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有碍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绿色发展要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共赢,而碳生产率则是连接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桥梁。本书基于绿色发展这一背景,刻画了中国碳生产率的历史演变轨迹及其动力源泉,探索了碳生产率的未来演变趋势与潜在改进空间,并重点从区域和行业的双重维度勾勒出碳生产率的优化路径。在区域层面上,基于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对省际碳生产率的提升路径进行清晰定位,并结合哥本哈根会议承诺和国民经济规划目标展开深入探讨。在行业层面上,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出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模型,围绕最大化提升碳生产率这一绿色发展诉求,提出制造业各行业产出结构的优化方向与调整程度,精准定位补短板领域、清晰梳理去产能行业,并为优化调整后的产出规模配套适宜的投入要素。期待本书的研究视角、分析范式、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能够为破解经济绿色发展的不平衡,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提供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环境约束 第二节 绿色发展理论指导下的相关政策体系 第三节 绿色发展的理论起源与演进 第四节 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能源转型与碳排放权交易 第五节 衡量经济绿色发展程度的一个指标:碳生产率 第二章 中国碳生产率水平的估算 第一节 碳生产率的传统估算可以改进 第二节 估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中国碳生产率水平的估算结果及其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 第三章 中国碳生产率波动的因素分解 第一节 碳生产率波动的动力源泉: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替代 第二节 分解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中国碳生产率波动的分解结果及其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涵义 第四章 中国碳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收敛及脱钩指数的分析 第一节 从经济趋同到碳生产率趋同 第二节 验证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中国碳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刻画及其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涵义 第五章 中国碳生产率的发展轨迹预测 第一节 碳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哥本哈根会议承诺 第二节 预测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中国碳生产率发展轨迹的预测结果及其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涵义 第六章 中国碳生产率的潜在水平评估: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视角 第一节 碳生产率潜在水平评估的视角选择 第二节 评估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中国碳生产率潜在水平的评估结果及其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涵义 第七章 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推进省际碳生产率的优化分配 第一节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中国实践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四节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潜在成效及其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相关启示 第八章 用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推进行业碳生产率的优化分配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 第二节 理论阐述: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 第三节 分析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结果及其分析 第五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