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于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上海高校教学名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和上海城市研究。主持课程“西方社会思想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精品课程)、“西方社会思想两千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英文课程“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上海市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Development Study”(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著述和主编有图书:《西方社会思想史》(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Urban Sociology、《上海大学生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报告》《SARS:全球化与中国》;文章:“社会空间概念辨析”“社会信任:道德、人格与制度”“布迪厄的消费分层论”等。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社会空间理论源流及辨析 一、列斐伏尔:空间生产 二、马西:从地理上思考 三、苏贾:社会存在的空间性 四、空间性(社会空间)想象 五、作为社会空间的上海街区 六、田子坊更新的空间能力 七、上海城市更新的绅士化辨析 第二章 从上海空间历史发现上海人 一、上海人及乡下人 二、租界及上海人 三、社会主义改造及上海人 四、上海人心智地图的“上海” 五、老上海怀旧是精英主义的而非普通人的城市认同 第三章 上海崛起的空间品格 一、上海崛起的地理逻辑 二、革命与工业化的空间路线 三、全球城市的空间战略 第四章 上海内城更新的空间叙事 一、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造:体制内的探索和努力 二、上海1992:从经营土地到经营空间 三、新天地的示范和超越:从经营历史空间到创造人文社会空间 第五章 上海商街的前世今生 一、上海商街的前世今生 二、新旧“居改非”辨析 三、田子坊商街:基于社区脉络的集体创业 四、民星路商街:移民的落脚社区 五、结论 第六章 田子坊实验的权力之争与模式之争 一、从体制内尝试突破旧城更新主导模式的“田子坊”实验 二、从文化产业的象征权力到旧城更新的话语权 三、中国城市更新主导模式要点 四、“田子坊”的核心话语:将社会原则带回旧城更新 第七章 田子坊空间的三重社会命名 一、布迪厄的社会命名和分类的理论 二、田子坊空间的三重命名 第八章 汽车社会的空间正义和路权平等 一、上海崛起有赖于交通 二、汽车社会的空间正义和交通秩序问题 三、空间生产与路权安排 第九章 公园晨练与社会空间 一、空间的三元辩证与场所建构的理论 二、公园晨练的场所建构 第十章 数字经济与互动社区 一、数字经济的“最后1公里” 二、新都市化导致的空间问题 三、人性化空间和互动社区 第十一章 从空间生产到社区营造 一、空间生产:资本化的城市开发模式 二、空间发展模式的风向转变 三、创智农园:社区营造的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标榜社会空间的上海纪事,即以“社会空间方法”编织上海故事。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社会空间理论源流及辨析;从上海空间历史发现上海人;上海崛起的空间品格;上海内城更新的空间叙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