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毒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国家和社会积极寻求毒品犯罪预防与治理之策。毒品犯罪防治对策即为禁毒刑事政策。禁毒刑事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以毒品市场运行现状与威慑理论为基础。可以认为,禁毒刑事政策、毒品市场现状与威慑理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评估禁毒刑事政策实施效果,并准确把握毒品市场新情势,发现实践中所生问题;再以问题为导向,修正威慑理论,并调整禁毒刑事政策,逐渐形成政策、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本书依据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毒品市场运行现状为切入点,深刻反思威慑理论现存问题,以期为我国禁毒刑事政策的合理调整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任娇娇,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与体育法学。在《政法论丛》《刑法论丛》《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论文集一本。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检讨 第一节 禁毒刑事政策概念 一 刑事政策概念 二 禁毒刑事政策概念 第二节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类型与现存问题 一 严打整治行动与现存问题 二 重刑惩毒政策与现存问题 第三节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效果 一 政策评估理论 二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短期效果 三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长期效果 第三章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毒品市场研究理论基础 一 社会交换论 二 犯罪市场论 第二节 我国毒品市场运行现状 一 我国传统毒品市场运行现状 二 我国新型毒品市场运行现状 第三节 我国毒品市场现状对禁毒刑事政策提出挑战 一 影响我国毒品市场运行的因素 二 我国毒品市场对禁毒刑事政策的反馈 第四章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调整之理论依据 第一节 威慑效应理论及其批判 一 威慑效应概说 二 威慑效应的学界批判与评析 第二节 威慑效应理论反思 一 潜在毒品犯罪者决策模式 二 个人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嵌入威慑效应 第三节 威慑效应理论修正 一 威慑效应产生来源修正 二 威慑效应作用对象修正 三 威慑效应作用方式修正 第五章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之应然调整 第一节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理念调整 一 国家·社会双本位犯罪治理理念 二 控制市场与减轻危害犯罪治理理念 第二节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具体调整 一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实施对象调整 二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实施手段调整 三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适用调整 第六章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总体建构 第一节 控制毒品市场 一 控制毒品供应市场 二 控制毒品需求市场 第二节 刑罚轻缓化之适用 一 立法上实现刑罚轻缓化 二 司法上毒品犯罪死刑严格限制适用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毒品犯罪预防与治理 一 社会力量参与毒品犯罪预防 二 社会力量保护毒品犯罪出狱者 参考文献 后记
|