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绸子滚筒/大作家小时候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鲍尔吉·原野 |
出版社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鲍尔吉·原野是华语自然散文写作杰出的代表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屠格涅夫”。书中,作者以充满童真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童年的草原生活,那些草原上的花、草,那些成长中的烦情琐事,那些记忆中家庭生活,在作者笔下,信手拈来,别有意趣。这是一本成人、孩子都能读的散文集,在这里,你总会读到作家的“小时候”,读到草原上的、其他地方的、有名字没名字的小孩子。这些作者成长中的玩伴,并不是他人生的过客,他们也和草原一样,融入到作者的灵魂深处。这些凝聚心力的文章如同繁星般闪耀在作者的童年,也汇聚着一代人的过往。字里行间鸣响着儿童的天籁之音,令人重新体验人心的淳朴和圣洁,体味人性的真切和善良。 作者简介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是国内读者非常多的散文作家,多次获得国内大奖,并连续三年被评为 “中国大陆十大散文家”,多篇散文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语文试卷。他倾心于描写人间的善美、大自然的神奇,赢得了跨越代际的读者群体的追随和关注。 目录 第一章 童年的世界多么宽阔 逃离幼儿园 照片和木梳掠走的时光 微光里的蜘蛛 磨刀人 花瓣手 车的电 当 [噔] 耳仓 翻兜子 防空洞 何其荣贵 红绸子滚筒 花生壳的车厢 火棒圈 鸡冠花 家有四壁 甲虫戒指 箭杆 皮表 蜡笔 炉膛的火光 谁的羽毛 小卖店 腕线 锡箔的牙 小鱼 勋章记 有一天 竹马 做一个穿皮鞋的人 拽住妈妈衣襟 童年的世界多么宽阔 第二章 月光下的白马 马群在傍晚飞翔 马如白莲花 蜜色黄昏 挽套的马铃 月光下的白马 第三章 鸟像神一样生活 王三 乌鸦站在秋天的大地上 乌鸦拉起夜空的绳子 公鸡肖像 母鸡 白鹭 白马寺的鸽子 花雀和花斑的鸟蛋 麻雀 麻雀街 大雁在天空的道路 燕子 啄露而歌 新鸟 鸟儿叮咛 鸟居 鸟群 鸟群飞过峡谷 鸟投林 爱情暖脚 鸟像神一样生活 俯视者 第四章 芦苇为我指路 草 草言草语 风吹草动 青草寂静 艾 城里的荒草 拉拉蔓 青草和星辰 铁轨中间的草 草木结霜 苏醒 凹地的青草 草垛里藏着一望无际的草原 风滚草 干草 芦苇为我指路 字在纸上长成青草 第五章 干嚼炒米 拾麦穗 面包的天堂 馒头酒 悬崖的玉米 玉米之名 小米真小 大米 豆子 豆芽 干嚼炒米 荞麦面 粮食的神性 序言 《大作家·小时候》系列丛书,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 社“十三五”重点图书选题,在“十三五”过半的这个暖 冬,终于像一树高挂的艳果,被我们攀摘下来,洗净擦亮 ,捧到了小读者跟前。至于滋味如何,那就要看你们是如 何说的了。 在你们品尝之前,我们先说几句。我们寄望大家看重 珍惜,但约稿和编辑之艰难,这里按下不表,因为过程的 劳苦与否,与结果是甘是涩,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我们要说的是,做这套丛书有何愿景,意义何在。大 家也看到了,我们约的这批作家,都算不得纯粹意义上的 儿童文学作家,大多数在这之前,或许连一篇正儿八经的 儿童文学作品都没写过。可世界的、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 已经那么多了,我们又何必还要把他们纳入进来呢?你们 少不更事,思维单纯,我们就不怕你们读了这些未经严格 训练的非儿童化文字,消化不良,以致心灵蒙尘或者中毒 ? 其实,我们是不担心的。我们就想借这套丛书来扩大 儿童文学的范畴,来调和儿童文学的颜色,来模糊儿童文 学的界线。谁说只有儿童文学作家才能写儿童文学?谁说 儿童只能读儿童文学?人类心灵的强大,是我们根本无法 估计的。心灵也许会受这样那样的伤,但绝不会轻易被打 败。等这样那样的伤好了,心灵多半会比以前更蓬勃旺盛 。幼小的心灵当然是要受保护的,但这种保护如果把必要 的经历和磨炼都排除在外,那我们永远都不会长大,我们 的心灵永远都是孱弱苍白的,外界稍有风雨,我们就会被 摧垮淋趴。更何况,这只是一套书而已,哪就这么容易受 伤了?要知道,在古代,就没有儿童文学一说,那古代的 儿童就不要成长了吗?而且就算是这批作家,在他们小时 候,也很难读到一本纯粹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他们 都长大了,成材了,像旷野里一株株春意盎然、枝繁叶茂 的大树。 立足湖湘,放眼全国,这批作家,都是经过我们精挑 细选的。有城市的,有乡村的;东部西部,大江南北,都 有。有可以叫爷爷奶奶的,也有可以叫叔叔阿姨的,还有 的,如果你们叫他们大哥哥大姐姐,或许更能让他们笑逐 颜开。他们之前或许没写过儿童文学作品,但他们很多人 身体里,一颗童心,永远都在。 这些作家之前的写作,也是五花八门,小说、诗歌、 散文、戏剧、影视、评论,什么都有,丰富得很,而且在 那些领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的,甚至可以说,代 表着中国一流水平,是很厉害的大作家哦。这些人,现在 应我们之约,回头来写他们的童年往事,难道你们竟然会 没有兴趣?你们就不想知道,这些东西南北中、跨越几十 年、分布几万里的作家,童年究竟经历了哪些风物习俗、 时代潮流、人事磨砺、命运挫折,才成就了他们现有的人 生?对你们来说,他们每个人或许就是一座迷宫,一片森 林,一个秘境,一条九曲回肠、精彩纷呈的幽径,你们可 以从这套书中,学历史,学社会,学经验教训,学哲理情 趣,说不定读着他们对童年生活睿智而诗意的梳理,心灵 一下子就丰富了,头脑一下子就清醒了,眼界一下子就开 阔了呢。你们还别不信,人生之路,其实就是经历了一次 次顿悟,然后,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这套丛书,可以算作儿童文学,也可以不算。反正既 然要模糊儿童文学的概念,也就无所谓了。可如果这套丛 书能够得到你们的肯定和褒扬,那么,或许在未来会有更 多的非儿童文学作家加入到“为孩子们写作”的队伍中来 。而他们的加入,当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他们的写 作手法、思想观念、切入角度、结构谋划,肯定是不同于 其他人的。到那时,你们就有福了,不仅是眼睛有福,头 脑和心灵,都是有福的。在潜移默化中,你们中的有些人 ,或许会因为这些作家笔底摇曳多姿的童年、斑斓丰富的 文化、昂扬蓬勃的精神、妙趣横生的情趣而爱上文学,从 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我们知道,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并不是风平浪静 的。大时代的风云激荡,势必会波及一些作家。但请放心 ,就算是抒写个人苦难,这些作家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阳光的,从驳杂荒芜的世事中提炼高纯度精神食粮,在 急转而下的日子里扼住命运咽喉,从黑暗多变的人性中寻 求光明温暖。现在,你们可能不再经历那些,但你们必须 要学会这种反转人生的能力。你们说呢? 这大概就是我们想要告诉你们的吧。至于更多的,就 要你们从这些千姿百态的文字中,自己去感悟了。 导语 《大作家·小时候》系列是一套作家们根据自身的童年经历为青少年创作的高品质文学作品。它是少儿文学图书创作中,罕见的当代文学名家跨界集中展现,让大作家为小孩子写大文学是这套丛书的最大特色。邀请的作家均是广大青少年读者所熟知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中成果卓著又风格独具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种大奖,如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高荣誉大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等。本书系以多样的表达方式,给儿童打下精神的底子,有助于指导青少年儿童构筑起丰富又高雅的文学底蕴,并以此助长文学理想,滋润青春人生。 本书是该书系之《红绸子滚筒》,是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鲍尔吉·原野回顾童年作品。 书评(媒体评论) 假如我像童话里的农夫那样救过一个动物,这个 动物让我许一个愿,比如得到黄金或成为国王等,我 还是愿意回到童年,带着白发和皱纹和孩子们一起游 戏。人在童年有许多恐惧,比如怕迷路、怕狗、怕噩 梦,我宁愿带着这些恐惧走进童年。那时候,世界多 么宽阔,蜜蜂、蚂蚁和燕子都是人类的朋友。朋友里 还有墙头的小黄花,松木燃烧冒出的烟雾,从樱桃上 滴下来雨滴,不偏不倚落在石竹花的蕊里。那时候, 我们就在天堂。 ——鲍尔吉·原野 精彩页 逃离幼儿园 我四岁就踏上了逃亡之路,从幼儿园逃回家。 幼儿园离我家很远,在印象中有三个天边远。我在幼时寡言懦弱,不知道怎么样穿过咣咣响的大铁门——门平时锁着,由镶大金牙的转业干部看守。出幼儿园往东拐,有一棵遮盖天空的沙枣树,沙枣树长满刺和灰而微红的小沙枣,沙枣果肉只是一层沙。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沙枣树站在十字路口西北角,枝叶遮住了派出所的窗户。那时候,赤峰没有打架偷窃的事,派出所比庙还清净。沙枣树对面是盟委,北面是体育场和盟医院。沙枣树成了方位标志。我跑过马路,手摸着盟委的砖墙往前跑。从砌成花孔的砖墙往院里看,那里种了西瓜和香瓜。我的目光从蔫了吧唧的叶子间发现西瓜身上的黑条纹时,精神大振,西瓜!它傲慢地躺在地上,瓜叶为它遮阳。盟委的果树结沙果、槟子、鸭梨和樱桃。沙果树像蹲着的力士举起一个结满果子的柴火垛,短粗胖。这些景物是我逃跑路上看到的,墙上菱形的孔像一幅幅画面连缀在一起,和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原理一样,一秒钟二十四格。我手摸墙跑着看过去,不耽误看西瓜的黑条纹,甚至看得见树上的樱桃上站着一只橙色的甲虫。甲虫壳上有六个黑点,从这边只能看到三个。 我逃亡不是为了看这些水果,我才四岁,长托,我要回家。再往前,是一片平房,这是盟委家属院。夏天,每家院子里积雨水,小孩子们高兴地光脚踩水回家。拐弯,我要在军分区和辽河工程局的十字路口拐弯,否则就跑到木器厂和竹器厂了。我们家住在盟公署家属院的最后一栋,如果不去幼儿园,我就和伙伴在房后的大坑捡煤核。煤核即所谓焦炭,轻而有孔,可燃烧。我们拿它当剃头的推子,在别人后脑勺推一下,人疼得龇牙咧嘴。那时候,马路都是土路,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我沿着干燥发白的大马路往家跑——我多在星期六的傍晚潜回家,成群的雀鸟像风暴一样冲入辽河工程局院里大柳树的枝叶里,天空的云絮如同金箔的鱼鳞。 回家,我推开门时,每每把我妈吓一跳。我的突然现身会让我妈流一会儿泪,然后拿出好吃的让我享用。她和我爸常常下乡,不得已送我长托。我依稀记得,我妈赞叹我的勇气和智慧,以四岁的年龄穿越这么多街道跑回家,“像燕子一样。”她说。 这时——常常在我回家一小时左右——家门又被推开,闯入失魂落魄的幼儿园的阿姨。她们遍寻我不见,最后绝望地来我家“报丧”,却发现坐在小板凳上吃香瓜的我。阿姨又惊又怕之心放进肚子之后,委屈地哭起来。她们只有二十岁出头,找我的周阿姨或斯仁阿姨,哭的时候都端起胳膊擦泪,用右胳膊擦过双眼,然后左胳膊。阿姨哭完后,我妈搂住我,她知道阿姨要说什么了。 “孩子跟我走。”阿姨说。 “让他在家住一晚上吧。”我妈请求,他跑回家多不容易啊,这是她想说而没说的话。 “不行。” “就这一次。”我妈求情。 “绝对不行。他在家住一宿,以后就老往家跑了。”阿姨说。 当我的胳膊被阿姨的手攥住时,我开始放声大哭。我对世界的所有不解,包括心理学说的迷惑、愤怒、压抑和恐惧都是这时候形成的。我每次逃回家,我妈先哭,然后阿姨哭泣,最后我哭。我的哭阻止不住阿姨把我拖出家门,我边哭边回头,见我妈用衣襟擦脸上的眼泪。总之很悲剧,很像朝鲜电影。一路上,阿姨的手一直紧紧攥住我胳膊。回到幼儿园,我手腕的肉被攥白了,与周围血色久不汇合。 回幼儿园的路上何其悲壮,一直向西(我们家在东边)全是残阳或寥落的星斗。我被连拖带拉牵回幼儿园,那滋味跟上刑场差不多。我每次逃回家都被擒回幼儿园。为什么我妈不把我送回幼儿园呢?那就不会有下一回的逃亡了。人一定要重复做他做过的事,越刺激、越罪恶越对他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让他重复,成为习惯,成为让人身不由己的“无明”。 我们的眼泪,从小就洒在我们的脚下,但并没让我们懂得什么。我们从眼泪里没得到任何启示。“逃离”是心理学的大命题,据说亚历山大征战也是为了逃离。我暗暗发现,我喜欢越狱的电影。在潜意识里,我把从幼儿园开始所见到的一切有院墙的地方都看作监狱,都想逃离。 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