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迅杂文选读/少年读鲁迅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面对青少年尤其是初中、高中学生,出版一套覆盖课标要求的鲁迅经典作品读本。本套书计划分为4册:《少年读鲁迅·朝花夕拾》《少年读鲁迅·呐喊》《少年读鲁迅·彷徨》《少年读鲁迅·鲁迅杂文选读》 。每本书设计全书导读,每篇文章篇末设计有名家解读栏目,由吴小美、张恩和、王彬彬等名家进行逐篇解读。适当配图。

本书是其中一本。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非常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

目录

关于鲁迅杂文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灯下漫笔(节选)

论“费厄泼赖”应

该缓行(节选)

热风

随感录(四十)

华盖集

战士和苍蝇

夏三虫

忽然想到(节选)

导师

这个与那个(节选)

华盖集续集

谈皇帝

记念刘和珍君

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

读书杂谈

当陶元庆君的绘画

展览时

文学和出汗

三闲集

无声的中国

二心集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

意见

“友邦惊诧”论

南腔北调集

《自选集》自序

为了忘却的记念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经验

上海的儿童

准风月谈

夜颂

秋夜纪游

花边文学

北人与南人

看书琐记

且介亭杂文

《看图识字》

拿来主义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说“面子

且介亭杂文二集

论调刺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

人生识字胡涂始

不应该那么写

名人和名言

且介亭杂文末编

白莽作《孩儿塔》序

我的第一个师父

“这也是生活

精彩页

未有天才之前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校友会讲
   我自己觉得我的讲话不能使诸君有益或者有趣,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什么事,但推托拖延得太长久了,所以终于不能不到这里来说几句。

我看现在许多人对于文艺界的要求的呼声之中,要求天才的产生也可以算是很盛大的了,这显然可以反证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的厌薄。天才究竟有没有?也许有着罢,然而我们和别人都没有见。倘使据了见闻,就可以说没有;不但天才,还有使天才得以生长的民众。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然而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举出几样来说:

其一就是“整理国故”。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他们说,“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就现状而言,做事本来还随各人的自便,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至于青年,却自有他们的活学问和新艺术,各干各事,也还没有大妨害的,但若拿了这面旗子来号召,那就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了。倘以为大家非此不可,那更是荒谬绝伦!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

其一是“崇拜创作”。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和要求天才的步调很相合,其实不然。那精神中,很含有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国和世界潮流隔绝的。许多人对于托尔斯泰,都介涅夫,陀思妥夫斯奇③的名字,已经厌听了,然而他们的著作,有什么译到中国来?眼光囚在一国里,听谈彼得和约翰就生厌,定须张三李四才行,于是创作家出来了,从实说,好的也离不了刺取点外国作品的技术和神情,文笔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赶不上翻译品,甚者还要加上些传统思想,使他适合于中国人的老脾气,而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于是眼界便渐渐的狭小,几乎要缩进旧圈套里去。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大家的要求批评家的出现,也由来已久了,到目下就出了许多批评家。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那些作者大约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也留着。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我以为幼稚的人,或者老大的人,如有幼稚的心,就说幼稚的话,只为自己要说而说,说出之后,至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了,对于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不理的!

就是在座的诸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
   

P5-8

导语

杂文是中国文学史上古已有这的一种体裁,在文艺理论古典名著《文心雕龙》中便有所论述。对于杂文写作,鲁迅怀着一种目的明确的自觉意识,其中蕴含着他的严肃、崇高而执著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鲁迅的杂文,正是这样一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鲁迅的许多杂文,我们从字面上看只是针对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中的许多具体的人、事和社会现象,但他所表现的思想和精神却远远地超越了现实空间。

本书收录了他许多经典的杂文作品。

序言

播撒鲁迅精神的种子
   陈漱渝

学者们给“经典”下的定义是:“人们相信重要得足
以作为阅读、学习、书写、教学的作者和作品的清单”,
并将“canon”翻译为“必读经典”。鲁迅作品当之无愧地
属于这种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经典(canon),鲁迅作品是有
益于青少年的文学教材和人生教材。不仅鲁迅作品中那些
不朽的灵动的形象、深刻的思辨、谨严的逻辑、精练的语
言、炽热的情感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和无声的熏陶,而
且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韧的战斗精神和博采众长、勇于
创新的精神更是新生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鲁迅作品被选入中小学《国文》《国语》课本,大约
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一些代
表作更是成为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教材。作为一种世界文化
现象,他的作品又先后被选入国外的中小学读物。日本、
朝鲜、苏联、意大利、瑞典等国中小学文学课本或参考读
物中,都选入了若干鲁迅的小说、杂文、诗歌。中小学阶
段是青少年朋友各门学科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人生的起步
阶段。所以,无论从提高学养的角度,还是从塑造品格的
角度,鲁迅作品的学习都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然而当代学生跟鲁迅作品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隔膜,甚至有人调皮地说:“你的深沉我永远不懂。”这是一个严
峻的也必须正视的现实。鲁迅说过,一切事物,在转变中
,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鲁迅的作品也可视为中国旧文学
向新文学转换期的一个“中间物”。他的作品所反映的那
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他使用的不免流露出古文字句、体格
的白话文,尤其是他在禁锢得比罐头盒还严的“白色恐怖
”下被迫采用的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都难免使今天的学
生在阅读中产生种种隔膜和困惑。因此,引导广大学生自
学鲁迅作品就成为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所编的这套
书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根据我个人的切身体验,学习鲁迅作品应该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可以先读一些篇幅相对短小、文字相对浅显
、内容跟青少年生活相对贴近的作品。青少年时期是人一
生中感情最为多彩的时期,因此也可以多读一些抒情性较
强的鲁迅作品,如《故乡》《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
的记念》,以增强对鲁迅作品的亲近感和阅读兴趣,变被
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把课余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调动学习积
极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在中学阶段,就参加过一些文学
社团,以互帮互学的方式阅读鲁迅作品,而后写出读书笔
记,出版专题墙报,以阅读激发写作热情,以写作巩固阅
读收获。有时还利用周末组织鲁迅作品朗诵会,演出根据
鲁迅作品改编的短剧,如(过客)《起死》,这些为青少
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

当然,在中小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过程中,老师的“
教”也是特别重要的一方面。也就是说,提高学生对鲁迅
作品的鉴赏力,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毕业后,
我担任过14年的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粗浅的
体会:

我以为,要缩短学生跟鲁迅作品之间的距离感,首先
应该帮助学生“知人论世”。鲁迅说过,要论作家的作品
,必须兼想到周围的情形;又说,要读懂他的作品,必须
“知人论世”。鲁迅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而写作的。他的每篇作品都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正因
为如此,这些作品才能展现时代的眉目,开掘大众的灵魂
,揭发社会的弊端,成为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如果教师不能提供相关的历史
背景帮助学生“知人论世”,那么鲁迅的战斗就成了对空击拳,仰天吐唾;而鲁迅其人也就成了无事生非、速谁跟
谁急的变态人物。比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
文涉及章士钊,如果学生只知道晚年作为统战对象的章土钊,而不知道早年作为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主张
“整顿学风“的章士钊,就不会懂得鲁迅为什么要提出“
打落水狗”的主张。如果不了解章士钊是“三一八”惨案
后通缉李大钊等民众领袖密令的起草者,就不会了解鲁迅
“打落水狗”主张的深刻性和预见性。

其次,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运用这种手段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再现历史场景,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鲁迅在《《死魂灵百图》小引)中指出,正是通过书中的插图,我们才能看到闺
秀们的高譬圆裙,三匹马拉的篷车,插在多臂烛台上的蜡
烛,从而走进100多年前果戈理生活的俄国社会。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这套书特别配制了多帧跟文章内容相呼应的图片,其中主要使用了赵延年先生的木刻画,也配有珂
勒惠支等人的木刻画—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正是由鲁迅先生倡导发起的。此外,组织学生观摩一些与鲁迅作品相关的影片或参观鲁迅生平、文献图片展,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办法。

此外,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我还想补充两点意见:一是在讲课中要灌注感情,二是讲课时不要“删除枝叶”。

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感情灌注问题呢?因为任何作家都有他自己的感情倾向,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情感载体。鲁迅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他有着旧中国民族性格中最缺少的诚与爱。即便他那些喷发着神圣怒火和充满着冷峻分析的作品里,也
无不跃动着一颗对人民和对一切真善美事物的爱心——借
用鲁迅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话来说,就叫作“
热到发冷的热情”。教师只有努力发掘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这种情感因素,并且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流程中完成知识的输出和接纳。青少年正处于感情丰富、一触即发的年龄阶段,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不仅能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还会使这种情感化为动力,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发扬主动的精神。反之,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对鲁迅作品持一种冷漠的态度,要教好和学好鲁迅的作品,恐怕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这也是生活”……》一文中,鲁迅有一句名言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我想,这句话完
全可以移用于鲁迅作品教学。如果把鲁迅作品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圆熟精湛的艺术手法比喻为花果,那么,教师生动的语言、恰当的举例、必要的引证发挥等有利于增强课程生动性的手段,就相当于这株树上的枝叶。加强讲授的文学性,活跃课堂气氛,也正是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虽然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却能对智力因素产生调节、制约
、推动、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稳固性与深刻性。教师若机械呆板地把鲁迅作品碎割成若干字、词、句
、段,仅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枯燥烦琐的讲解,而忽略了作品的整体意义,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腻烦甚至抵触的情绪,教学也就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也是为语
文教学实践反复证明过的一条真理。

这套书参照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共编选鲁迅作品4册,分别是《少年读鲁迅朝花夕拾》《少年读鲁迅呐喊》《少年读鲁迅彷徨》《少年读鲁迅鲁迅杂文选读》。其中,《少年读鲁迅朝花夕拾》除了收录鲁迅(朝花夕拾》全部作品外,还收录了《野草》部分篇目和鲁迅部分诗歌作品,以拓展阅读视野。

为这些作品撰写点评的作者大多是鲁迅研究界声名远播的专家学者,也有一些才华横溢的中青年学者和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级教师。他们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我们对鲁迅作品的领悟是不言而喻的。某些看法即使跟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提法不尽相同,也可以作为一家之言参阅。比较和参阅是一种鲁迅倡导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阅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占有、择取和吸收消化的过程。营养学家之所以提倡吃杂食,恐怕原理也是如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