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清代中期及民国时期,人员、资金、物资以及文化的流动与融合引起了都柳江下游地区广西长安镇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性改变。外省商人、乡土商民、在乡绅士、在镇绅士、基层文化精英、武装首领,各类精英在社会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互有渗透,却分别掌控着各领域话语权。在地方公益和社会秩序的场域中,绅士变成了掌握主动权的群体;而在民间信仰和仪式方面,基层文化精英则是领导者。虽然各类精英在社会领域上相互渗透,但是各自始终掌握和维护着其既有主动权,商人与绅士的身份较少重合。商绅分野是以长安镇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的主要特征,面区域结构化过程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动因。 作者简介 何良俊,广西柳州人,广西民族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北部湾大学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先后在广西民族大学获得法学学士(2006)、法学硕士(2009)学位,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12)。主要关注近代以来以广西长安镇为中心的都柳江下游地区的人群关系、社会组织及其历史变迁。近年来主要以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继续尝试探寻都柳江下游区域社会的地域文化变迁及建构过程,同时也关注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国民族及社会变迁。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 文献回顾 三 田野与资料 四 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 第一章 区位、市镇空间与人群:长安地方社会区域景观 第一节 长安区域地位及市场辐射 第二节 长安商埠的空间与人群 第三节 长安地方精英的构成 小结 第二章 地方精英在商业领域中的关系建构 第一节 商号、会馆及商会:外省商人的关系网络 第二节 家庭、亲族与宗族:乡土商民的关系网络 第三节 体制权力:官僚绅商的从商资源 第四节 商人与船民 第五节 木商与沿河村民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地方精英与社会秩序 第一节 长安绅士集团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 “在乡”与“在镇”:绅士生计方式及关系网络 第三节 地方公益与精英关系格局 第四节 一致对外:精英的阶层性和地方性 第五节 武装首领对地方权力关系格局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信仰与仪式场域中的精英关系 第一节 “会期”与“吃会”:庙会运作与精英关系 第二节 扒龙船:区域性庆典与精英关系的跨地域延展 第三节 调狮子:基层文化精英的地方性展演 第四节 祭扫仪式中的地方绅士 小结 第五章 危机情境下地方精英的关系网络运作 第一节 地方精英的制匪策略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绅士与商人 第三节 无讼社会的诉讼:诉讼情境下的乡绅关系 小结 结语 区域的结构化过程:关系网络的一种解释途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主要讨论清代及民国时期广西东北部融江中游的长安镇,由于外省商人的大量进驻,社会关系结构开始呈现复杂化的趋向,地方精英的构成也相应地显示出多元性的过程。 本书通过对地方精英形成、分类及其关系网络的分析,笔者试图呈现一幅近代长安地方社会的图景,并从中抽离出隐藏于内、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