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颜运秋,男,湖南攸县人,博士,博士后,中南大学升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南大学公益诉讼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碧水蓝天环境公益保护中心理事长,兼职律师,农工民主党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长期专门研究公益诉讼,被誉为“中国公益诉讼第一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诉讼法学专业硕--t-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中南大学经济法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6);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9)。1993年分配到湘潭大学法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7年破格晋升为法学讲师,2002年晋升为法学副教授,2006年通过“高层次人才”项目调入中南大学法学院,2007年晋升为中南大学法学教授,并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主持国家重点和一般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和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6部,提出立法建议并被采纳8项。 目录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伦理基础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权义基础 第四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与公益信托理论 第五节 环境民主、公众参与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 第二章 立法比较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域外立法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地方性立法 第三节 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全国性立法 第四节 完善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几点宏观建议 第三章 利益衡量 第一节 生态环境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害 第四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利益衡量 第四章 基本内涵与重心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重心: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第五章 价值功能 第一节 环保群体性事件的减压功能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的司法保护功能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共政策形成的促进功能 第四节 对生态环境行政监管的补充功能 第五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功能的发挥 第六章 诉权与诉讼请求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之诉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无反诉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权 第四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 第七章 司法模式与司法组织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司法模式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司法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国外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的介评 第四节 我国生态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做法与探讨 第五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司法组织的建设 第八章 原告资格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多元性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检察机关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行政机关 第四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环保组织 第五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公民 第六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其他主体 第七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起诉资格的序位 第九章 证据制度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证据的特点 第二节 原告的举证责任 第三节 被告的举证责任 第四节 当事人自认 第五节 法院职权探知 第六节 表见证明方法 第七节 因果关系证明 第八节 证据保全 第九节 专家证人制度 第十节 科技证据 第十章 程序规则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时效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管辖制度 第四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机制 第五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调解、和解与撤诉 第六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执行程序 第十一章 保障机制 第一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支持机制 第二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约束机制 第十二章 发展趋势 第一节 2015年以前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基本情况回顾 第二节 2015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量比分析 第三节 2015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地区分布 第四节 2015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类型化分析 第五节 2015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类型分析 第六节 2015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被告类型分析 第七节 2015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分析 第八节 2015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结案率与结案方式分析 第九节 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论述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回答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机制为什么存在的和发展问题;合理界定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解释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利益衡量规则,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公益的学理解释;论述了生态环境公益诉权;探索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组织建设问题;探讨了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设计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规则;探讨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运行的障碍及其出路;建设性的提出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约束机制;借鉴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域外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与司法献计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