形式与运作模式。在流域水权制度框架下,研究了排他性的水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了水权交易和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博弈分析模型。
本书可供水资源、经济、水利规划与管理、环境管理、水行政等方面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研究生、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